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部又闷又长的欧洲戏剧,为何能震撼中国观众的灵魂?
在中国,太少人知道陆帕这个名字了,即使很多所谓的戏剧专家,在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估计都会眨巴下眼睛茫然一会儿。认真努力点的,也许会去百度google一下。然后会知道,这是一位被誉为“欧陆剧场界巨人”的人物。
这是演出主办方“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给出的宣传语。在中国,一切的宣传语都值得推敲和怀疑。尤其是在和世界戏剧如此脱节的中国剧坛,巨人、大师之类的定语,未必都是真的。即使是真的,也有可能是过时的。也没有多少既懂戏剧又懂英语还了解世界戏剧趋势的人会认真地去查证。有时候,这些定语是为了卖票服务的。
但这位来自波兰的戏剧导演确实以他的作品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地位。去年是《假面·玛丽莲》,今年是《伐木》。估计大部分中国观众包括戏剧人,都是因为这个邀请展,因为这两部作品,知道了这位导演。在有限的视野内,“大师巨人”这样的定义依然不是靠观剧经验积累的。但仅有的两部作品,至少会让大部分观众和业内人士对“欧陆剧场界巨人”这个称谓,不再怀疑。
《伐木》海报西方的剧场已走向精神朝圣的道路
《伐木》是陆帕去年的新作,这部作品已确定参加今年的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这一次的中国首演也是这部作品先于该戏剧节的一次亮相。《伐木》改编自奥地利最具争议的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同名小说,整本小说都是从叙述者角度出发,记述了他在一次艺术晚宴上对在场所有人的评价。在这本纪实小说里,伯恩哈德愤怒地揭露批判了那些艺术家,其中甚至包括很多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伯恩哈德因为这本“反社会、反人类”的小说被诉诸法庭,甚至被奥地利驱逐。而在30多年后,波兰人陆帕把这本被认为最不可能改编成戏剧的小说搬上舞台,因为他发现,奥地利人曾经历的文化危机,和如今波兰几乎一样。
这部戏剧演出时间260分钟,加上半小时的中场休息时间,长达近5小时,观剧体验堪称“艰辛”。而在中国戏剧圈中,它还是掀起了一场风暴。
在天津大剧院的两场演出结束后,陆帕和《伐木》几乎成为了戏剧圈的刷屏对象,一个做戏剧的朋友说,感觉身边所有人都买了这个戏的票。但剧场售票图上的出票数却表明,陆帕和他的戏剧,在中国直面的依然是惨淡的市场现状。以至于强烈不解的朋友只能无奈地感慨,“大概,这个戏的观众,真的就只有我身边这些人了。”
没有明星、没有剧情,作者是在西方声名赫赫在中国却无人知晓的伯恩哈德。长篇的作品介绍里只有各种深奥费解且形而上的思考,舞台上则是演员们持续近5小时的讷讷自语。探讨的是一个艺术家的自杀,以及背后艺术的生态环境。对了,还有一个怎么都看不懂的剧名。这就是陆帕的《伐木》,一个在当下中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卖好的戏。
可演出的现场还是温暖人心。将近5个小时的演出结束,即使时钟已经指向凌晨的0点20分,演员们依然并排坐上舞台接受提问,依然有一大半的观众留下来进行演后谈。即使主持人说“半夜1点了,我们该结束了”,观众席里依然有很多举起的手。
应该,能醒着看到最后的这些观众,都会被这部戏剧震撼。可能更震撼的事情是,剧场体验,竟然可以是这样的:这么闷,这么长,这么不好看;却,这么动人,这么振聋发聩,这么直抵灵魂深处。身边很多人,在喝完咖啡顶着瞌睡坚持完这5小时的戏剧“马拉松”后,竟然提出了要“二刷”的意愿。
这也许是陆帕带给所有中国的观众、带给中国戏剧的东西。就像他自己解释的,选择伯恩哈德的作品,选择了这部本世纪“几乎无法改编的20本书”之一的《伐木》,就是因为他的文本给了戏剧一种完完全全新的操作可能。没有冲突甚至没有对白,大段独白和静默的4个多小时时间,构成了这部作品。“我们的戏剧艺术,也许不该专注于戏剧性的那部分东西,而应该去研究人类的心理,关注人类真正在想的事情”。
是的,《伐木》带给中国观众的,其实是一种全新的可能,一种从未有的剧场体验。如果一定要打个比方,也许应该是那种去西藏徒步的体验,“身体下地狱,灵魂上天堂”。
这两年,中国戏剧舞台的引进演出络绎不绝,但真正在国际戏剧界有一席之地的导演和作品却屈指可数。中国的观众刚刚摆脱了温饱,精神追求也还多在感官享乐的阶段。低成本和小制作,或者有商业价值的国外戏剧作品,也许才更有生存之地。
而“徒步”这种事情,都是酒足饭饱后的人热爱的精神体验。陆帕告诉我们,西方的剧场,事实上早已超越了纸醉金迷,走向了精神朝圣的道路。
对中国的普罗大众而言,花钱买5小时的屁股痛,体验一次剧场里的精神徒步,这事也许的确有点超前了。但“林兆华戏剧邀请展”还是怀着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把这戏请来了。即使它如今是小众的,即使它看起来没有任何商业的价值,但至少,我们离世界戏剧又近了一步。这件事儿,有功德。
剧中波兰人的文化危机与当下中国出奇相似回到《伐木》艺术价值本身,其实很难用寥寥几语概括和总结。这部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丰富,会让那些真正进入这个作品世界的观众,愿意冒着5小时艰难辛苦的时长再看一遍。
有太多技术和形式上的细节可以反复体味。比如演员们始终如同窃窃私语般的独白,保持着超低的音量和超慢的语速。比如演出中经常出现的大段静默。又比如视频播放时剧场里始终明亮的场灯,以及用4个多小时如此完整原生态地展现了一个晚宴的过程。所有这些形式,都是让观众不可遏制犯困的因素,但却是这部作品不可或缺的形式组成。而事实上,陆帕对任何一种形式的使用都有自己严密的解释。这是成就一部杰作的重要因素。
更重要的是,这位导演把“时间”作为了戏剧演出的重要角色,4个半小时的过程看似漫长,却有着精心的设计和强大的控制力。走完这4个多小时,是体味这部作品的重要组成。时间本身,构成了作品的力量来源。
和形式上的丰富一样,剧作中那些深邃的思想,也有着多重意义的解读可能。在《伐木》的命题里,讲的是关于整个文化艺术的生存环境,是艺术和政治之间的对抗,但也是艺术家自身理想和现实欲望的对抗,而也有观众会从中看到,剧中所有艺术家们遭遇的精神困扰,其实也是每个普通人也会遭遇的。
当然,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波兰人遭遇的文化危机与今天的中国似乎也出奇的相似,以至于剧场里会有那么一两个段落,观众对演员的大段独白报以热烈而会心的掌声。这应该是这个作品给中国观众最意外的彩蛋。
无论如何,戏剧是个人而感性的体验,每一个人看《伐木》,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天津的演出之后,这部作品今晚还会在北京演出。作为一个亲历者,只想对走进剧场的人提醒一句,“徒步”前要准备好装备,包括不那么饱的晚餐、提神的咖啡,最好有那么两三个一起扶持走过崩溃瞬间的同伴。走完5个小时的旅程,也许,会有一种登顶的快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