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巡视常能上头条还是因为老百姓喜闻乐见
这两年,恐怕没人会以为中国的巡视是走过场或者儿戏。所有人都意识到,对相关单位来说,“被巡视”是长达数十天的被放在显微镜下的体验,是让人脸红心跳的整改意见,是在制度和舆论等多重监督之下的具体整改措施。
所以我们无需惊讶于在2015年进入第五个月的时候,才等来了2014年第三轮巡视的整改意见。因为巡视制度所规定的严密程序以及整改本身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多,都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我们看到,即使是过去这么久,许多单位的整改意见一出炉,还是能立马“上头条”。一般来说,决定新闻能否“上头条”的,有时是时效性,有时是重要性,这些新闻毫无疑问是凭借够多的“干货”上的头条。
一项制度最为人所看重的特质之一就是生命力。对于巡视制度来说,自从在十八大之后重新焕发生机以来,就一直显示出旺盛的活力。第一轮巡视很“给力”,人们可以理解,但是在多轮巡视之后,为何还会如此“给力”,这生命力来自哪里?
十八大之后的反腐制度建设中,巡视是其中很大的亮点,日趋完善,不断精进。无论是常规巡视与专项巡视的搭配,还是巡视的“三个不固定”(即中央巡视组的组长不固定、巡视对象不固定、巡视组与巡视对象的关系不固定),都有效确保了巡视不会变味。
可以认为,制度本身的完善,是其生命力的重要来源。在与一些专家探讨时,他们普遍认为,我们很多时候不缺制度,而是缺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巡视制度无疑是做出了表率。
同样不能忽视的是中国反腐的决心。从中央领导人到普通民众,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态度与期待是一致的。中国反腐,必须一反到底,而巡视就是反腐的一项利器。
这应当给我们其他领域的制度建设带来启示。我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项制度是否成功,其成果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媒体之所以给巡视工作以“头条”,就因为老百姓关心这个,喜欢这个。
在看到过去成果的时候,今年首轮巡视的“巡视进驻”阶段也已全部结束。过去几个月,不断有被巡视的国企高管落马消息传来。巡视组继续“给力”,舆论也自然不会吝啬让巡视新闻“上头条”。这是对这一制度的认可,更是对中国反腐决心的认可。(原文题为《巡视工作为何能一直“上头条”?》)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