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佛协史上最年轻会长学诚法师:国家要有法治,佛教要有律制
两只钵碗放在桌沿,不想要太多菜?就用大拇指碰碰小拇指;希望粥稠一点?请把筷子立在碗中央;希望粥稀一点?用筷子尖儿顺着碗口绕一圈儿;不想要这个菜?直接摆摆手。
在北京龙泉寺用斋(佛家称“过堂”),除了用斋前十分钟全场端身正坐齐唱《供养偈》,其余时间,必须保持安静。不能剩菜剩饭怎么办?于是就有了上述肢体语言。
学诚法师斑驳的红墙、狭窄低矮的山门正中,“龍泉寺”三个字得凑近了才能看清。
龙泉寺坐落在北京海淀区凤凰岭山区,是中国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寺庙。
这是一个有点神秘的独特的所在。
建于辽代的千年古刹,却吸引了一批最具现代特征的出家人,他们当中有清华博士、奥数冠军、中科院博士、北大哲学研究生等。由此,龙泉寺尤其受到知识人的关注,而在这背后的是一种精神的魅力。
这种精神的魅力来自哪里?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几经周折,获得了拜访龙泉寺住持学诚法师的机会。学诚法师,正是这群现代学子的精神领袖。
其实,在过去的若干年中,龙泉寺一度破败,甚至被废弃。直到2005年,经北京市宗教局批准,恢复为佛教活动场所。而带领龙泉寺重走复兴之路的,正是学诚法师。
在很大程度上,学诚法师是新一代僧人的代表。1989年农历二月初八,年仅23岁的学诚法师成为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中年纪最轻、学历最高的名寺方丈,之后,其历经中佛协副秘书长、秘书长、副会长、驻会副会长。2015年4月21日,学诚法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新一届会长,49岁的他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会长。
龙泉寺,古朴,安静。而寺外,就是北京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凤凰岭,热闹、喧嚣。佛墙内外,两个全然不同的世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象征着神圣和世俗两个不同世界的张力。
摆在这位新会长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张力的现实。其实,这并非佛教一家的困境,全世界的宗教都面临现代化转型的难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在这样一个世界上,宗教的位置在哪里?如何寻找一条与世俗社会共处的途径,成为世界上各大宗教面临的共同挑战。
应当说,世俗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挤占着神圣世界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反激起人们对于精神信仰的渴求。由此,我们看到一种奇异的景观,一方面是世界日益的现代化,一方面是宗教在许多地方的复兴。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宗教,本身具有多样性,且两千多年来形成了“儒教治国、道教治身、佛教治心”的格局。不管时代怎样进步,科技怎样发展,经济怎样繁荣,人们的烦恼、痛苦一点也不会少,不仅不会少,还会不断有新的烦恼和痛苦。今天的人类,就处在这样一种似乎无法摆脱的焦虑之中。而宗教就是一条消解这种焦虑之路。这或许可以解释近些年来许多寺院香火日盛的原因。
4月22日,在澎湃新闻记者与学诚法师逾两小时的访谈中,法师多次提到两个词:法治和律制。“国家要有法治,佛教要有律制。”具体到一座寺庙,法师定下一切规矩的初衷,即要寺庙恢复清净的道场,商业退出庙门,让出家人能够很好的持戒。
学诚法师一直是“人间佛教”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很多年来他一直在思考,究竟寺庙应该怎样办,才能走出一条既符合佛教传统规制,又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道路?在传承和变革之间,如何寻找一种通融和均衡。
人们依然乐意闻见暮鼓晨钟的清净寺庙和戒行严谨的苦行僧人,对于过于世俗化的寺僧则多持反感贬斥。那么问题就来了:佛教这块净土如何抵御世俗化、商业化的侵蚀?佛教在日益现代化的社会里如何与人们的心灵形成一种契合?佛教在传统与现代弘法中如何坚守其传统内涵?更重要的是,佛教如何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保有自身独特的话语权?
