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抗战名将︱“官二代”孙立人:让日军闻风丧胆的中国将军
1943年12月29日,中国军队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恶战后重创日军,胜利收复缅北重镇——于邦。此时,一名将军对随从参谋下达了如何处理日军战俘的命令:“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枪毙,今后都这样办。”这道命令,将俘获的1200名日军尽数枪决。
以上情节源自某本纪实文学,事实上纯属虚构,但那位将军却真有其人,他叫孙立人,时任新编第38师中将师长,一位令缅甸日军闻风丧胆的中国将军。
孙氏操典,训兵有方
孙立人(1900.12.8—1990.11.19),安徽庐江人,字抚民,号仲能。孙立人出生在官宦家庭,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官二代”。他上过私塾,读过教会学校,后来又进了德语学校,因而他后来的生活十分西化。1919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孙立人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是学校的体育达人。这要放在和平时期,一定是位薪酬百万的大明星。
连年战乱,使孙立人萌发了从军报国的想法。他在美国普渡大学取得土木工程学的学士学位后又继续考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正式迈出从戎的步伐。然而,美国军校的留学生在民国军队中地位低下,他们回国后大都被闲置一旁,许多人因此退出军界另谋生路。
孙立人坚持了下来,在坐过两年冷板凳后,1931年6月被调到财政部税警总团担任团长。税警总团有很多美国军校的留学生,孙立人“入伙”后如鱼得水,为了带好部队,他将理工知识和工程师的思维方式应用到治军上,又将传统军事教育和美国军校的西方教育模式相结合,制订出适合自己部队的训练制度,从而形成一种不同于友军的训练方式,这在当时被称为“孙氏操典”。
孙立人治军,以“管理严格、训练严格、人事公开、经济公开”为原则。在用人上不分党派亲疏,做到量才而用。他在上衣口袋里专门放着一本人事名册,将部队长的优劣表现予以记录,作为任用依据。在孙立人的部队中,既有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军官,也有留学美国、英国、意大利,甚至是东南亚国家的军事留学生。因此,他的部队也常被友军称为“多国联军”。
孙立人还规定军人做到“五要”:要有铁一般的体力,要有钢一般的毅力,要有高尚的道德和敏慧的智力,要有勇敢牺牲的精神和决心,要有铁的纪律和艰苦朴素的作风。在平时的训练中,孙立人亲自督导射击、格斗、体能课目,经常在夜间紧急集合部队进行操练。此外,孙立人还在夏天带领所部官兵学习游泳,三个月内使全团上下所有人员,甚至是伙夫都学会了游泳。
作为一名留美军官,孙立人十分重视部队的文化建设。他以“义勇忠诚”为团训,并编写团歌。孙立人还下令将岳飞的《满江红》作为必读书籍,以文天祥的《正气歌》作为政治教育教材,让所属官兵都能以民族英雄为榜样,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卫国使命。
孙立人当上新编第38师师长后,又改良出一套“三信心”教育。所谓的“三信心”,即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相信上级在你遇到困难时一定会予以援救和帮助,相信本师友军在你遇到困难或面临危险时也一定会尽力营救帮助。在这种思想熏陶下,新38师的官兵在投入作战后,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能互帮互助,绝不轻易放弃战友。如新38师第一次远征缅甸期间,新38师副师长齐学启就因不愿放弃伤兵而不幸被日军俘虏,后在战俘营内遇难。
战地提拔,新师长首战告捷
作为一名抗战名将,孙立人是在战败中成长起来的。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孙立人随部参战,这是他第一次经历实战,而且还是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面对初阵,孙立人十分冷静,他指挥部队在蕰藻浜多次击退日军,且在负伤情况下继续坚持作战。由于他表现出色,被战地提拔为第2支队司令。整个淞沪会战中,能在战地被提拔的只有两人,孙是其中之一。
遗憾的是中国军队战败了,税警总团也因损失惨重被缩编为一个师,孙立人因伤离部,随即成了编余军官。孙立人不甘心就此退出军界,他想继续在抗日战场上出力。伤愈后,孙立人振臂一呼,召集旧部重组新军。盐务缉私总队随即应运而生,此后该部几经整编,于1941年12月改编为新编第38师,孙立人成为该师首任师长。
1942年3月,新38师奉命参加第一次远征。部队进驻曼德勒时,英缅军在日军第33师团猛攻下败退仁安羌。为摆脱追击,英缅军向中国远征军发出求援电。孙立人奉命解围,他命令第113团先行出发,连夜以急行军的速度在16日和仁安羌友军取得联系。17日,第113团投入作战,至18日突破日军防线。紧接着,第113团强渡平墙河,对南岸日军发起猛攻,英缅军一部也予以配合,使日军第214联队首尾不能相顾,被迫后撤。第113团乘胜突进,收复仁安羌大部,并在执行掩护友军撤退任务时成功解救一批被俘的英缅军官兵。19日凌晨5时,第113团完成任务脱离战斗,这就是著名的“仁安羌大捷”。
新38师首战告捷,振奋了全军士气,对势头颇盛的日军也是一个沉重打击。但随着八莫和密支那的沦陷,整个远征军都面临被日军包围的险境。为保存实力,远征军第1路总部决定撤退回国,制订的撤退路线是经孟拱退入云南。由于撤退沿途道路崎岖,且大多为无人山区,致使部队在没有发生战斗的情况下就大幅度减员,许多官兵因缺少食物和医药品而失去生命。
孙立人清楚,执行命令无疑是将部队推上绝路。正在他犹豫时,第1路司令官罗卓英又下达新的命令,要新38师改开印度。这前一个命令,是副司令官杜聿明秉承蒋介石意思下达的,那么罗卓英又怎么会发出一个完全不同的命令呢?
