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戴尚志:以RCEP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021-06-24 11: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 2021年6月17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马来西亚金斯利战略研究院联合举行“中国-东盟智库峰会”,新加坡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戴尚志(Simon Tay)教授出席会议,并从战略的角度分析了RCEP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关键性作用。

戴尚志(Simon Tay)新加坡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一、RCEP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和面临的挑战

戴尚志指出,对区域合作伙伴来说,RCEP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协定,值得去推动和落实。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RCEP签署有助于推动东盟全面复苏框架(ACRF)的实施。由于该自贸协定涵盖了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各项条例,各成员国关税减让有望达到“零关税”,涵盖产品数则整体超过90%。RCEP将为区域内国家提供多元化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选择,推动区域价值链融合;另一方面,RCEP也将成为东盟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助推器。随着RCEP区域国家与全球价值链的高度融合、中国“双循环”战略顺利推进,以及东盟国家人口收入的增长,RCEP区域已成为近年吸引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2020年,RCEP区域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占全球总额的37%,远超其他组织,而协定的批准将更进一步提升区域投资环境。总之,RCEP签署所带来的贸易自由化,将促进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拉动东盟经济增长,帮助各国更好的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与风险。

当前,受疫情反复的影响,东盟多国重新进入封锁状态并收紧防控措施。新一波的疫情显著减缓了东盟的经济复苏,各国经济活动受到冲击,投资与消费的减少使经济再次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因此,RCEP的批准与生效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RCEP生效需要至少6个东盟成员国和3个非东盟成员国的核准。迄今为止,15个成员国中只有4个国家完成批准,包括新加坡、泰国、中国和日本。随着多个成员国的新冠疫情出现反弹,疫情的防控管理成为当前上述国家的首要任务,自由贸易协定批准进程也将因此放缓。其次,区域内的利益诉求也存在着复杂性,多方的协调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批准与生效。有报道认为,并非所有成员国都能享受到RCEP带来相同的经济利益,东盟国家的贸易收支相较于非东盟国家会更为可观。对此,戴尚志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事实上,签署国的受益程度与自身经济规模紧密相关。对于东盟各国来说,只要能快速解决落实RCEP的问题,都可以从中获益。现在东盟国家推动RCEP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信心批准RCEP。作为一个团体,东盟国家需要展示出实现进一步发展,并具有共同应对诸多挑战的能力。西方国家不应该对于RCEP进行过度政治化的解读。

RCEP旨在建立区域内相互开放的市场,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合作水平,符合各成员国的共同利益,对区域内及全球经济复苏具有积极影响。同时,不断变化的国际政治环境和签署国之间不稳定的关系也为批准带来不确定性。

二、RCEP框架下如何推进区域内经济可持续增长?

戴尚志强调,实现疫情下RCEP区域内经济复苏,首要任务应加强各成员国间联防联控与疫苗合作,建立区域内更完善的医疗卫生系统,加强公共卫生合作,重点提升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为了落实东盟全面复苏框架,东盟成员国设立了东盟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基金,并拨款用于购买新冠病毒疫苗,剂量将在成员国之间平均分配。早在2020年10月8日,中国就已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承诺中国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优先向东盟国家提供疫苗。目前,文莱、柬埔寨、老挝、菲律宾、缅甸等国已获得中国政府援助的疫苗,而泰国、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则通过商业渠道向中国购买疫苗。中国与东盟区域的疫苗合作不仅推动了地区经济复苏,同时也为RCEP生效后区域内医药和健康产品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其次,为加速区域经济复苏走出疫情困境,东盟各国积极推进“旅游气泡”、“疫苗护照”等计划,尝试重启国际交流与人员流通,力求恢复区域间商务往来,增强互联互通。同时,相关措施将重启区域间旅游走廊,各国希望通过鼓励旅游业发展促进消费振兴经济。虽然目前因为新一轮疫情的反复,导致部分国家重启跨国旅行计划暂缓,但区域间各国仍积极推广疫苗接种等措施,为跨国交流复苏做好准备,以求在疫情好转后最大程度恢复人员往来及商业互通。目前,新加坡已同意与中国六个省份设立“旅游气泡”,允许必要目的商业往来。

此外,近期东盟宣布了《东盟数字总体规划2025》,该规划将指导东盟未来五年在数字领域的合作,目标是通过东盟区域数字一体化建设,实现区域内创新领域的合作,从而加速经济复苏。数字互联互通服务将使东盟国家间贸易更加便利,加快区域间创新产业的扩展与外溢。同时,区域数字一体化将提升中国与东盟自贸区之间的产业对接与企业互联,促进两区域在数字贸易、金融科技、跨境贸易等领域的创新合作,加快推动区域间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总体来说,新冠疫情的爆发暴露了全球在卫生、绿色、数字等领域的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的巨大缺口。可持续基础设施战略是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下的重要项目之一,旨在协调现有资源,为东盟成员国及利益方提供基础设施项目全周期的政策支持。中国与东盟各国应抓住此机遇,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领域实现更为深入的合作,此方面合作将为RCEP生效后中国及东盟国家经济贸易往来提供可观的发展机遇与便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