但毕竟这一道佛墙难以阻断外面日新月异的喧嚣世界,比如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怎么办?法师说:“佛教界从来都不是落伍的。”
2006年,法师开通了新浪博客;2008年,“龙泉之声”网站上线;2009年起,法师创建多语种微博;2013年,龙泉寺继网络弘法后开始动漫弘法。
从莆田广化寺,到扶风法门寺,再到北京龙泉寺,学诚法师在佛墙之内观察社会,在与澎湃新闻记者的对话过程中,法师说得最多的不是佛教本身,而是国家、宗教、社会、法治、文化,“你不了解社会,你怎么说话?”这位新会长微笑着反问。
对话:
信仰是激发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的源泉
澎湃新闻:近些年来,社会的道德底线被不断突破,很多人呼唤道德重塑,我看了您的很多微博,读后确实能够产生一种人性的共鸣和回归,您觉得佛教的教义能在多大程度上助力于整个社会的道德重建?
学诚法师:现代人类道德危机的症结可以说是一切从个人出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切服从于自我价值的价值标准和评价体系。形成这种道德意识结构的根本原因是真正宗教信仰的缺失,真正宗教精神的失落。信仰的失落使个人无法找到“终极关怀”,无法实现生命的根本转变,从而沉沦于各种欲望之中,永无休止。个人利益的追逐变成生命的唯一意义,自然也就无法、无暇正确认识自身存在于其间的整体世界和各种关系,无法获得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哪里没有信仰,哪里就没有道德。因此信仰的缺乏是人类道德危机的深层原因。社会道德建设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硬约束,但仅仅依靠这些硬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信仰和伦理的正信,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
澎湃新闻:您能不能具体分析一下佛教对于道德养成的关系?
学诚法师:佛教是内明之学,是一套系统有效的对内认知方法。人有六个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都是需要对治、克服的。只有从内心去除了这六个根本的烦恼,其它枝末的烦恼才有办法对治。只有真正认识到问题的源头,查找到道德危机的根源,才会有正确的方法、途径、行为解决道德缺失,形成人心内在的自觉自律。从善去恶、劝善止恶是佛教对人生和社会的价值引导。佛教的五戒十善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乐的家庭生活、和睦的社会秩序、和平的世界环境,具有直接的教育作用和约束力。十善业应是每一个公民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佛教的慈悲智慧、平等圆融、普渡众生的精神和教义,能与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相协调、相彰显,具有亘古常新的普世价值。
澎湃新闻:原来佛教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
学诚法师:佛教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佛教把人类心的世界分为4个层次:感官层次的世界、理性层次的世界、内省层次的世界、悟性层次的世界。不同层次的心的世界,代表着生命不同层次的自我实现。佛教通过“戒、定、慧”三学来提升生命境界。戒学,重在规范人们的感官世界,使人们在享受各种物质生活时能有所节制和自我约束,这是走向精神自由和富足的必经之路;定学,重在回归人们内心的宁静;慧学,则重在启迪内在的智慧之光。佛教的这些认知及实践体系,都能为今天的人们提供净化身心、获取幸福、安稳的指引。
文化实际上也是一种信仰
澎湃新闻:有些西方人诟病中国人,其中一个说法是,认为我们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所以很可怕,您怎么认为?宗教信仰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救中国人的精神危机?
学诚法师:宗教固然有其世界性的特征,但总体而言,中国人的宗教信仰,跟西方人不一样。就佛教来说,主张人跟佛平等,就是每个人都有佛性,通过长期的修行、觉悟,最后都能成佛。佛的本意就是觉悟。儒家讲,人人可以为尧舜;道家讲,人人都可以得道成仙。我们对宗教的界定不像西方人那样,不能说我们就没信仰。世界上的四大古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没有断绝,其他文明都断了。中华文明为什么没有断呢?这里面就有信仰的因素。中国的特征是,宗教信仰更加突出它的文化性,所以宗教信仰是在文化的链条上面得到传承的。如果没有这种信仰的力量来支撑,中国的文化不可能传承这么久。
信仰是人的性格中一种稳定的力量,有信仰的人会从内心自发地规范和约束自己。文化实际上也是一种信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它重视信仰和伦理,使个体可以从中找到对人生的“终极关怀”。不过,近现代以来,由于传统文化不断地被抛弃,又随着市场经济的普及,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对于物质过分追求,内心越来越空虚,乃至引发了国人的精神危机和心理危机。实际上这种危机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其根源就在于西方文化中主客二元、理性至上、功利主义的引发的个人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
澎湃新闻:我们怎么来解救这种危机呢?
