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半月谈讨论男女孩性别错位:教育人士称现象普遍,社会渐包容
《半月谈》网11日刊文称,“现在有些孩子,男孩像女孩,女孩像男孩”,并援引受访受访教育人士的话称,“当今社会里,我们看到男孩、女孩性别错位的现象相当普遍”。报道如下:
“现在有些孩子,男孩像女孩,女孩像男孩!”这类话语经常出现在老师或家长口中。是长辈们太古板,还是同龄人也这样认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需不需要纠正?如何正确看待?
我是个普通的女孩
我觉得我就是个普通的女孩,不是女神也不是女汉子。可是别人总认为我不够淑女,包括我的妈妈和我的同学。也许因为是独生子女,都很娇惯,我觉得很多男生真是让人无语。
我以前班上有个男生,需要学校开封证明信,还要家长给班主任打电话。班主任把那男生找来,告诉他去学生处就行。那男生竟然又给家长打电话,家长又一次给老师打电话,言语间怪老师不肯管学生的事。老师说孩子都16岁了,该锻炼锻炼。家长说“我家孩子还得天天接送呢”。
最近一段时间各大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看到有的家长天天往学校跑,我很不解,学生自己都可以干,家长跑什么呢?选学校定专业都是我自己拿主意;上网报名写自荐信找学校盖章打印复印……虽然很累,但我完全能自己做!我去盖章时,一位妈妈领着她的儿子正咨询老师,按她家孩子的成绩可以报什么学校,老师推荐了浙江大学,谁知男生一口否决,原因是离家太远!他妈妈替他说要“离家近的,有高铁的”学校。我真是惊讶至无语,大丈夫志在四方,总守着家不去远方看一看多没意思。我自己拿主意,选了南方的学校。我家在北方,我想到南方读大学,多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我觉得我很正常,为什么别人说我像个男孩子?有的男生太“娘”了,我哪里像他们!我觉得我是个普通的女孩,就是因为有的男生不够男儿豪气,才让妈妈说我“不像女孩”。(河北省沧州市一中高三(18)班 吴瑞倩)
包容的社会
“男孩像女孩,女孩像男孩”现象的出现折射出社会的包容度越来越大,男孩阳刚、女孩温柔的刻板印象逐渐被淡化。我上高中的时候,那些打扮像男孩或是性格比较男孩的女生并不会因此而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反而她们率性、独立的性格很受周围同学的欢迎。而那些像女孩的男孩也会因为细心、愿意倾听的优点成为女生的异性朋友。现如今,大家越来越宽容,“男孩像女孩,女孩像男孩”不再是一个那么异常的现象了。(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沈邱瑜)
给她们多些关爱和理解
我小时候就是一个“被错位”的孩子。家里长辈们希望我是男孩,但事与愿违。我出生十几天后,奶奶仍然不肯相信我是女孩,爸爸也希望我是男孩,导致我小时候只穿过屈指可数的两三条裙子,很多衣服都是男孩子穿的冷色调。记得爸爸给我买过一双凉鞋是墨绿色和白色相间的,男孩款式。虽然穿着崭新的凉鞋,但是我一点也不开心。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短发,还因为头发太短而被同学嘲笑过。头发稍微长一点,想蓄起来,但爸爸不允许。那时年纪小,没能力反抗。直到高中才有幸蓄起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头长发。哎,其实好多女孩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变成了“男孩”。
我初中时有一个同学,很特别。虽是女生,却是十足的男生打扮,说话举止也同男生无异,只看外表很难辨别她的性别。由于她的另类,那时,学校有些同学对她有歧视。和她同班渐渐接触后,我发现她是一个开朗又大方的女孩,豪爽且乐于助人,成绩优异。上了高中,她依旧我行我素,一身男装。我很欣赏她的勇气,每个人对着装都有选择的权利,每个人的审美观也不同,我们应当尊重她们的选择。其实,我们应当平等地看待那一群身着男装的女孩子,她们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胸襟与情怀。
如今的我已恢复了“女儿身”,可以尽情地穿长裙,梳辫子了。有舍友说我不够温柔,也许是和童年的经历有关吧,被当成男孩来养的我一时竟不知如何温柔。但愿社会上的人们给那些“错位”和“被错位”的女孩多些关爱和理解。(山东科技大学 张倩如)
老师观点
农村中学没有传说中那么厉害
我在乡村中学从教30年,一直担任班主任,虽然每一届学生中总会有那么几个比较胆小、内向的男孩子像文静的女生那么害羞,有两三个胆大、外向的女孩子像调皮的男孩子那么霸气,但我一直认为这没什么,只要老师在平时加以正确的性别教育:男孩子要有阳刚之气——勇敢、大度、果断、坚强,有担当精神;女孩子要文静贤淑——矜持、细心、善解人意、做事优雅。让学生们在脑海里树立正确的性别观,懂得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哪些是男孩子可以做的范畴,哪些则是女孩子的专利。这样,即便是偶尔有一些男孩子像女孩或女孩像男孩那样,那也是正常的现象,大可不必过分忧虑,一切顺其自然,以后的生活或社会环境会给予自然校正的。
我曾对一些被视为“异类”的学生进行跟踪关注。十年前一个被同学称为“妹仔”的男生,说话细声细气,喜欢跳舞,兰花指做得比女孩子还好看,动作柔软度特好。一次学校文艺会演中,他作为领舞竟震惊全场……几个老师曾劝我不要让他过多地参加女孩子的活动。但我知道他内心明白自己是个男人,不会出问题的。果不其然,他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一所艺术院校,做了一名专业舞蹈演员,现已成为某剧团的台柱子。
