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雪域童年|澎湃招支教志愿者:去看望打手电翻山上学的孩子们
5月8日6时,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单甲乡嘎多村,寨子里的广播准时响起。
“肖花,起来去上学啦!” 12岁女孩肖花被奶奶陈安嘎急促的声音喊醒。“嗯,起来了!”透过没有玻璃的窗户,屋外黑黢黢一片。
肖花家没有钟,起床时间全靠寨子里的广播。在奶奶催促下,她有些不情愿地从床上爬起来,同时喊醒两个妹妹和弟弟,起床上学。担心路上摸黑摔跤,为此,家人专门买了一把手电筒放在她的书包里。10分钟后,穿戴好的肖花与妹妹、弟弟一行4人手拉手向学校走去。
每天一早,12岁的肖花(后排右一)打着手电筒带领3个妹妹、弟弟上学。 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徐其勇5月8日,沧源县单甲乡嘎多小学校长田树明告诉澎湃新闻,该校位于沧源县东南麓大山深处,海拔1800米,与缅甸接壤,距县城80公里。一年四季,这里大部分时间云雾笼罩。由于山高路远,就读该校的134名中国和缅甸两国的佤族孩子,绝大部分靠持手电筒翻山上学。学校没有食堂,中午吃饭,只好蹲在地上。
东方早报/澎湃新闻与上海联通共同发起的第九届“雪域童年”公益支教活动今年6月将走进嘎多小学,今起一周将开展志愿者招募(报名网址:http://dwz.cn/Jha37,志愿者面试及培训地点为上海)。东方早报2006年策划主办“雪域童年”以来,每年面向社会招募约10名受过良好教育并有专业特长的职业精英志愿者赴中西部地区的学校支教,已先后走进西藏、云南、四川、新疆等地山区。
打手电筒翻山上学的孩子
肖花,12岁,沧源县单甲乡嘎多小学四年级学生。肖花家住海拔1800米的嘎多村9组,到学校要走三公里路程,途中需翻一座山。从学前班起,她就开始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寨子之间。
肖花家有七姐弟,她排行老四。大姐肖清香、二姐肖玉芳就读于沧源县勐董中学初中,三姐肖红芳就读县民族小学五年级,她则和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共4人入读嘎多小学。
因为爸妈外出打工,孩子们生活起居全靠80岁的奶奶陈安嘎照顾。肖花姐弟们最近一次见到爸妈是今年春节,随后,爸妈偶尔会打来电话问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肖花的两个妹妹肖玉萍、肖梦萍就读嘎多小学三年级,6岁的弟弟肖海明上学前班。每天,肖花得像大人一样带着他们上学、放学。
肖花告诉澎湃新闻,其实,她也想和班上那些住得远的同学一样,在学校住读,但家里条件不允许。如果她们姐弟4人选择住读,则要每学期缴纳共1000元生活费(该县教育部门的专项资金只负责孩子们早餐、中餐,晚餐则需要缴纳每人每学期250元生活费)。为了节约,姐弟4人每天下午放学回家,懂事的肖花还帮助奶奶洗衣、做饭。
每天早上,肖花姐弟四人都要赶在7点之前到达学校,与其他同学一道参加晨读,然后统一吃早餐、上课。
每次走路上学,肖花总走在最后。作为姐姐,她得一手帮弟弟拎着饭盒和书包,一手打着手电筒负责照路。五月清晨的高山路上依然有些冷。肖花说,姐弟们的衣服和鞋子,都是好心人送的。最近两年来,爸妈还没给他们买过衣服。
“走快点、走快点!”担心迟到,肖花不停催促。姐弟四人几乎一路小跑。羊肠小路上,路很滑。肖花脚上的胶鞋大了些,不合脚,好几次踩在石头上险些摔倒。手电筒里的电池已有好久没换了,光线很弱。担心电池接触不好,每走一段路程,肖花就得用手拍拍手电筒。
山谷中,偶尔传来几声鸟叫。翻过山头,天空开始放亮,浓雾逐渐散去,依稀能看见前方大树和学校房子的轮廓。
7时许,肖花姐弟4人顺利到达学校,匆匆赶路让他们满头大汗,而脚上的鞋子也被露水打湿。
嘎多小学校长田树明告诉澎湃新闻,由于山高路远,走路费时,就读该校的134名孩子,绝大部分都得一早出发。为了照路,孩子们都准备有手电筒。上学路上,那些跟着孩子们在山路上移动的点点亮光,就像闪闪的星星。