学诚法师:要解救这种危机,需要我们对症下药。还是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启迪。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内向的心灵智慧发展得尤其充分,佛教讲“内明之学”,儒家讲“正心诚意”,道家讲“乘物以游心”。佛教性空缘起、万物一体、和合共生的世界观,身心不二、自他不二、依正不二的思想境界,以大慈悲心和般若智慧为核心的大乘道的生命观念和价值取向,可以为解决现代性危机提供宝贵的精神资源。人类需要融汇优秀文明的智慧,创造一种新型的心灵文化,促使一场源自内心、践于社会,以“心文化”为核心的人类新文明的形成。
佛教界从来都不是落伍的
澎湃新闻:在互联网时代,您觉得佛教的传播应如何适应这样的形势?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一步步走进这个时代的?
学诚法师:在当今时代,媒体传播对于社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日新月异,正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然而另一方面,在新媒体上也充斥着大量不良资讯,刺激现代人的物质欲望,并不能带给人真正的幸福和安全感。互联网只是一个信息载体,关键是人们怎么面对它、如何选择它。我们可以去学习、借鉴别人好的东西,同样,我们也能够把我们好的东西奉献给别人。佛教有许多净化心灵,提升道德品质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博客、微博来宣传佛教,能够为现代人提供方便、及时的心灵帮助,让人们增长智慧,消除烦恼。
佛教界从来都不是落伍的。与时俱进地掌握和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做好佛教文化的传播工作,不仅能够减轻寺庙管理方面的压力,同时也能够为信教群众提供更多的方便。同时,借助网络传播手段还能让普通民众、国外信众及国际友人了解到中国佛教界的点点滴滴,从而减少他们对佛教、对中国宗教信仰方面的误解和偏见。
澎湃新闻:您是什么时候开始“触网”的呢?
学诚法师:真正的“触网”应该也有十来年了吧,涉及电脑还要早得多。1989年,我在福建莆田广化寺担任方丈的时候,开办了一个电脑培训班,请新加坡的法师进行电脑培训。2006年我开通了新浪博客,当时博客是新鲜事物,刚刚涉及不知深浅,后来越发觉得网络能够将佛教与社会连成一片,缩短距离,很有意思,带给我很多妙不可及的资讯。龙泉寺在恢复的过程当中,我们硬体的建设也是非常的有限,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无有受限,任何一个地方,想了解龙泉寺的一些信息,在互联网上都能看到。接着,在2008年开通了“龙泉之声”网站,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2009年起逐渐创建多语种微博,目的是给大家提供接触、了解佛教的便利。我们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利用高科技手段向外传播是一条捷径。佛教的弘法形式应该适应社会发展,让大家喜闻乐见。出家人不是生活在古代的人,要有勇气接受新事物。
澎湃新闻:您在微博上用多种语言进行佛教教义的传播,功德无量,但从传统传道的角度出发,这样做有没有必要?网络时代,给您带来哪些挑战??
