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抗战史外文书单: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
【编者按】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对于这场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伟大胜利,多年来在学界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为此,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遴选了2010年以来欧美学界有关中国抗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的较新论著,编写摘要,以飨读者。
本篇为中国抗战史专辑。
[英]马克•佩蒂(Mark Peattie)、爱德华•迪瑞( Edward Drea)、方德万(Hans van de Ven )等主编:《为中国而战:中日战争军事史论文集(1937-1945)》
The Battle for China: Essays on the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937-194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大多数研究中日战争的学者以欧洲中心观为主,而本书的诸位学者则在摒弃欧洲中心观的前提下,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重新审视当时的中国抗战问题。本书作者竭力以客观、冷静的学术态度来分析起于卢沟桥事变而终于1945年这一军事行动的本质。他们展现了西方势力介入之下的中日环境,试图重现这一发生在二战与世界历史中的战争。
在收入全书的20篇论文中,马克•佩蒂《龙的子孙:战争的起源》一文认为中日战争不是偶发事件,而是由日本侵华政策演变与中国内政形势所决定的;方德万在《历史长河中的中日战争》中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性在于打开了中共的胜利之门;美国学者罗纳德•斯佩克特在《世界史语境中的中日战争》一文中认为毛泽东倡导的人民战争为中国抗战史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的附录颇有参考价值,详细列出了具有较大影响的有关中国抗战史研究的英文、中文和日文书目。
Peter Harmsen, Shanghai 1937:Stalingrad on the Yangtze, Oxford: Casemate, 2013
[丹]何铭生:《上海1937:法新社记者眼中的淞沪会战》,田颖慧、冯向晖译,西苑出版社,2015年。
本书主要讲述淞沪会战问题,作者用委婉的方式批驳了二战开始于欧洲的观点,并认为“1937年的淞沪会战已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作者希望通过这一说法,改变欧洲读者眼中的“欧洲中心观”。 作者搜集了与此相关的中方、日方、上海租界内欧美人士以及在中国军队中的德国顾问的相关资料,从中方官兵、日军官兵、德国顾问、租界西方人士等四个视角出发,通过交叉论述、互相佐证,从而有效地支撑了全书的论点。
[英]穆尔:《记录战争:士兵笔下的日本帝国》
Aaron William Moore: Writing War: Soldiers Record the Japanese Empir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本书揭示了中、日、美三国士兵的思想和情感是如何受到上级官员和国家操控的。书中通过士兵的日记,分析了国家话语、大众传媒和军队对士兵战争认识的影响,讨论了宣传工作如何动员士兵及动员工作的得失。
作者通过对比日本和美国士兵的日记,挑战了东亚更容易诞生极权主义这一观点。全书在研究方法上的最大特点在于“旧史料的新用法”,材料几乎全部来自抗战时期中国、日本、美国士兵的日记、书信、明信片和回忆录。作者认为,我们对战争责任的所有讨论,首先需要做的是将人视为能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个体,因此日记是非常有用的材料。
[美]弗兰克•迈克瑞:《帝国在华南的冲突:同盟国代理人与日本的战争(1935-1941)》
Fcanco David Macri,Clash of Empires in South China: The Allied Nations’ Proxy War with Japan 1935一1941,Kansas: University of Kansas, 2012
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的主要活动集中在工业集聚的长江以北地区,而侵略规模巨大、地形复杂、基础设施落后的南方地区则被证明是更为困难的挑战。在日本陷入侵华泥潭之时,蒋介石积极加入美苏等反法西斯盟国行列。
该书作者迈克瑞利用加拿大、美国、英国以及香港等多地档案,把中国抗战置于全球战略视野下,探讨了1941年太平洋战场开辟之前中国在南方对日本的抵抗,第一次赋予中国在南方的抗战以“代理人战争”的意义。
作者认为,中国在抗战中扮演的是同盟国代理人的角色,同盟国(尤其是苏联和英国)希望中国在南方拖住日军,使其无暇北侵苏联和南袭英属东南亚和印度,于是他们积极支援中国抗战。在这一战略中,香港成为接受外援的关键地,其便利性在于有通往长沙的铁路,作者认为不能把战时的香港孤立地看成是英国的殖民地,而应该把它和中国南方看成一个统一战区,因为它是该战区的后勤基地。
[加]赖小刚:《胜利的跳板:山东省与中共军事财政力量的壮大(1937-1945)》
