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罗马人食孔雀,东南亚人吃狼蛛:人类有必要为一词多义恶心吗

丁甲
2015-04-14 11:07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元老斜躺在靠椅上,他今天宴请了几位罗马城的将军,客人们也无一例外地侧身躺着,端着酒杯,随意地小声交谈些什么。正餐已经进行了三个小时,天色渐晚,烛光闪起来了,他们等着仆人们端来下一道菜。

        这是一种从古希腊精英群体沿袭下来的“陋习”。城邦中的精英成年男子们,每有空闲,便聚众饮酒食肉。古希腊城邦人称之为Symposium。柏拉图时代据说曾是吟诗作赋、探讨宇宙真理的场所。后来则发展成为饮酒啖肉、纵欲狂欢的聚会。颇似如今西方世界流行的“轰趴”(home party)。

        主人这时候唤来贴身仆人,端上一盆散发古怪气味的食物。他伸手去捻,揪起一条未经烹煮的猪肠,里面甚至还包裹着其他什么。客人一点不惊讶,看着主人仰起头,张大嘴,将这肥硕猪肠的一端垂入喉中,随后成功地吐满了一盆。客人们轮流接过肠衣催吐,呕吐物由仆人们聚集起来。参议员这时吩咐仆人道,拿去分给你的同伴们吃,剩下的再拿去猪圈。吐完了,又腾出了空间,好继续饕餮。下一盘菜是今晚的压轴戏,一大盘整只烘烤的孔雀。

        古罗马人爱吃奇珍异兽,这对当今有些历史常识的西方人来讲并不陌生。类似的句式在各种介绍古罗马饮食文化的段子中都能见到—“古代罗马人(当然是最富有的那些)爱吃各种肉类,尤其是各种野生甚至是异域物种,比如孔雀。”古罗马人的其他食材包括:鸡、鸭、鹅等家禽;野生鸟类如鹤、鹳、山鸡、天鹅、烈焰鸟;青蛙;各种鼠类;各种兔类;牛、猪、野猪等大型动物。罗马城内最富有的那些人们(除了统治阶层以外,也包括高级军事统帅和富商),几乎每天都可以享用丰盛的带有各种肉类的晚餐,物质生活极其奢华。鼎盛时期罗马帝国奢靡的物质生活当然也能在其他方面为人熟知,比如公共浴场文化,比如饮酒文化,比如竞技场、斗兽场文化,等等。

        我们如今如何知道他们当年的食谱?除开一小部分留存下来的并不可靠的文献记载以外,更多的研究成果来自考古学。确切地说,来自一些如考古动物学、考古植物学或考古营养学之类的新兴跨专业学科。

        西方现代食谱里也有孔雀的位置。做法大多是像美国人做感恩节火鸡一样:掏空肚子,塞满香料,外层涂油,整只翻烤。

        吃起来呢?有一种普遍的想法:长相丑陋的动物(如火鸡或猪),我们更容易将其想象为食材,而实际上,在我们的烹饪传统中,也更容易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反而是那些外貌华美惊艳的动物(如孔雀或天鹅),我们无法顺利地将其转化为食材,无论是心理上还是实践中。

        据传最早介绍罗马人吃孔雀的是大名鼎鼎的文豪贺拉斯。他以著作《诗艺》闻名,晚年成为奥古斯都时期赫赫有名的宫廷诗人。

        关于古罗马的饮食文化,BBC系列纪录片The Supersizers Eat里的两位主持人,美食评论家Giles Coren和喜剧演员Sue Perkins,曾作过一番不落俗套而又不乏信息量的展示。他们花几天的时间,走访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核心区域,品尝各式古罗马食物,从早餐到午餐再到正餐,从埃及到罗马城再到布列塔尼,各种罗马食物被几乎“完整”地还原。

        然而,他们并没有各种地摊级美食纪录片里的主持人一般的做法—小心翼翼地品尝之后,对着镜头先是摆出享受的表情,然后做一些简短而烂俗的赞美;相反,整个纪录片,他们一直在吐。两个人几乎用尽了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示恶心,除了各种呕吐的姿态和声音,还有喜剧演员经过专业训练的表示难受的表情,他们为古罗马人那些香料配方感到作呕,他们吃不下当年为角斗士壮行的羊睾丸。看到这些都并没有令笔者惊讶,然而看到他们对着一盘精心烹煮过的鸭舌头,仍然一脸无奈和恶心,并最后由于尝试了一口而呕吐的时候,便突然有些不解。

        可以体会这两种情形:在史书中读到“罗马人喜食鸟类舌头,如鸭舌,而珍贵有如孔雀舌,则是富人们喜爱的小吃”,这跟在中国的街边美食摊买了卤制的香辣鸭舌,就着冰啤酒和豆干—美味而寻常的夜宵,有什么不同吗?