学诚法师: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往来,不仅是政治和经济上的互惠合作,更重的是为文化上的互相交流。佛教尊重不同文化和信仰,有着兼容并包、广纳一切的开放心胸。这在当今世界的多元文化语境之中更显示出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跟世界的各地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是了解我国佛教的人并不多,其主要原因就是语言的障碍和主动传播得不够。开设多种语言的微博,是希望以此成为架起不同国家、民族与文化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优秀中华文化,拓展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这也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的一种尝试,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贡献一份力量。
互联网就是一个大海,再有能力的人,面对大海都是微不足道的,都是大海里头的一朵浪花。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宗教,乃至一个人,都离不开互联网。高科技的传播效率之高、之快、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但是任何一种技术都是有两面性的,有它的积极面,也有它的消极面。因为如果好人,在上面发好的内容,那可能对社会有益,如果不好的人,在上面发不好的信息,那可能对社会就有害。现在网上充斥着大量的负面信息、不实信息和垃圾信息,甚至有害的信息,严重污染了现代人的精神空间。在这个信息的海洋中,我们应该去传播正面的信息、积极的信息、健康的信息。
2010年开始我就开了多语种的微博,可以说是涵盖了世界2/3以上的人口国家和地区。我们每天都发布一些佛教的信息、寺庙的信息,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人、怎么处理好自己的家庭关系、如何来促进社会道德的提升等等。这些内容受到许许多多网友的关注和欢迎。有很多人通过这种新媒体的方式向我们提问,问题多是精神层面的,比如择业、内心孤独和疏离感、家庭等方面的问题,我们通过这种新媒体的渠道给他们一些适当的关注、安慰和鼓励,这样就能够帮助、利益到很多的人。
人间佛教不是世俗化的佛教
澎湃新闻:佛学中有“人间佛教”这个提法,怎么去理解呢?佛教世俗化和人间佛教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如何避免佛教的世俗化甚至产业化?
学诚法师:在清末民初“两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受到猛烈冲击,佛教自身的改造、调整不可避免,太虚大师提出“人间佛教”的思想,指出:“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赵朴老继承了太虚大师有关“人间佛教”的思想精华,将之融入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积极提倡并推行人间佛教的思想。赵朴老认为人间佛教的“基本内容包括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就是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就会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崇高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所以人间佛教是在回应佛教现代化和社会化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种种问题时,在现实的时空缘起下对大乘佛法精神的重新阐扬。人间佛教的目的是以人为本,提升人品,尊重人性,净化人间,进而实现清净庄严的人间净土。人间佛教不是世俗化的佛教,反过来说,世俗化是人间佛教的变异。如果我们弘扬佛教的人,没有真正尊重佛教本有的精神,不是代表佛教的价值取向,那弘扬出来的就不是佛教,就是变异的佛教,就不能代表佛教的精神、佛教的本意。这样不但没有利益,对佛教、对文化、对社会也会有很大的害处。但这种趋势、这种现象还是相当地严重,并且还是相当的普遍。
在商品经济和全球化的时代,佛教世俗化的弊端呈现出更加复杂、更加多元的态势,如何在世俗化的逆流中保持佛教的神圣性以及保持佛教的纯洁,同时又不违背世间,开展佛教服务社会的活动,提升人的品质、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是我们在实践和努力过程当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佛教自身建设是佛教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就是要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教制建设、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建立清净和合的教职人员队伍,住持正法,依律摄僧,以僧导俗,使得济世的慈悲有智慧的摄持,如此才能使“人间佛教”的思想和实践不偏离“一佛乘”的初衷。
澎湃新闻:我们现在有时候到寺庙里能够看到一些近乎于敛财的做法,您怎么看?在这样一个价值观尚不统一的世俗世界,佛教会不会也受到波及?又如何独善其身?
学诚法师:现在是一个信息的社会,也是一个商业的社会,哪里有商机,商人就会找到哪里去,也包括寺庙。另一方面,佛教界本身人才队伍的建设,还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慢慢社会上面的一些做法和风气影响到寺庙里面来,商业的味道越来越浓,道风的味道逐步淡化,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被商业化。寺庙宗教的功能发挥不足,发挥的都是一些比较枝末的作用。而实际上宗教的功能才是老百姓以及我们整个社会所缺乏的,所需要的。
这两种力量的影响也是相互的。如果佛教界自己的力量比较强,善的力量比较强,慢慢就能够把这种善的力量释放到社会里面,也就能够促进社会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如果佛教自己的主体意识不明显,自身建设搞不上去,没有自己的团队,没有自己的事业,不知不觉就会被社会边缘化,乃至成为社会和时代进步发展的一个落后者。
我觉得任何一个寺院或者说任何一个教派和组织,都必须要去面对当前这个全球化、商业化的社会,佛教也不能固步自封,不能说把庙门关起来,这显然是不合时宜。佛教的寺庙首先是佛法僧三宝的体现,其次是出家人修行用功办道的道场,第三是广大信教群众参与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开展慈善事业的基地,是弘扬佛教文化的中心,开展海内外交流的平台,也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佛教只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的过程当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发挥它特殊的作用,佛教才能为社会,为这个时代所欢迎,所接受。
宗教的“教育、文化、慈善”三功能不可偏废
澎湃新闻:关于龙泉寺的媒体报道很多,外界传得有点神乎其神,您觉得龙泉寺最大的特点在哪里?作为一方住持,您是怎么考虑自己主持下的寺庙保证其本色和特色的?
