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Soul上做“航海王”的男人

2021-06-26 10: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最人物出品 最人物

一个常常被叫做“海王”的男人是什么样的?

我们大部分人都有环游世界的梦想,把那个梦想寄托为有朝一日财富自由后的奢侈享受。然而只有他,在18岁之前一无所有的年纪,就清晰地朝着这个方向计划准备着。

23岁,他开着远洋商船环游世界,从祖国的南海到西澳大利亚,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他航程数百万公里;

26岁,他驾驶着科考船“南征北战”,拍下数百张绝美的鱼尾照片,所经历的航线至少能绕地球十圈。

他把所有经历都记录在一个年轻人里颇火的社交平台Soul里,引起了无数年轻人的关注、讨论和喜爱。

他就是海哥,一个痴迷“飞鸟和鱼,海跟岛屿”的90后“海王”。

今天,正值第11个“6.25世界海员日”,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2005年冬,汪峰在《怒放的生命》中吼出了一代青年人的心声:

“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

毫无疑问,这是有时代性意义的一首歌,三年后更是作为奥运曲目响彻2008年北京奥运的赛场。

“超越平凡生活”成为了播撒在新一代青年人心中的种子,当然,这也包括那时尚在读高中的海哥。

而他为自己超越平凡人生所找到的答案,便是航海。“我要环游世界”,他总是说。

海哥是个纯粹的90后山东男孩。

从小在胶东半岛内陆长大的他,偏偏对大海有着热切的渴望。和许多只是把“环游世界”当作功成名就后顺带的奢侈愿望的年轻人不同,海哥将“去海上”作为目标来仔细规划。

18岁高考那年,他真正有了选择自己未来命运的机会。几乎是没犹豫的,他比照着全国航海技术专业的排名,填好高考志愿。

对“航海”的热爱,让他在看似最迷茫的人生十字路口,有了清晰的方向,带着满腔的懵懂和热望,他不顾一切地奔向了他的热爱。

从山东到福建,一个北方男孩因为海而爱上了南方。四年大学时光里,他看遍了厦门的海。

听着潮涨潮落,看遍日起月升,海哥心中对未来生活的浪漫想象不时被勾起。但大学毕业时,一道残酷的选择题还是摆在了他面前。

海哥

究竟是留陆地工作还是去海上?

很多人认为,如同惠特曼诗歌里所写的一样,“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向不同的港口”,搞航海的可以整日行驶在蔚蓝大海上,充满神秘与梦幻。实际上,这一古老而传统的职业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远离,光鲜的背面,是巨大的职业付出。

要想成为一个成熟的航海人,要经历的远不是学校学习的那么简单。

2014年,作为实习生,海哥第一次踏上了从广东去往阿根廷的商船。那是一次真正的远航,航程来回一趟就要五个多月。长达一百五十多天的海上漂泊,没有新鲜水果和蔬菜,远离亲友和网络,象征自由的航船俨然变成了海上牢笼。

海哥在船上消防演练

五月份的印度洋,西南季风很快就让海哥这个初次登船的小将感受到了大海的威严。“那船不只是横摇,还会上下颠。”远洋航行中,船身摇动更不规律,再加上不时碰上的恶劣天气,晕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尽管晕船时吃完就吐,吐了也必须再吃。拥有多年海上经验的前辈告诉海哥,无论怎么难受,胃里必须有食,在海上,保证进食是性命攸关的重要任务,切不可跟随心情。

除了吃不好,海哥发现睡觉也无法像在陆地一般舒展,只能弓起身子蜷缩起来,实在煎熬的时候喝一些气泡水,或者坐在空旷的地方吹吹海风缓解。“但也只能做这些,上了船是没有回头路的。”

2014年8月30号,海哥拿到了自己的第一笔实习工资。在那之前,他向船长预支薪水购买了一张价值19美金的电话卡,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那也是他在这五个多月中唯一的一次和家人联系的机会。扣除电话卡的费用,上船三个月,他只挣到了一美金。

想象中的光鲜不复存在,“航海”的美丽面纱被彻底扯下。一个事实是,航海从业者长期都要经受着巨大的精神和肉体付出,海域无边,航海人的心酸却无处盛放。

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海哥同专业的同学们最终真正选择去海上工作的并不多。而海哥,还是决定,“不回头了”。

他放弃了留在陆地上的优越工作机会,开始了一个真正航海人的生活,他从最基础的做起,一干就是三年。

那是一艘远洋货轮,从祖国的南海到西澳大利亚,海哥日夜不停,在海上,常常一呆就是八九个月,巨大的孤独感让人逃无可逃,尤其在深夜航线时。

海上的夜就像“夜晚”的比较级,相比陆地更为纯粹。

黑色的海面与天空相连,每每这时,海哥会把驾驶台的仪器灯光调到最暗,幽谧的氛围里,看着眼前茫茫的海就好似巨大的电影幕布,“那时你脑中一定会想念过往你在陆地上的生活和你爱的人们。”

