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作家不需要职称

2015-04-19 19:30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要不是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的一封公开信,作家需要评“职称”这种酸腐事体大概还不太被公众所注意。

        公开信揭露T诗人评职称中存在不能容忍的腐败堕落,情况是否属实尚待独立第三方调查。但公开信对作家评职称这一规定本身所饱含的维护之情,却也匪夷所思。

        职称是什么?全世界范围内,职称都是某一特定领域内,专业技能水准的客观认证体系。一个领域内从业人员应获得何种等级的职称,通常取决于专业技能水准,当然也会参考从业时间、经验等等从属因素。

        通过一个人的职称,大致可以判断其业务能力,以及他应该享受何种工资福利待遇。建立职称体系的另一个目的,是让一个专业团体减少内部摩擦,实现有序合作。

        并非所有领域都适合评定职称。作家就是其中之一。

        历史的经验是,一个作家即便著作等身,也不排除全是垃圾,从古至今,这样的作家不在少数;相反,一个作家一生中没有几部作品,也未必为当代人所赏识,但很可能代代流传,这样的作家也不在少数。而职称体系何以能够容忍前者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作品臭气熏天;后者职称备受打压,导致生活穷困潦倒,死后却备极哀荣?这并不符合发明职称体系的初衷。

        数量肯定不是评定一个作家成就大小的标志。当代人,尤其是由某个少数人组成的“委员会”来论定作品质量同样靠不住。道理很简单,今人对待历史上的文学作品,尚且无法统一看法,褒贬不一的情况时有发生,何况是现当代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很多作品,非议声尚且一直不断,何况用于评定职称的那些等而下之的东西。

        作品本身之外的因素更不靠谱。一个人的学历水平与写作能力并不一定成正比,低学历的人写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高学历的人写作才能非常平庸,都是常事。所以方方指责T诗人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却评上高职二级(相当于二级教授)的职称,也不一定有说服力。

        以写作时间长短和写作经验是否丰富来评定作家的写作水平,同样不靠谱。因为这两者非常容易在文学史上找到相反的例证。

        此外,现代职称体系非常精细,偏偏遇上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个三级作家怎么会心服口服于跟一个二级作家存在一级差距?而况中国人好面子,为了面子不择手段者不计其数,中国文人也不例外。

        作家评职称的制度结局就是,谁也不服谁,谁也看不起谁,为了评职称,工夫不仅要用在作品上,还在用在作品外,腐败堕落不可避免。事实上也是如此,世界上大概只有中国大陆的作家需要评职称,结果也只有中国大陆的一些作家才会有方方所描述的那种腐败堕落。这种结果,与设定职称体系的目的南辕北辙。

        今天的职称未必能给作家带来真切的名望。实际上,在很多公开或私下场合,当一个人声称自己是几级作家时,何曾赢得过几许尊敬?报以“呵呵”已算客气了。

        文学是一项高度个人化、个性化的事业,作家并不需要职称激励,读者就是他的衣食父母,他的声望来自读者,读者的褒扬就是最大的肯定,就是最重要的职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