        罗兰•巴特在《符号帝国》这本小册子里简短记述了他一九六七年造访远东日本时的见闻和思考,他站在解构主义和符号学的立场上对许多看似寻常的生活习惯作出了系统分析。其中一节讲述日本的“清汤”与法式浓汤的区别:

        与此相同的是日本的汤,这是质料的另一种极端形式。(汤这个词太浓,而我们的法语词potage则让人想到了pension de familie)日本的汤为食物增添了一抹清淡之色,在法国,清淡的汤是一种很寒碜的汤。但是在日本,牛肉汤之清淡,简直像水,大豆粉或是碎绿豆漂浮在汤水里,稀稀落落的两三个固体物(所见到的碎片是草、菜的细丝、零零碎碎的鱼肉)在不多的汤水里漂浮着,乍分乍合,给人以一种密度疏朗的意念,觉得没有油脂,但却富含营养,想到那种令人怡然自得的清纯的万应灵剂:这是一种水产物(而不是水状物),是一种海鲜物,它令人想到一股清泉,想到一种具有深厚生命力的东西。

        与此恰相反的是,笔者第一次到访马赛时,在海边四处找寻著名的马赛鱼汤,结果端上一小碗浓汤。这跟中国式(东方式)鱼汤大相径庭。再加之其他诱人的海鲜被困在酸酸的奶酪里:美丽的海滩落日,却配上了让人难以接受的食物。

        我们对食物的期望以及由此期望所带来的落差乃至失望是我们认识文化世界(尤其在一个全球化、跨文化的语境里)的一套基本隐喻,一个基本视角。去掉这种期望会如何呢?去掉这种—吃海鲜就应该是坐在海边吹着海风喝着啤酒用高汤大锅稍微烫煮,或者蒸,配上麻油辣酱最好是海南黄椒酱再配上蒜蓉姜汁或者芥末—期望,我们于是就能接受这同一种食物的另一种吃法吗?

        换言之,我们不能接受的唯一合理的逻辑解释,乃是我们首先认为这是同一种食物—奶油焗制的海鲜和蒜蓉配的白煮海鲜都是海鲜,它们首先有着根本的共性,然后再有区别它们的烹饪。

        令巴特感到惊奇的日本的种种文化现象,对他而言首先必须是一种能在西方文化体系里找得到对应物的现象,否则已经是全新的事物,便谈不上何处新奇。用符号学的最基本术语说,就是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的关系。而在这里,与常识相反,我们对某种食物的抽象想象成为了能指,它的具体形态成为了所指。于是我们为能指有了不同的所指—一种典型的“多义性”感到惊奇。

        这样想,很多关于食物的争论似乎可以休止了。比如西方人憎恶以中国人、韩国人为代表的某些东方人食狗肉,从上述视角来说,只不过是对同一能指的另一种所指的陌生。他们自动将中国人食用的家养肉狗和他们身边心爱的宠物狗视为同一能指—“狗”这一仰赖人类语言的抽象集合概念—的不同所指,即他们认为中国人餐桌上的狗和他们躺在沙发上由他们挠痒的宠物狗首先是同一的,然后受到了完全不同的对待,就像笔者惊讶法国人烹饪鱼汤时一样。这种瞬间的陌生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将其转化成憎恶,甚至上升到对民族品性的评论,则是大大可以避免的。换言之,我们有必要为同一个词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而感到恶心吗?我们有必要让其中一种语义将另一种语义消灭吗?

        另有一集优秀的BBC纪录片记述了东南亚贫困山区的人们多年来积攒的捕食虫类的故事。有的村落里孩子没有机会吃到肉食,捕食狼蛛便能为他们“开荤”;有的山村小学的孩子早晨去树林里捕虫,用桶装满带去学校,午饭时候学校食堂将孩子们带来的虫子集中起来,大锅翻炒,然后分发作午餐,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至少是镜头下的天真面孔里都显得健康快乐。

        村中孩子捕食狼蛛;不出百里之外,大城市里肉铺中卖着狗肉。一个西方人面对这种情况,会对第一种情形保持稳定的陌生和惊奇,但是却会对第二种情形推演至彻底的憎恶。

        回到前文提及的悖论—外表美艳的动物如孔雀,我们难以认定它们可食或者美味;然而长相丑陋的动物如猪我们却几乎自然地认定它们可食并美味。这在植物性食材上几乎也是如此。

        不论是美艳与否,还是美味与否,这都仰赖于一个评价体系,这个体系不是瞬间产生也不能独立于时间存在。它存在于每个个体之中,个体存在于文化体系之中。我们在判断上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解释学循环 (Hermeneutical Circle)。

        这又为这食物的符号学增添上了另一条维度—时间维度,或者说历史维度。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可以构建一个饮食文化史,它可以首先是某种特定文化下的饮食文化史,但它必须终究是比较的饮食文化史,是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是人类学的、生物学的、考古学的。同样的逻辑适用于人类所有领域的文化研究和思考,于是可以这么说:一份孔雀舌头的食谱的符号学要求我们去研究比较文学、比较社会学、比较宗教学、比较音乐学、比较政治学……

        以巴特在《符号帝国》中援引的日本俳句来为本文结尾:

        切成薄片的黄瓜

        汁液流淌

        拖住了蜘蛛的腿。        

        本文写于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九日,发表于2015年4月号《书城》,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本文原标题为《罗马人食孔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