- +1
阅读小报︱俄文档案里的毛泽东,储安平的新传记,平克登场
五年又三年,在俄文版2007年面世,英文版2012年面世后,联经版《毛泽东:真实的故事》出版。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在FT中文网撰文介绍,该书最特别之处,在于它大量依据以前从未被学者公开使用过的位于莫斯科的档案数据:前苏共的中央档案库、前“第三共产国际”及其后续组织“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的档案卷宗、前“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档案卷宗;现在合成一体,统称为“俄罗斯社会和政治史国家档案馆”。其中有来自中共的多种内部文件、报告、领导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资料、医院病历存根(比如毛泽东在苏联出生的最小的儿子,子女排行第十,但夭折了),等等。还有从20世纪初直到1950年代中期,中共常规性地向莫斯科递送的重要党务政务数据文文件。“这是全球最大、也是最集中的有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多国共产党历史的文献汇集。当然,它的真实和完整的程度不应该被绝对化,须知,莫斯科的档案文献从一开始就被其拥有机构做了限制性处理。”
《余秋里传》(孙湛著,大公报出版社,2015年3月版)近日上架。
在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中,有十位“独臂将军”,其中包括贺炳炎、彭绍辉两位上将,余秋里、晏福生两位中将。巧合的是,余秋里和贺炳炎曾经两度搭档。一九三六年,红军长征途中,余秋里左臂负伤,由于医疗条件所限未能及时治疗,后来腐烂发黑,于当年九月在甘肃截肢。
“1958年,在周恩来提请下,毛泽东找余秋里谈话,要他去当石油部长。当时余秋里不懂工业不想去,毛泽东直接问他:‘你是不是不愿脱军装啊?’余秋里不敢再推,结下了毛泽东的军令状,5年时间,在贫油国家创造出奇迹”。于是今天,余秋里传的卖点之一,被宣传成是探求建国后石油体制的起点。据说该书自2009年元月开始动笔,半年完成,之后送审,绵延到2015年方出版。
清华大学教授唐少杰最近评谢静宜《毛泽东身边工作琐忆》(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1月版)。这位毛泽东身边的机要员、“文革”后期某些单位要员的回忆录,值得关注的信息有两点:一、“9•13事件”后,是毛泽东指派谢静宜接待、安排林立衡进京;二、是毛泽东1968年7月下旬向清华大学派遣工宣队。但总体新信息不是很多,且避实就虚,有重复,有史诗纰漏(唐文挑了8处错)。唐文收笔落在编辑的审稿,“今后中国的传媒领域能否拥有具备足够的文革知识的专业编辑人员,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这是一个流行“大神”的时代,《从0到1》让非投资圈读者也记住了彼得•蒂尔这位“彼得大帝”,所以刚刚去世的彼得•盖伊老先生被誉为另一位“彼得大帝”。幸亏科学青年还有自己的“平克大神”。史蒂芬·平克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版权信息写着2015年2月,一直迟迟未出,听说这次是真的要出了。平克在该书中的结论简单且正能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人性中善的一面也越来越闪光,并且覆盖了人性中恶的一面。”但其实这不重要,他吸引人的不正是论述的方式而不是结论么?
