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起去田野! 水乡古镇练市开启“艺术+乡建”驻地计划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近几年,艺术家已然成为乡村建设过程中一种积极且不容忽视的力量,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如何用艺术振兴乡村”,艺术与乡建碰撞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6月17日,由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在野艺术公益基金与西戏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去田野!艺术驻地计划”在杭州举行了启动仪式。
据了解,该项目旨在通过鼓励并支持来自不同方向的创作者、研究者深入乡村,进行艺术实践,搭建地方与本土文化艺术生产的桥梁,以艺术和创意助力中国乡村振兴。同时,作为一个长期的艺术行动,“去田野!艺术驻地计划”也将陆续在不同的乡村开展,而这次首站定在了浙江的练市镇。启动仪式当天,练市镇首站驻地招募也正式开启。
6月17日,公益项目“去田野!艺术驻地计划”在杭州举行了启动仪式。 摄影:左阳
为什么把艺术带入练市镇?
练市镇坐落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的东南隅,东邻乌镇镇,南依桐乡石门镇,北接古镇南浔。作为城镇,练市成于秦、汉,兴在晋、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古时乡人购琏成市,故名“琏市”,而“琏”和“练”同音,清同治9年开始改称“练市”。
练市镇东大街安济桥 摄影:大头
江南地区长久的富庶生活和文雅传统在当地展露分明:“桑蚕之利,莫胜于湖”的丝绸、文房四宝中的湖笔、“千日一醒”的湖州酒......如今在练市及其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之中,依然是鲜活的生活组成部分。
练市镇一角 摄影:大头
“我们第一次去考察的时候,就被那边的十座大谷仓吸引了,虽然谷仓这种建筑在农村很常见,但十座谷仓整齐地排成一排,视觉上很壮观,空间感也很强烈。当地还有一条练溪,沿河两岸都是江南水乡的传统民居,保存得相当完好,至今还有人居住。我们就觉得可以在这里做点什么。”“去田野!”联合发起人笛子告诉澎湃新闻。
练市镇练溪河南岸谷仓 摄影:大头
笛子是做剧场出身,但一直对乡建话题很感兴趣,很早就萌生了把艺术创作空间带入乡村的想法。正好这几年,从“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到“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越来越多的旅游项目和乡村地产项目开始寻求艺术方向的合作。
“其实项目最初,是练市镇邀请我们去当地运营一个艺术空间,而那时候我和另一位发起人正好也对艺术乡建感兴趣,我们就在想为什么不在乡村做一个在地的艺术生产平台呢?而且其实有很多美好的东西被隐藏在乡村里,当地人可能不会去观察它、注意它,或者不觉得它是美的,但我们可以借助艺术或者重新创作的方式去活化它。”
去田野!发起人之一 笛子 摄影:左阳
一起去田野,做什么?
如今,艺术进入乡村的形式有很多,快闪、大地艺术节、乡村艺术周等等,内容丰富多彩。
“去田野!艺术驻地计划”要求参与者进入驻地,开启为期 6~8 周的创作或研究。其间,主办方将通过设置在地顾问,组织走访来建立本地联络,不定期将安排与参与者议题相关的艺术家、学者作为观察员进村交流。驻地艺术家也可申请举办面向本地居民的艺术公共教育活动。驻地成果将在当地以展览、小型艺术节、工作室开放日等形式,或结合当地节庆 风俗进行策展,呈现给公众。
不过,不管是什么形式?大家最关心的仍然是,艺术和乡村到底会碰撞出怎样的内容?怎样真正地与当地文化结合在一起?
“我们其实有好几个侧重的方向,比如纤维艺术,因为练市镇是一个养蚕之乡,养蚕文化在这里有非常清晰的历史脉络,我们希望艺术家用纤维艺术的形式来诠释它。另外比如肢体艺术,练市当地有一种船拳文化,顾名思义就是过去为了抵御水匪,渔民们发明的一套防身术,它也可以和我们的表演艺术结合在一起,产生互动。”
去田野!特邀插画创作郭埙,摄影:大头
“还有建筑方向,因为当地保留了很多空置的民居,有些甚至面临坍塌的状态,未来如果有建筑师介入的话,或许可以产生一些帮助。另外我们也希望有写作者入驻。”“去田野!”联合发起人笛子说。
项目的目的,是希望艺术家的创作能与练市的文化产生连接,而为期6~8周的创作期结束后,笛子说所有的作品最终会在田野里的十座粮仓内以多种形式呈现。
去田野!特邀插画创作郭埙,摄影:大头
用谨慎的态度,探索艺术乡建课题
笛子说,练市仍然保留着多条古色古香的老街,但即便如此,愈来愈快的城市化进程仍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里的面貌。
“我们第一次考察的时候,东大街已经被围起来要改造了,第二次去的时候,东大街已经开始被拆了,西大街可能明年也要动工了,所以说冥冥中好像有一种偶然性,催促我们赶紧去做一些记录,保存一些记忆。”
愈来愈快的城市化进程仍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里的面貌。摄影:大头
但是艺术进入乡村,会不会成为一种新的侵略?
“其实在推荐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的态度一直是很谨慎的,因为一切还是未知,我们不知道艺术驻地最终会带来什么影响?但我们相信探索是有意义的,因为它是一个双向的互动,不管是创作者与地方之间,还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笛子表示。
笛子说,今天的文化资源普遍集中在大城市,而大城市生活的种种问题却在不断挤压创作空间、稀释热情,同时城市里的艺术家走进乡村的机会也不太多。
用艺术记录乡村最淳朴的记忆。 摄影:大头
因此,通过“去田野!艺术驻地计划”,让艺术家走进田野,走进乡村,一方面为艺术家拓展了新的创作空间,提供真实、一手的创作资料,另一方面,对乡村而言,也是记录或保存。“我们的计划刚刚起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解决。但我们都很期待,艺术怎么去活化乡村,它最终的价值是什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