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专访|梅兰芳曾孙:人家讨厌的可能不是点翠而是那种表达方式
日前,天津青年京剧团程派青衣、国家一级演员刘桂娟,因为一则“点翠头面”的微博引起网友关注。
4月25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致电刘桂娟,她电话里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团领导下命令不让在此时段接受采访,之前她已经拒绝了很多媒体的采访;二是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发表文章,已经对该事有了定论;三是现在国家在保护发展京剧,各个剧院都在置办行头,就连戏曲电影也在仔细准备行头。姑且不论置办点翠是剧团乃至是国家行为,愿意花钱购买,是为了让京剧表演更精彩,不碍谁的事。她认为,出现的争议太无厘头,就是有一些人在无端攻击而已。
梅玮,1982年出生。“到了我九岁的时候,爷爷、奶奶说让我试试,看看祖师爷赏没赏我这口饭吃”,于是,他被送到春芽少儿京剧团学旦角。在少年宫一直学到高中,梅玮的年龄大了,块头也大了。“班里的孩子都恨不得比我小9、10岁。老师说,少年宫都是小孩,我们也教不了你了。”梅玮就开始在家自学,“那时候,我爷爷就给我吊嗓子。有时候九爷爷(指梅葆玖,梅兰芳第九子)就给我做个指导。还有王志怡老师。”
虽然有一定的秉赋,也一直都在学戏,但梅家并没有让这个孩子背负起梅家的事业。“梅家,包括我父母这一辈,都希望我多学文化,好好学习,把学戏就当作一种业余爱好”。此后,梅玮考北大、读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就像家里希望的那样“从研究的角度,从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研究梅兰芳、发扬梅兰芳,去继承这个流派的东西,而不是只在舞台上去展现这门艺术”。
目前,担任梅兰芳纪念馆研究中心主任的梅玮,被大家笑称为“高级票友”,他偶尔也会登台表演。平日,梅玮主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了梅兰芳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上,目前正在整理梅兰芳剧本、戏单及往来书信。
出身于京剧世家、有演出实践并有理论研究的梅玮,对关于“点翠头面”的争议和争议背后涉及的京剧传播有独到的看法。他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引起争议的一个原因是刘桂娟的表达方式不当。此外,在他看来,京剧远没到需要振兴的时候,现在需要做的是建立京剧传承人制度,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以面对当代青年的审美变化。
澎湃新闻:日前,京剧演员关于点翠的言论引起了一番争议,请你介绍一下“点翠头面”?
梅玮:“点翠头面”是中国传统盔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光是京剧,在其他剧种也会用到这种技术。在古代宫廷中传统的凤冠、盔帽也会用到这种技术。
为什么要使用这种技术,是因为当时的漂染技术不够好,织物达不到像翠鸟羽毛颜色一样的效果。这是历史的客观存在,只能用这种天然的方式来达到这种效果,再说当时也没有环保意识。京剧表演中需要凤冠霞帔,从晚清时期到民国初年都用这样的方式。
澎湃新闻:现在还用这种技术吗?
梅玮:现在很少用了,基本上不用了。解放以后,大家认识到点翠对生态的破坏。当时也提出,这些传统都是给富贵的人做的,要反对奢华,1950年代统一做了一次点翠以后,这种方式就被禁了。
我去过北京的盔头厂,都用丝绸、化工的织物去做头面,不再用翠鸟的毛做点翠了。
点绸头面。澎湃新闻:这条微博为什么会引发这么大争议?
梅玮:在我看来刘老师初衷是好的,但表达方式有些错位。而且现在的社会很敏感,的确可能大家会对国家办的剧团有一些想法,正好她就点炮了——我们团有的是钱。观众可能就不爱听了。
中国传统讲究仁义礼智信,提倡低调、内敛。中国的艺术不是张扬的艺术,但又常在低调时让人眼前一亮。就像梅先生去美国、苏联,都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的。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中正平和的思想。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澎湃新闻:你怎么看待这种争议?