学诚法师:很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究竟寺庙应该怎样办,才能够走出一条既符合佛教传统规制,又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路。很多寺庙长期以来都是延续传统的做法,比如“百丈清规”,它是一千多年前制定的一部规约,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制定出来的,而现在的社会形态已经跟那时候大不相同。究竟如何管庙,如何制定规矩,如何培育僧才,才能使这些僧才既能够在寺院里安心办道,又能够有弘法能力来服务信众,还能够开展相应的慈善事业、文化事业。因此,对出家人素质的要求、能力的要求,以及对寺庙功能的要求,都做了比较深的、多方面的思考。正是基于这样一些思考,所以我想在龙泉寺做一点尝试。
我觉得有几个方面,一个宗教的教育,一个宗教的文化,一个宗教的慈善。宗教的自身的建设就包括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自身的建设,其次就是服务社会,这样的话宗教一些好的理念、好的做法、一些好的传统才能够同社会产生良性的互动,就不会像过去的一些佛教的寺院一样,把佛教关在庙门里头。把佛教关在庙门里头,它的社会作用就小了。怎样把佛教的这种作用、积极的因素能够释放到社会里面去,那就需要去探索。
澎湃新闻: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您是如何管理好寺庙的呢?
学诚法师:中国佛教要振兴、要发展,从主观上来讲,尤其要重视律制。我的想法是寺庙应该要恢复清净的道场,商业应该退出庙门。这样出家人才能够很好的持戒。我在这里立了一个规矩:僧众不发单资,普通僧众不允许拥有手机,用电脑、上网要申请,外出要有人陪同。所有的钱都归公。寮房只有被子、衣服等,不放书、电脑和饮食。需要什么去库房领,特殊需要可以申请。这样保证出家人的道心和作风。僧事僧断,俗事俗断,僧俗分开,各有各的活动区域。这样建立一个清净和合的僧团,把寺庙的各种防范措施做得比较到位,寺庙里面的各种功能比较具足,各项事业才能比较好的发展。
这几年,文化、慈善的事业相继开展,也取得了一些比较好的社会影响。但是一个寺庙的作用还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仅仅是为一个庙培养人才,而要为佛教培养人才。这里只是作一个试点,试点能够做得好,做得成功,慢慢佛教可能就能走出一个新局面。
上帝爱世人抑或佛教对众生的慈悲,都是为了众生好
澎湃新闻:近年来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也引起关注,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佛教和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有何异同?
