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论】重金收购不来儒学大家
年薪三四十万元以上、30-200万元不等的研究经费、住房补贴、助手配备、医疗保健、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出入境便利等等方面的待遇,乃至“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的承诺,大概是自创始人孔子诞生两千多年来,儒者所能获得的最好待遇。
这制造了一个历史性难题。历史上所有“儒学大家”包括孔子本人,对物质待遇都不十分看重,他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远远超过对物质享受的要求。在只承诺提供优厚物质待遇情况下,能不能把“儒学大家”招来呢?
且先看看孔子及其弟子对物质待遇的态度。
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贫病而死,孔子却丝毫没有看不起他的意思。孔子感叹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告诫说,士如果一方面有志于追求大道,另一方面却对衣服不华丽,食物不鲜美等物质待遇感到羞耻,那么不必与这种人谈论学问。
孔子并不厌恶物质享受,但是强调一定要来得正当,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按照孔子的教诲,真正的儒者是否能够接受富贵,要看这套富贵是否合乎“道”,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合乎正义。
重金引进科技人才和引进儒者有重大区别。科技人才的作用是解决技术难题,提升物质生活水准;引进儒者的目的是改进官场风气,矫正民间信仰,培养儒家人格以及提升学术水准。此外,儒者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还有另外一层不同在于,它之吸引人,主要在于其人格魅力。
可惜人格魅力是个易碎品,最易受到名利侵蚀,尤其是当名利的正义性存疑时,人格魅力不堪一击,对儒者(不管是儒家还是研究儒家的人)来说,其学术修养也会随之一文不值。那么山东济宁向儒者提供的这套富贵是否合乎正义呢?
第一,用公共财政购买儒家的人格魅力,如前所述,内含着人格魅力随之消失的极大风险;而且公共财政用于购买人格魅力这种主观性很强,且很难客观量化的东西,如何检验其效果?一个真正的儒者接受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富贵,无异于涉险犯难。
第二,在引进科技人员和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时,很多地方的确提供了住房、医疗、子女入学、家属工作等一系列“特权”,对他们来说,这些“特权”兴许是必需的,但是对一个以儒家思想研究为志业的大家来说,远超过普通人的“特权”,毋宁说是一种人格侮辱。何况这些“特权”根本不能垂范地方风气,只能起相反的效果。
真正吸引儒者的是什么?孔子说得很清楚:“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也就是说,一个儒者应该有诚恳的信仰,好学深思,死死地守住为善之道。危险的地方不进入,动乱的地方不居住;天下有道就出来做事,天下无道就隐居起来。地方执政者真正要吸引儒学大家,就应该按照孔子的要求,使这个地方“有道”起来。“有道”的地方,即使不花一分钱,儒学大家也会蜂拥而至。
孔子曾经告诫弟子子夏: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打算重金“收购”儒学大家,结果招募来的一定是“小人儒”。何谓“小人儒”?就是那些为追求利益和名望而熟读儒学经典的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