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巡展现场|澎湃红色大巴走进合肥,市民夜晚排长队“打卡”
合肥站活动启动仪式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前举行。本文图均来自澎湃新闻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站在红色大巴上的多媒体展播屏幕前,67岁的合肥市民徐从能被循环播放的经典电影《英雄儿女》片段打动,深情哼起电影中的插曲。熟悉的旋律在大巴内响起,传到车外,很快吸引了一批市民驻足参观。
澎湃红色大巴驶进合肥市民广场。
这是6月21日下午澎湃新闻“建党百年 初心之路”全国巡展合肥站活动的一幕。当天直到晚上近10点,依然有大批市民排队登车参观“打卡”。
本次巡展由中央网信办传播局、中共安徽省委网信办指导,合肥市委宣传部、澎湃新闻主办,是“建党百年 初心之路”全国巡展的第48站。巡展结束后,两辆红色大巴22日前往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小岗村巡展。
“建党百年 初心之路”巡展是澎湃新闻去年7月23日启动的建党百年 初心之路大型全媒体报道和综合传播项目中的重要行动,澎湃新闻组建的全媒体巡展大巴车于今年3月30日在上海正式启程,从党的诞生地出发,将在20多个省份的50余座城市巡展,预计持续100天,行程25000余公里,一路讲述党的初心和百年伟业。
6月21日晚9点许,在合肥市民广场,市民排队有序参观红色大巴。
听“渡江第一船”锦旗的故事
合肥是一块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解放战争期间,渡江战役总前委指挥部设立在合肥瑶岗。
6月21日上午,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前的广场上,安徽省委网信办、合肥市委宣传部和澎湃新闻的党员群众代表共同启动合肥站的巡展。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纪念馆位于合肥市滨湖区最南端,主馆两艘形似乘风破浪的巨型战舰体现了“水与战舰”的主题。馆内基本陈列《百万雄师过大江》,通过场景式再现,及与渡江战役相关的文物、图片和视频资料的展示,全景式描绘了400万军民奋勇向前的壮阔场景,讴歌了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您现在看到的是一面‘渡江第一船’锦旗。这面旗子并不是某个重要历史人物使用过的,但是它背后的故事壮烈和感人。渡江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船划出来的,这面旗子就是最生动的证明。”讲解员指着展柜里一面破损的小旗子向党员们细细讲述背后的历史故事。
黄色锦旗的上方写着“奖给水上英雄”,中间“渡江第一船”五个大字非常醒目,落款为“一零六团”。这面锦旗的主人是现年93岁的陈正华,现居安庆市宜秀区。渡江战役前夕,常年以打鱼为生的陈正华和父亲陈文义,自告奋勇和解放军战士合编训练,成为第一批10条冲锋船上的水手。渡江前一天,一名部队首长亲自在每位突击队员的胸前挂上一枚章,那面“渡江第一船”的锦旗也在这个时候颁发到了他们手上,被陈正华小心地缝在衣服内里。战斗在一个深夜打响,陈文义陈正华父子俩一人负责扯帆、一人专司掌舵,满载18名解放军战士冲了出去。
渡江过程中,父亲陈文义胸部中弹,渡江后两个月就去世了。右臂中弹的陈正华把解放军战士送上岸后,没有马上撤退,帮着解放军清理铁丝网。至今受伤的手臂,伤痕清晰可见。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澎湃新闻党委“初心之路”临时党支部成员有序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看一件件革命文物,听一个个历史故事,党支部成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来自合肥市公安局的民警登车参观。
晚上近10点依然有市民排队“打卡”
启动仪式结束后,6月21日下午,两辆红色大巴来到合肥市民广场巡展。
在广场,两辆红色大巴格外引人入注目,与背后的天鹅湖景色和合肥CBD楼群融为一体,市民纷纷领取手绘明信片,登车参观“打卡”,直到晚上近10点,依然有大批市民排队。
当日下午,巡展所在的蜀山区辖区派出所、合肥市公安局政治部、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部分民警登车听志愿者讲解展播内容。
35岁的张亚东是合肥市公安局政治部的一名民警,有着14年党龄。他和同事参观完两辆红色大巴后领取了一套澎湃新闻平面设计师设计的手绘明信片,“非常生动活泼、直观新颖”。
张亚东称,他自幼在农村长大,对祖国这些年的变化体验更深。如今,医疗、社会、教育保障越来越完善,大家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他觉得这就是共产党人“初心”的践行。
徐从能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生,历经了几十年生活的风雨,他对祖国的变化感触颇深。他回忆,小的时候各家都很穷,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地里的野菜都被挖光。后来改革开放,大家的吃穿住行方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开上了梦寐以求的小汽车。
在展播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多媒体动画前,市民郭茂翔饶有兴致地滑动浏览,追忆上海的沧桑巨变。
同样亲历祖国沧桑巨变、感触良多的还有市民郭茂翔。在展播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多媒体动画前,他饶有兴致地滑动浏览,看到不断刷新的天际线,嘴里念叨称“当时还是滩涂。”
郭茂翔曾在上海参军工作多年,1977年成为上海警备区一名战士,因为表现优异两年后通过考试选派到天津上军校。他对天津一个新华书店门口青年们排队买书的一幕记忆尤深。“买书的人排了几里路。”郭茂翔说,当时恢复高考不久,有志青年对知识和上大学的渴求到了“几乎疯狂”的地步。
在上海参军期间,郭茂翔时常会和战友一道到菜市场、主要交通干道执勤,维护秩序。他记得,八十年代那会买菜还需要凭票供应,一分钱可以买好几颗鸡毛菜,他们凌晨四五点执勤,就已经有很多市民排队买东西。
“中山路、延安路、威海路……”郭茂翔回忆在上海的时光,给记者掰指头讲了他所熟知的上海主要交通干道和地标,称当时浦东还是成片的荒芜,他们部队还去平整过土地,三十余年过去,“谁都不会想到浦东变得这么好”。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