孤独的背面,是思念。

无数个这样的时刻,海哥都会和值班的水手一起,趴在窗子上,用航行驾驶的望远镜认认真真地看看星空和月亮。“你看看这个月亮,美得不知如何是好。”那种摄人心魄的自然之美,有着强大的治愈力。

“星辰和大海,这不就是无数都市人所日思夜想的东西吗?”对于困在都市生活中的年轻人而言,海哥的平凡日常,就是他们的奢侈梦想。

于是,海哥开始尝试着用摄影将海上那些感动他的美好记录下来,希望这些大自然的馈赠能给更多人以疗愈。

海哥的猫

2017的下半年,他正式结束了远洋货轮的工作,成为一名科考船的驾驶员。相比之前,单次出海的时间缩短,能接触到WI-FI的机会变多,他可以更方便地将所见所感分享出去。

最初,海哥也没有想好具体拍哪些内容,多数时间他的镜头都是对准大海。但在执行科考任务的过程中,海哥逐渐发现,他每次都会接触到之前从未见过的鱼类。

那些生活在祖国南海的鱼儿往往颜色鲜艳大胆,彰显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每条鱼的尾巴,无疑是最能集中体现这种个性美的。

从分享第一张照片到如今,海哥拍摄了两百多条不同色彩、不同形态的鱼尾。

每次拍摄一尾新的鱼,海哥都会像认识新朋友一样兴奋,他会观察鱼儿的动态与脾性,仔细看它的斑纹图案,然后选择一块干净的背景板,快速抓拍。

相比很多人在看到不认识的鱼时的第一反应是查学名,他更喜欢这种喜欢一只“具体的鱼”的感觉。

在Soul的“瞬间”里,总有天南海北的朋友因为看到海哥拍摄的鱼尾进而开始关注海哥的航海日志,“他们每个人喜欢的鱼尾都是不一样的,鱼尾上有着每个人个性的投射。”

从航海到摄影,他用瑰丽的鱼尾和浪漫的海治愈了无数朋友,与此同时,他也在分享中遇见了更多温暖、真实、有趣的灵魂。

六月初,远在澳洲墨尔本的Ray收到了海哥寄去的明信片。明信片上是干干净净的一尾鱼,背面有着海哥的字:“见字如面,静待归期。”

这个在澳洲读书的男孩与海哥于网络结识,很快就成了默契好友,Ray 把海哥当作有社会经验的大哥哥,海哥从Ray身上看得到他的善良和简单。

“不用说太多的话,对方就很懂你。”这种吸引同类人的感觉,让海哥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友谊的维度:这种友谊是可以完全非世俗的,基于精神上的惺惺相惜。

同样是因为“海与鱼”结识的朋友“鲸鱼”,非常擅长画画,另一个叫“梅子酒”的朋友则是一名互联网公司的从业者。

海哥常常感叹,虽然现实中还没有见过面,但这几个朋友简直和自己就像孪生兄弟一样,彼此懂对方的笑点和槽点,归根结底,是一类人。

一个女孩子还曾给海哥发过一封长长的感谢短信,感谢缘由无他,她说是因为海哥分享的航海日志让她回忆起了自己做海员的父亲。

做着常年漂泊在外的职业,生命中的很多重要时刻海员父亲都无法在场,她也曾一度为此感到不理解和埋怨,多年隐埋在心里的刺,直到她从海哥的主页上看到了真实航海人的生活时,才有了松动。

女孩从一张张海洋和鱼尾的图中,似乎看到了父亲所经历的日夜,她想着,如果当时可以分享,那时候的父亲一定也很想念自己吧,也会想拍下这样的美景给女儿看吧。

怀着释然和感动,女孩选择了一个在海浪中翘起的鱼尾珍藏,这个鱼尾图案就来自海哥的摄影作品。

“在这个年纪,回头看看,就会理解父亲所做的那些牺牲,这条鱼尾会以一种不同的方式陪伴她,就像父亲还在她身边一样。”海哥解释道。

由于总在海上,还拥有数目众多的鱼,海哥常常被朋友们称作“海王”。

海哥并不排斥这个称呼,在他眼中,海洋是自然的象征,而大自然能够带给人的疗愈是无上限的,他愿意做大家的“海上搬运工”,将大海上的美好以"瞬间"的方式传递给“懂得”的人。

即使是很多第一次看到海哥拍摄的海与鱼的朋友 ,也会很容易感到自己回到了一种很纯净的状态。

“能从中感受共鸣和治愈,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本身就是有这些东西的,大自然会将你的这些感觉感召出来。”透过海哥的分享,太多人从中撷取了自己需要的那份能量。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鱼尾一般,每一个人都是如此不同,各不相同但又有着自己的斑斓灿烂。

有人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而海哥却两者兼行,

他的身体在大海航行,邂逅飞鸟、渔船和日落,他的灵魂在Soul星球航行,结识朋友、知己、灵魂伙伴。

丨丨丨丨丨丨 | 丨丨丨丨丨丨败诉的孙杨·消失的刘翔·老去的姚明

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

遇见你的灵魂伙伴

��

原标题:《在Soul上做“航海王”的男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