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重危机!襁褓中的新中国到底有多危险?

2021-06-23 19: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导读

回到1950年,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哪些巨大的危险和挑战?

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反动派及其豢养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妄图把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把刚刚翻身做主人的中国人民重新打回到万劫不复的旧社会。新中国又是怎样克服重重危机的?

本期《青年网络公开课》,知名历史博主党人碑为我们讲述:回到1950,襁褓中的新中国有多危险?

火炬煌煌,金鼓锵锵,她秧歌,你皮黄,让我新诗独唱,说什么“蒋家王朝陈家党”?呸!看今朝人民力量无穷。看今朝只有人民力量,别忘!别忘!十五年前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黄炎培在1949年12月26日写的一首诗《1949年除夕》。对于过去的一年黄炎培悲喜交加,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们都知道有句话叫做:红旗是用烈士鲜血染成的。这其中就包括黄炎培的次子黄竞武烈士。

1949年5月17日黄竞武牺牲,16天后黄竞武等十三位革命烈士的遗体,被从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的监狱地下挖出来。人们看到,烈士的忠骸口鼻洞穿、手足残断,指甲俱脱,说明他们生前遭到了国民党的严刑逼供……

国内外反动派

妄图扼杀新中国

彼时的新中国,犹如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响亮的初啼,蕴含着未来无穷的可能和巨大潜力。然而,国内外反动派妄图把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把刚刚翻身做主人的中国人民重新打回到万劫不复的旧社会。

在中国沿海岛屿和整个大陆,遗留的国民党武装土匪、反动党团骨干、特务分子有三百万之多,他们不甘心失败,垂死挣扎,在中国大地上制造着像黄竞武烈士一样的惨案……

反革命暴动频繁

1950年2月5日,朱向离作为新中国第一个驻外武官,受命从驻地经成都到北京。不料,朱向离及其警卫班战士在成都龙潭寺遭遇土匪。他们遭受了开水浇身、割掉耳鼻、剖腹剜心、点天灯等暴行,全部牺牲在反革命暴乱之中……数据显示,1950年1到10月,全国共爆发以颠覆新政权为目的的反革命暴乱有816起。

美国中情局密谋炮轰天安门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密谋早在北平和平解放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他们将军火、毒药以“救济物资”之名运进北平,密谋炮轰天安门,而这一密谋的负责人,正是抗战时期美国驻华武官包瑞德。他曾带领美国陆海空三军观察员常驻延安,对中国“笑脸相迎”,但毫不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后“背后捅刀子”,甚至要暗杀他们在延安的老熟人毛泽东。

他们的企图并不限于刺杀,占领台湾,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前,美国的飞机就已经越过鸭绿江,在中国的上空疯狂地轰炸扫射……

新中国不畏强敌

出征朝鲜,站稳脚跟

1950年,新中国的第一年,人们期待着更美好地生活,却受到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种种迫害。刚满周岁、满目疮痍的新国家不畏挑战、不畏强敌,开展了一系列斗争。

抗美援朝,新中国真正站稳脚跟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万山群岛和舟山群岛,进军西藏,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打响了抗美援朝——新中国第一仗。在当年年底,收复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三八线以北的全部国土。朝鲜战场上,中国军人伤亡4.07万人,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这其中既包括农民的儿子杨根思,也包括领袖毛泽东同志的儿子毛岸英。

习近平同志曾说“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帝国主义再也不敢做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

肃清千年匪患

1950年,毛泽东三下剿匪令,提出各地都应当把剿匪当作一切工作的头等任务,集中力量限期完成,彻底肃清境内的一切匪患。邓小平提出,把剿匪任务交给各地所有真正贫苦的人民群众,“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大大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仅用三年时间,土匪在新中国的大地上基本消除,千年来困扰百姓的匪患终于得以消失。

中国共产党搞不了经济?

历史攻破谣言

1950年新中国的第一年答卷并不只有战场上的胜利,在经济恢复、社会重构、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方面,中国共产党照样有不凡的成绩。

然而在那时,国内外反动派却这样预言“共产党只会打仗不会管理经济,共产党搞政治可以打一百分,但搞经济恐怕连及格都不可能。”事实又如何呢?