梅玮:在我看来,刘老师实际上也是好意,她是想把点翠这门艺术给大家介绍一下,很美很漂亮。但她没有抓住这个点,把事情做坏了。
如果她从传统工艺、艺术价值上介绍点翠,并且作出解释,虽然传统的点翠很美,但现在由于它对生态破坏比较严重,已经被现代技术取代,不再从翠鸟身上取毛,那别人肯定能接受。她上来就提点翠头面值十几万,现在更要值四十万不止。你把经济价值提出来,大家就不愿意了,我看了也不舒服。好比象牙不是该用来做艺术品的,但历史上留下来了的牙雕都是艺术品。我们强调它的艺术价值,而不能一味强调它值多少钱,艺术跟金钱挂钩太紧就变味了。
大众的评论也有一定道理,如果你用很正式的方式对艺术进行介绍,我想大众也能接受。刘老师的初衷可能是好的,但说的方式不太好。我想,和刘老师有争论的人,可能并不是讨厌点翠这门艺术,而是讨厌这种表达方式。这是一种表述方式的错位。
作为一个艺术家,应该更多从艺术的角度去介绍,这样,大家会更容易接受。就像我现在在(梅兰芳)纪念馆做的这些研究,也是从艺术的角度介绍梅先生做了哪些事情,而不是说介绍梅先生赚了多少钱,因为大家关注的是他的艺术成就。
艺术家要德艺双馨,首先要以艺术为重,首先要有德。不能一说就把艺术就和钱挂钩。梅先生也从来没说过一件戏服多少钱,包括梅葆玖先生也没说过这话。人家进戏园买票是看你的表演,不是看你的凤冠有多华贵。为什么京剧历史上有的人能成为大师,有很多人成不了大师,就是有很多人把金钱看得太重。
我不认为京剧不景气,只不过它现在不是流行文化了
澎湃新闻:这种争议,也牵涉到京剧的现代推广方式,你觉得该怎么样去继承发展京剧?
梅玮:不能否认艺术的发展有规律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也会有变化。就像梅先生当年经历了京剧的巅峰时期,那时,宁可看京剧也不去看电影听演唱会,虽然当时也有周璇、胡蝶这些大明星的电影和演唱会。当时,西方的东西还没有大量进入中国。那个时候京剧属于流行文化。京剧这个名字最早是由上海的《申报》正式提出的。19世纪六七十年带京剧才算正式形成。1876年到1920年才多少年,对那会儿的人来讲,京剧就是流行文化。当时昆曲已经不行了,昆曲对那会儿的人来讲太雅了,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解放后,京剧虽然受到时代发展的一些冲击,但我不认为京剧不景气。现在梅兰芳、长安大剧院的票也能卖出去。只是,现在不是京剧独大了,那会儿六七十家剧院,京剧独大,没有那么多电影、那么多电视剧。
不要提振兴这个词,什么东西要振兴那就是快完了。我不认可“振兴京剧”这种说法。你去戏园子里看看,现在喜欢京剧的人仍然不少,只是相对来讲,没有像民国梅先生那会儿火爆而已。
我说的是怎样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传承这一块,我觉得各个派别的弟子,作为传承人,他们至少要掌握百分之八九十的本领。中国要把传承人的制度建立起来,国家或者院团出专门出一部分经费,培养传承人。让他们把老先生的戏好好学起来,再带徒弟,做必要的展示,那么这样几百年后还能看到原汁原味的京剧。
发展这块我觉得不要有太多束缚。要了解观众的审美,根据观众的审美调整演戏方式。上世纪三十年代,梅先生已经把追光、转台等舞台效果都全用上了。褒玖先生不也在京剧中加了交响乐吗?效果也很好啊。以前的LED屏过时了,现在为什么不能用3D技术、全息摄影?
此外,内容上为什么不创作一些反应现实的剧目呢,现在已经不是王侯将相的时代了。看戏是为了放松,如果老演传统的,年轻人不一定能看懂,年轻人看不懂就不愿意接受。如果梅先生在,他肯定也会与时俱进的。
传统就是要保护,这样,在一百年两百年后,我们还能看到原汁原味的东西。发展创新那就是另外一条路,不断地创作让新时代的人们愿意看到的东西。这样是两条腿走路。光有传统没有新东西就进博物馆了,光有新东西没有传统,人家会说你那个东西不是东西。
回到我们讨论的点翠这事上,点翠就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我们现在用其他方式达到了只有用翠鸟的羽毛才能达到的效果,但我们不能因为有了新的技术就把点翠抛弃了,最起码我们要知道,历史上有一种服饰是用点翠的方式来做的,这是我们历史的一部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