微博片源大师@桃桃淘电影 :
《天才》发布首张剧照,该片由科林·费尔斯、裘德·洛、妮可·基德曼、盖·皮尔斯共同出演。影片讲述美国知名作家托马斯·沃尔夫(裘德·洛)与他的文字编辑Max Perkins (科林·菲尔斯)间的故事。Max Perkins 曾为海明威(多米尼克·威斯特)、菲茨杰拉德(盖·皮尔斯)做过编辑,与沃尔夫的关系颇有波折。
不知是不是因为六集迷你剧《狼厅》的成功,BBC决定将曼特尔1992年的旧小说《更安全的地方》(A Place of Greater Safety)也搬上荧幕。主题呢,还是法国大革命,主角呢,罗伯斯庇尔、丹东、德穆兰。
《狼厅》的精妙,《外国文艺》的编辑陈以侃分析道:
2002年,英国电视“现代收视率”统计开始,《狼厅》是十三年来最受欢迎的电视剧。前两年英美读书界整齐倾倒于《狼厅》和《提堂》之时,我就说它们好看在把都铎英剧化了。故事人人知道,让曼特尔老太太甩开伙伴,狂奔入一线小说家行列的顿悟,是“或许,克伦威尔未必是个无趣的人吧?”就此建起了自己的都铎王朝。她给了克伦威尔太多让人过目难忘的话,有些对别人说,有些对自己说。全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电视里省掉了:他第一次见到安•博林,言语交锋,留法归来的博林女士洋气,着急了就用法文,克伦威尔说,“我们这次对话是用法语还是英语,完全由你决定,但我们最好只用一种语言,行吗?”也是首次正式面圣,亨利最后说,“克伦威尔你名声很坏啊。”他不响。国王问,“你不为自己辩护吗?”克伦威尔做如上回答。
文学最重要的,是和规则与期待的摩擦,类似克伦威尔那两句话所营造的效果。
7.丁玲的逻辑,就是中国革命的逻辑好些人说5月号《读书》最好看属贺桂梅那篇《丁玲的逻辑》。贺老师这回为普通读者评《丁玲传》(李向东、王增如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5年版),晓畅流利,字字铿锵。文章里有个小故事,“文革”后丁玲出访美国,当那些同情她的西方文人们希望听到她讲述自己的受难经历时,丁玲却很有兴味地说起北大荒的养鸡生活……与丁玲的“不合时宜”形成互文的是同期《读书》里高林写罗孚,“北京十年”结束后,罗孚的老伴说,他在人前人后从来没有因自己个人的遭遇说过党一句话。在罗孚生命的最后一年多时间里,身患多种疾病使他时而昏迷,家人用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占领中环”来测试老人家的清醒程度,当每次被问到“支不支持占中”时,他都会大声地回答:“不支持!”
8.“我们有过戴晴、谢泳写的储安平, 但从来没有一本真正意义的储安平传。”上面这句话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林道群先生在上周一档荐书栏目中,推荐《储安平传》(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韩戍著,2015年3月版)时的话。在他看来,这本储安平传更倾向于将储安平“视为一个强烈的民族主义者,认为其悲剧命运,并非因坚守自由主义,而恰是对自由的坚持不足,才成为国家祭台的牺牲品。”
储安平与两个孩子的合影新浪微博网友@1908书社 人在香港,所以先睹为快做书摘:
储安平与《中央公园》的作者们普遍认为,鲁迅原来从事小说创作,《阿Q正传》等作品,本是反映大众灵魂的伟大着作,但近年不务正业,转向写作一挥而就的千字杂文。这是杂文非但是创作上的投机取巧,且文风苛毒阴损,推动了文坛的刻薄风气。只在批判而不建设。
Jonathan Freeland在新一期《纽约书评》上撰文评企鹅今年出版的托尼·朱特随笔集,《世易时移:1995-2010随笔集》(When the Facts Change)。书评里讲了朱特小儿子为什么选择这个标题。系出朱特经常喜欢引用的梅纳德·凯恩斯,“世易时移,思考易移。阁下若有高见,再下愿闻其详。”
朱特生命的最后一年,带着呼吸器的他曾经在纽约大学发表过一场捍卫社会民主主义的讲座。《责任的重负》的译者章乐天提到这场演讲时说,演讲的主题没有离开过“失败”:“社会民主的失败,民族和解的失败,欧洲和北美互相理解的失败,最终是人类翻过现代史这一页的努力的失败”。在朱特看来,关于20世纪的答案越完美,这个答案带来的后果就会越恐怖。他眼里的英雄,是凯恩斯、以赛亚·柏林、雷蒙·阿隆、A.J.P.泰勒,加缪……当然,还有奥威尔。
10.《琼斯妈妈》换领导班子致力推动变革以及稍微有点左倾的《琼斯妈妈》(MOJO)本周换帅。Monika Bauerlein任CEO,Clara Jeffery任主编。(像全世界的编辑在努力的一样)他俩从2006年起,把这份有20万订户的期刊,变成了有900万读者的多媒体平台。新闻编辑室翻倍,在华盛顿和纽约开分部,并且拿了全美杂志奖,挺漂亮的业绩不是。尤其和AOL被并购的消息一起看。好吧,新媒体转型已经成为老生常谈,最后让我们用皮尤上周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作结:你看,纸媒广告收入大幅缩水,数字媒体广告收入基本不涨,所谓的新媒体转型带来的广告收益恐怕无法拯救媒体……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