与之相反,8年前一个被同学称为“假小子”的女生,性格外向,说话粗声大气,她敢与最霸气的男孩子掰手腕,也喜欢为胆小的女同学出面惩罚调皮的男生,男孩们从没人敢惹她,我看重她管理能力强,就让她担任班长,想不到班风居然有了很大的转变。高中毕业后,她南下打工,5年后结婚生子,如今与丈夫一起办了个小塑料厂,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其实,这样的例子很多,虽然在学生时代,少数学生的行为似乎与性别有较大的反差,只要老师和家长在性别教育上稍加留意,孩子们就不会出现问题。相反,有时教育者过多的干预或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反而会让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湖南武冈市泉塘中学 林日新)
家长谈心
做个假小子又何妨
我的女儿快三岁了,长得像男孩,秉性更像男孩,活泼好动,我们大多给她穿耐脏的中性衣服,活脱脱一个假小子形象。
今年春节期间,我第一次把女儿带回农村老家。她和那些男娃娃们一天到晚东奔西跑,上蹦下跳,玩泥巴,爬椅子,溜石板……亲朋好友见了,都劝我们两口子阻止,一是怕出事,二是觉得女孩要文静点为好。我们只是笑笑,觉得他们这些担心有点多余,也有点封建。活泼好动又不是男孩的专利。女儿就是因为经常锻炼,身子才很灵活,反应快,况且我们一般在旁监管,不会出什么大事。
重男轻女的爷爷奶奶见到孙女这般动静,也哭笑不得。他们真希望孙女就是男孩,可毕竟是女儿身。在他们眼里,女孩就要像女孩的样子,穿的、玩的都要含蓄保守一些。他们先是把准备的一套花衣服拿来给女儿穿,没想到越看越别扭,显得不伦不类的,后来还是给她换上了旧衣服。还不住地把女儿抱在怀里,想让她安静下来,可女儿总是很快从怀里挣脱出去。我和妻子都劝父母随她去吧。
我觉得,假小子只要引导好,一般都会身心健康,开朗大方。相比那些怯懦胆小的女生,甚至某些柔柔弱弱缺乏阳刚之气的男生而言,日后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更受人欢迎,更容易成材。不过,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碰到性别错位严重的情况,父母还是应当通过一些适当的方式加以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性别。(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 李华国)
旁观者言
重视对学生的性别教育
现在有些女孩刁蛮任性,一点小事就大吵大闹,咄咄逼人,很强势的样子,而不少男孩则腼腆扭捏,缺乏男子汉气概。如今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长辈们都希望孩子幸福快乐、无忧无虑,从小给他们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教育环境,哪怕大人吃苦受累。男孩在这种环境中会逐渐失去锐气,而女孩则不同。她们从小得到了更多的呵护,社会的文明开放也为女性提供了极为宽松的空间和自由。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中学生也不例外。男孩面对压力往往选择自我承受自我克服,否则就容易被视为软弱无能而被人小瞧。女孩则相反,没有人认为她们求助示弱是不好的事情,女孩也往往喜欢在亲人朋友面前倾诉,无论喜怒哀乐有话就说,因而压力能够得到有效缓解。相比之下,男孩的压力比女孩要大一些,所以男孩显得沉重,女孩则轻松欢快。
现代社会虽然开放多元,但是有些传统观念是不会变的。一个男孩,被小毛虫吓得惊叫、爬几层楼就气喘吁吁的,总归不太好吧?女性的风采不是靠时装、化妆品展现出来的,女性的魅力也不是靠大呼小叫或卖萌装纯赢得的。人们对男性的期待仍然是积极进取勇敢阳光,对女性的定位还是温柔贤淑善解人意。男人和女人要互补,相互欣赏和尊重。我们的教育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家庭、社会也需要加以引导,使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认识自己,塑造自己。(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杨汉中学 杨亚飞)
性别错乱事出有因
当今社会里,我们看到男孩、女孩性别错位的现象相当普遍,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男孩、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环境太过单一和狭窄。男孩和女孩的成长背景没有太多差异,同样的游乐场,同样模式的兴趣辅导班。他们在同一条输出轨道上“被塑造”,男孩没有足够的“疆域”来豪气勃发地生长,女孩没有宁静温婉的榜样可依循。失去了开发潜质的场地也就失去了长成应有特质的机会。
二、大环境的宽松开放导致人们不再在意别人的指点批评,不再理会舆论。一个个中性化装扮或“艺术化”的学生并不在乎他人侧目,大人们对他们“男不男,女不女”的评论他们充耳不闻,“女汉子”满天飞,“娘娘腔”四处有。
三、媒体对“新形象”的过度宣传、包装加速了另类人群的增长。“伪娘”曾在媒体的报道中占据一席之地,非常抢眼。在某些选秀节目中,男选手们比“阳刚”(或女选手比“柔美”)自觉差人一等,就另辟蹊径,开始搞“创新”路线,在媒体的宣传、包装下,一个个深具影响力的“偶像”就被推到观众眼前,成为孩子们效仿的对象。
我觉得,男孩与女孩还是应该各美其美,若星星如太阳一般在天空大放光芒,人类又怎会欣赏繁星;如果太阳像星星一样幽暗,人类的明天也无法想象。(重庆市合川区草街古圣寺育才小学 肖晓旭)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