经过权衡,为了让更多官兵求得生存,孙立人决定执行罗卓英的命令,他带着部队向印度转进。正是因为这个决定,挽救了新38师。
编入驻印军,扬威异域
新38师撤抵印度后被编入驻印军,开始接受美国军事顾问的训练,并陆续换装美械。经过半年多的训练,全师焕然一新,在人员组成和装备使用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堪称“精锐”。全师官兵都摩拳擦掌地想要洗刷在第一次远征时的耻辱,胡康河谷战斗成为他们“复出”后的首仗。
要实施收复缅北的攻势作战,驻印军必须打通被誉为“无法通过”的胡康河谷。为此,驻印军抽调了一个美军工程兵团和两个中国工兵团来开拓道路,掩护任务由英缅军承担。担负密支那防务的日军第18师团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当即派出部队发起进攻,驻印军总部随即命令新38师前往增援。
接到命令后,孙立人命令第114团先行出发,自带第112团跟进。第114团于1943年3月9日穿过野人山,在阴雨泥泞的道路上日夜兼程,于两天后抵达指定位置,从侧翼进攻正与英缅军作战的日军,并将敌击退。日军又重组兵力实施反击。不想正值雨季,胡康河谷道路泛滥成灾,为第114团的防守提供绝佳条件。日军考虑到进攻困难,补给也有中断的危险,不得不在僵持半个月后撤军了事。新38师首战告捷,使官兵都了解到自身优势所在,坚定了战胜日军的信心。
度过了漫长雨季,《缅北作战计划》正式实施。日军第18师团为扭转局面,集中所属两个联队的主力于12月1日对正在进攻于邦和已经占领拉家苏的第112团发起进攻。由于驻印军总部情报判断失误,他们认为第112团正面的敌军只有缅甸伪军200余人,于是拒绝了孙立人的驰援请求。这一决定导致第112团面临被日军分割围攻的不利境地。然而日军轻视了中国军队,两个联队连攻一个中国团20天,竟然没能取得突破,他们终于意识到了“中国军队的战力已达到不可与昔日相比的精强程度”。
12月21日,意识到错误的驻印军总部开始调兵遣将,命新38师主力解第112团之围。经过准备,孙立人命第114团于24日下午对围攻第112团的日军发起进攻,后续抵达的第113团也随之策应攻击。经5天激战,日军第56联队第2大队几被全歼,其余日军被迫弃围后撤。新38师再次告捷。日军撤退后,新38师马不停蹄地继续投入反攻,于1944年1月12日强渡孟阳河,并于2月16日肃清了孟关周边的日军各据点,为新22师攻占孟关创造有利条件。3月5日,孟关克复,日军第18师团在连番作战之下遭到重创。
从4月开始,新38师和友军投入到进攻孟拱河谷的战役中。经过2个月奋战,第114团于6月25日攻占孟拱。整个战役,新38师取得歼灭日军第53师团联队长高见量太郎以下3400余人,俘虏日军大尉以下43人的战果。这是八年抗战以来,任何一个师级单位都没能达成的战果。
在孟拱战役中,孙立人接到升任新编第1军军长的命令,考虑到部队正在作战,孙氏并没有立即就职,直到孟拱战役结束后才正式接任军长。在同年10月的八莫战役中,新1军力战1个多月,于12月15日完成任务,取得了击毙日军第2师团搜索联队长原好三以下2400余人,俘虏日军大尉以下21日的傲人战绩。
1945年1月24日,新1军攻占芒友,与远征军第53军胜利会师。至此,中印公路被完全打通。6月21日,军政部颁发“荣誉旗”给新1军,这是第15个获得此旗的部队。孙立人除了获得青天白日勋章外,还被美国政府和英国政府授予自由银质勋章和大英帝国勋章,他又成为极少数获得多国勋章的中国军人之一。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新1军奉命于9月7日进驻广州受降。此时的孙立人,穿着整洁笔挺的军服,胸佩金光闪闪的勋章,风光无限地接受着人群、锦旗和鞭炮的欢迎。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