到校的孩子们晨读完毕,7点40分,同学们开始早餐。田树明称,2014年在国家营养工程支持下,孩子们可以免费吃到牛奶、馒头和鸡蛋。上午8时,随着上课铃声响起,吃完早餐的孩子们陆续走进教室上课。
在危房里居住的学生
嘎多小学建于1958年。1996年,因地质滑坡,学校从嘎多下寨搬到了嘎多上寨,学校面积3364平方米。用石棉瓦搭建的两栋面积不到600平方米的平房,是孩子们的教室和老师办公的地方。
尽管以前的教室因年久失修成了D级危房,但还是被改造成了住读生寝室和老师休息的地方。单甲乡中心校校长肖云贵还清楚地记得,1998年前,学校还没通电,老师们备课和修改作业,全靠煤油灯。学校给每位老师发一盏煤油灯、两公斤煤油。往往次日一早,大家彼此发现,鼻子里都黑黑的,全是呼吸进的煤油燃烧后的黑灰。于是相视一笑,默默擦去。
2008年,沧源县政府启动云南省教育专项资金,为学校修建了一栋两层楼房,共八间,其中,两间办公室,六间教室。此前的两栋平房,尽管因年久失修,早已成了D级危房,但迫于无奈,这危房还是被改造成了住读生寝室和老师休息的地方。
寝室里阴暗潮湿,被子明显感觉湿润。澎湃新闻走进寝室里,阴暗潮湿之气扑面而来。这里的部分墙体已经开裂,五月的阳光透过破裂的石棉瓦缝隙,照在潮湿的水泥地板上。摸摸学生床上的被子,很潮湿。
“如果遇上雨季,外面下大雨,屋子里下小雨。”介绍的老师一脸苦笑。这样的寝室,成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烦恼。
学校有一个不标准的篮球场,但没有其他体育设施。孩子们课间活动,大多时间玩一种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偶尔也可看见几个孩子聚在一起,玩弹珠或自制的纸牌。问孩子们知不知道图书室、电脑室,孩子们摇摇头。
嘎多小学校长田树明介绍,由于学校距离缅甸边境线不到两公里,经沧源县教育局批准,从2008年开始,学校开始招收缅甸籍孩子接受教育。他们跟国内学生一样,同样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免费。如今,学校有教师8名,学生134人,其中,缅甸籍学生37人,住读生57人。
“这些住读学生中,最远的距离学校有20公里路程。”田树明称,目前,学校仅有学前班至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将到单甲乡中心校就读。每周五下午,包括这些住读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要步行回家去,周日再返回学校。
10岁的缅甸籍孩子陈三木乐,每周上学、放学回家要步行20公里。10岁的缅甸籍学生陈三木乐告诉澎湃新闻,来嘎多小学读书两年了,印象里,爸爸只送过他一次。每周五下午放学后,他一个人要步行20多公里回家,周日中午饭后再步行回到学校。好多次,走着走着眼见天就黑下来,心里害怕得忍不住哭起来。
而每年的6月至10月为当地雨季,是老师们最揪心的季节。学校周围滑坡频发,门前的东丁河河水上涨,给孩子们出行带来了巨大安全隐患。每遇下大雨,老师们都会将孩子们先送到安全地带,然后自己才回家。学校里没有交通工具,仅有的两辆摩托车,也是老师自己赊来的,打算等积蓄一些钱后,再付车款。
孩子们上学、放学路途遥远,老师们同样因此与家人聚少离多。澎湃新闻了解得知,在嘎多小学,8名老师中,仅有2人住学校附近,其余6人的家均在数十公里以外。校长田树明与同样教书的妻子更是相距200多公里,夫妻俩每月相聚一次。
田树明介绍,由于人手少,在嘎多小学上课的老师算是“全能”,除学前班外,基本上是每一位老师负责一个年级,语文、数学、教育、美术、音乐、思想品德等各门课程“一肩挑”。田校长很担心的是,也许学生们对老师已经 “审美疲劳”,而老师们也无暇给自己“充电”,随着年龄老去,他们的知识也在衰老。“要是有外面的老师能来我们这里呆上一阵该多好啊,孩子们该多么高兴,老师们也有机会学到一些新的东西......”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