学诚法师:基督教、佛教大多通过文化交流活动传入中国。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对和谐理念的不懈追求。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都有一个本土化的问题。我想佛教的本土化对于佛教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入中国,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通过不断地调整自身与中国社会各层面互动的力度和方法,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做了很好的结合,最终完成其本土化的历史使命,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三大主干之一。佛教的思想和文化渗透到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历史的进程,尤其是推动了文化领域丰富多彩的多元发展,产生了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艺术瑰宝,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积极影响。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善于调适自己,与社会的发展能够同步。
基督教在中国发展也是非常快的。1949年的时候,中国基督教信徒大约七十万,现在官方公布的数字是一千七百万,和那个时候比起来就是二十几倍。今天,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时候,开始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建设,这也是一个显著的改善。
现在是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互相交流、互相融合的一个过程、一个时代。宗教之间的交流与对话非常有必要。各个宗教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比如在入世方面,基督教一些好的做法,佛教也应该有所借鉴。基督教、天主教也借鉴佛教静坐的一些方式。从交流来说,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主体是平等的,融合也不是说没有原则。融合表示在保持各自文化基础上,能够平和地去对待其他的文化和宗教。无论是上帝爱世人,还是佛教对众生的慈悲,都是为了众生好,希望众生能够远离痛苦,得到快乐,获得幸福。所以融合也不是像两杯不同的水混溶在一起,而是能够善待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能够应对新的世界和新的时代。
佛教文化是中国文化复兴的重要载体
澎湃新闻:刚刚您提到佛教应该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我印象中,中国传统中儒释道,儒家最受尊崇,原因是儒学重现世,佛教重未来,对现世并不太在意。因此,如何理解这句话?
学诚法师:过去我们总认为,佛教是一个出世的宗教,是一个远离人群的宗教,是不参与社会的宗教,或者说跟社会联系不是那么紧密乃至格格不入的宗教。这些思想和看法很显然是片面的,是有误差的,是不符合大乘佛教的精神和要求的。大乘佛法不仅注重后世的利益和安乐,也注重现世的利益和安乐;不仅注重个人的利益和安乐,也重视社会、芸芸众生的利益和安乐;不仅注重精神领域的安乐,同时对物质世界的丰富、改造和完善也是不排斥的。
文化为文明之核心要素。文明的复兴与重塑源自于文化的自信、自觉和自强,而这些都需要立足于对原有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在儒、释、道三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组成部分之中,佛教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佛教起源于印度,兴盛于中国,其后传播到东亚及东南亚地区,而今更传播到欧美各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佛教文化是中国文化复兴的重要载体。
重新审视佛教传入中国长期演化的过程,有助于深入认识佛教文化的特点及其广泛的社会价值:中国佛教重视融入本土文明,提倡以理性的精神,通过交流、对话等非暴力方式进行不同信仰上的沟通与互鉴;佛教文化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佛教寺院在历史上充当着学术机构、教育场所、慈善机构、图书馆藏和文化中心等多重角色;佛教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文化成就,为后世留下了无比丰厚的精神宝藏和文化遗产;佛教文化能够增进地区间的和平与友谊。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走出去,我们相信,中国佛教在承载中华文化自觉与自强的责任担当中,必将对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和谐与发展贡献自身的智慧和力量,中国佛教走出国门可以成为落实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有力支点。
澎湃新闻:作为史上最年轻的佛教协会会长,放在您面前的任务、挑战、机遇,分别是什么?
学诚法师: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是摆在21世纪中国人面前的严峻问题和挑战。中国宗教如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人类的和平繁荣,为人类文明的交流重建做出应有的不负于伟大时代的贡献,这是中国宗教界人士必须担当的历史责任。
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地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战略,进一步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佛教目前也处于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但目前国内的佛教自身建设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对自身的基本理论本身缺乏研究,对社会问题、社会思潮缺乏应有的、最基本的回应能力,对整个时代的文明不甚了解,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佛教就走不出寺门,不容易真正地为大家所关注,从而发挥其积极作用。此外,在商品经济与全球化的冲击下,传统的思想方式与价值观进一步沦落,来自不同文明的各种思潮相互碰撞,令国人莫衷一是,这也给佛教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
在今天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佛教事业要获得长足的发展,自身建设是根本。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就是要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教制建设、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六个建设”。在这个“六个建设”中,信仰建设是核心,道风建设是根本,人才建设是关键,教制建设是基础,组织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纽带。除了继续加强佛教自身“六个建设”之外,还必须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佛教基本教义和现代科技文明的关系;二、戒律清规与现代管理制度的关系;三、出家僧众与在家信众的关系;四、建设寺院与服务社会的关系;五、国内发展与国际传播的关系。处理好这五个方面的关系,是加强佛教自身建设落到实处的关键,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对中国佛教提出的历史性课题,关系到中国佛教的前途和命运。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