Sherman Xiaogang Lai, A Springboard to Victory: Shandong Province and Chinese Communist Military and Financial Strength, 1937-1945,Leiden: Brill, 2011
本书主要关注抗战时期中共与其他政治力量的合作与冲突问题,全书用12章解释了抗战时期中共是如何在山东取得成功的。作者认为中共在山东的成功既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因素有关,也与日本、中共、国民党的战略有关,是抗战时期中国内部不同力量博弈的结果。
[美]萧邦齐:《苦海:中日战争下的难民》
R. Keith Schoppa, In a Sea of Bitterness: Refugees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1937年日本入侵上海导致三千万中国人满怀恐怖地逃离家园,用艺术家和作家丰子恺的话来说——“难民深陷苦海之中”。萧邦齐在此书中全面描绘了一幅难民在浙江的历史画卷。
日本早期在中国中部海岸发起了臭名昭著的攻势侵袭。本书讲述了英雄和恶棍的故事:尽管在几乎触手可及又令人不寒而栗的混乱战争暴力恐惧环境下,他们仍勇敢地选择尝试各种风险。
回忆录和口述史允许萧邦齐跟随年轻和年老的、精英和非精英的足迹,探索他们如何逃往不熟悉的地方,如何应对难以想象的生理和心理困难。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被迫离家深刻地威胁着一个人的认同感。除了人还有整个机构也都逃离了日本占领区,故萧邦齐认为学校、政府、企业都属于他所关注的难民群体。地方政府回应各种日本攻击,从实施焦土政策到对捕获头号老鼠的细菌战提供奖励。虽然有时这些官员的举措改善了难民的处境,但在萧邦齐看来,描述感人细节的唯一效果是悲剧的加深。
[英]戴安娜•拉里:《战争下的中国人:社会苦难与转型(1937—1945)》
Diana Lary, The Chinese People at War: Human Suffering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1937—194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全书以时间为序,主要研究无家可归的难民及其与疾病和饥饿的斗争。如同西方人所知的那样,中国人民的抗战经验是在面对可怕条件下的痛苦和坚忍的历程。作为这个领域重要的历史学者之一,戴安娜•拉里讲述了中国抗战的悲惨历史,以及那些经历者承受的后果。
从新近所能使用的档案出发,通过对幸存者的采访及文献摘录,作者构建了一幅生动的、令人极度痛心的画面。因战争而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城镇和村庄的毁灭,人民的流离失所,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和社会崩溃。作者将重点放在家庭分裂上,男人、妇女和儿童处于无家可归,甚至被疾病和饥荒击垮的境地。
这同时也是一个关于勇气和生存的故事:到1945年,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完全改变,也出现了全新的社会群体。作者提供了对中国现代史的一种新解释,并不是所谓阻止苏联共产主义的传播(即日本入侵的借口),而是战争的恐怖以及它所造成的破坏,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并助其在1949年获得政权。
顾若鹏:《从人到鬼,从鬼到人:日本战争罪行与中国审判》
Barak Kushner,Men to Devils, Devils to Men: Japanese War Crimes and Chinese Just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顾若鹏,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剑桥大学东方研究学院日本现代史方向的副教授。主要研究战时中日的宣传、日本媒体、中日关系及冷战问题等。著有《思想战争——日本帝国宣传》(The Thought War - Japanese Imperial Propaganda, Hawaii 2006)、《从人到鬼,从鬼到人:日本战争罪行与中国审判》等。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军队在对华侵略中犯下了无数罪行。当中国抗战胜利与二战结束之时,盟军似乎已准备对这些罪行予以惩罚。然而,他们选择的却不是诉诸暴力,而是通过法律与外交手段来处理这些前敌人。
作者通过分析战后中国对日审判问题,即日本战犯在战后时期所推行的试验和政策,分析了中日间复杂的政治操纵如何形塑东亚冷战时期的现实政治,甚至仍影响着当下东亚的国际关系。关于日本为什么不像德国那样彻底反思战争罪行,作者通过分析战后中国对日的态度,试图证明:正是利用中国人的内部矛盾,并借美苏冷战之东风,日本军国主义才没有像纳粹那样彻底灭亡,而是在七十年后死灰复燃。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究竟如何正视历史,如何以史为鉴,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资料:
刘本森:《近十年来国外中国抗日战争史英文研究述评》,《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1期。
刘本森:《淞沪会战研究的若干新面相》,《抗日战争研究》2014第2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