三个月修通铁路干线,打赢经济第一仗

新中国经济第一仗,叫做“粮食调运”。长期战乱造成减产和饥荒,交通被严重破坏,外商入海口遭到国民党封锁,运来的物资被抢夺。于是,打通铁路网线就成为当务之急。

1949年,美国是世界铁路最多的国家,有36万公里的铁路,苏联11.7万公里,日本2万公里,印度也有5.6万公里。而新中国,全国只有两万公里铁路,而能通车的,仅有一万公里。

共产党说到做到,1949年10月到1950年1月这两三个月时间,大陆主要铁路干线基本修复完成,并连成一个整体。光是修复铁路的枕木就用了571万根,相当于绕赤道七圈半。1950年6月15日成渝铁路正式开工,沿途的四川老乡砍了自家的树、年轻人拿去准备打新婚家具的木料、老人献出做寿材的木料,大家扛着木头运到工地,修起路来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就在人民“自己的铁路自己修”的口号中铺设完成。

把人民组织起来,新中国水害变水利

中国历史上多有黄河泛滥,1938年蒋介石挖开花园口破坏了淮河的水系,改变黄河相对淮河的高度,使黄河南走时向较低的黄淮平原冲击,河水灌进豫皖苏三省44县市,形成5.4万平方公里的黄泛区,人民苦不堪言。

治淮工程开工时,尽管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在朝鲜苦战,国家财政十分吃紧,这么缺钱的情况下党和政府仍想办法拨出了4.5亿斤的粮食作为保障,豫皖苏三省八十万民工和工程技术人员日夜奋战在治淮工地上,当时有一种说法叫不分昼夜,人不停步,车不停运,船不停航。

时任水利部部长的傅作义感动地说:“历史上没有一个政府曾经把一个政令一个运动,一个治水的工作深入普遍到这样家喻户晓的程度,这是一个空前的组织力量。”这种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组织之下爆发出的惊人力量,是新中国最伟大的一件事。

终结恶性通胀,建立财政管理体制

1937年7月到1949年5月,国民党曾经创造了4300天法币增发1756亿的世界纪录,1块钱在这个4300天之后变成了1756亿,通胀之恶,令当时的人民用100块钱都买不到一粒大米。1950年3月,新中国开始建立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把收支都控制在中央政府手,仅用四个月时间,就解决终结了国民党十年解决不了的恶性通胀,保障了全国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

土地改革,实现人民“耕者有其田”

在国民党时代,占农村人口90%以上的贫雇农和中农,只占全国可耕土地面积的20%到30%,而占农村人口10%的地主富农却占有可耕地面积的70%到80%,这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950年6月30日,新中国公布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终结了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将七亿亩土地,相当于两个英国国土面积正式交还到人民手中,我国农村的土地占有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占农村人口92.1%的贫农中农占有了全国耕地的91.4%,原有占农村人口7.9%的地主富农只占有全国耕地的8.6%,土地改革法将土地重新分给所有人,实现了人民“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土改让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更让广大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思想上获得解放后,农民渴求知识与文化,促使新中国进入了一个启蒙及进步的时代。

为农民打开教育的“大门”

根据1950年的扫盲调查,解放前夕英山县有青壮年总数99000人,非文盲只有9800,剩下的文盲却有98200。也就在这一年2月20日,全国大扫盲开始,各级教育向工农劳动人民“开门”。

以英山县为例,全县七个区以两个区为实验区,组织两千农民集中学习,剩下五个区有1/2的村子有开始创办教学点,6000人参加学习。经过十来年的扫盲,大多数人实现脱盲。全国开始有大量掌握基础知识的群众务工,农民的生活得以提高。

扫黑除恶禁毒,一年根绝鸦片种植

1950年禁毒工作也迅速在全国展开,2月24日政务院发布实行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向危害中国人民百年的毒品宣战。

中国近现代史,正是由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序幕,致使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吸毒达两千万人,占当时全国总人数的4.4%。这一年,新中国将禁毒扫黑与土地革命相配套,根除了罂粟种植,其中产量居全国之首的西南诸省,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基本根绝了鸦片种植。

195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奇迹数不胜数,无论是大到国家关系,小到百姓的日常起居,中国人民都实实在在地感到了新旧社会的两重天。

1950年10月1日,毛泽东作诗《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礼赞新中国史诗般的进步: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1950年的新中国向着更加壮丽的目标前进,一路走到今天,新中国第一年的意义也深刻地写在了历史当中。

团团展播厅

原标题:《重重危机!襁褓中的新中国到底有多危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