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市政厅|建大商场就会有人去?商业网点规划如何“互联网+”
2013年,商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内贸规划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在2015年基本完成县级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商业网点规划编制的热潮。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吉林、黑龙江、浙江、湖南、广西的县级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已经全部完成;江苏、四川的县级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完成率超过90%。然而,当代中国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存在三大技术误区,显著削弱了规划本身的科学性。
泸州是四川的地级市,笔者较为熟悉。以下以《泸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3-2030)》为例,阐释这些误区的典型特征。
理论回顾
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瓦尔特.克里斯泰勒(Walter Christaller)提出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在纯粹理性层面上解释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居民为理性人,且城市发展条件为理想状态)。他认为城市定居点的基本形态是“中心区域 + 周边的服务范围”。中心区域的资源越多、体量越大,其服务的范围也越广。因此,城市定居点存在一个天然的“等级体系”。
中心地理论图示(图自中文百科在线)二战结束后,这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欧美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商业中心的等级体系得以建立。理论上,一座城市的商业网点等级包括:市级商业中心、市级商业副中心、地区级商业中心与社区商业中心。一般情况下,四类商业中心的体量(商业零售面积)分别为20万平方米以上、10-20万平方米、5-10万平方米、5万平方米以下。
泸州的案例
2015年1月,《泸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3-2030)》原则上通过评审,向社会发布核心规划概念。规划以实现“城中大商场、城区特色街、城郊大市场、城际大物流、项目大支撑”为目标,在生活型内圈中着力打造1个市级商业主中心(白塔-茜草组团)、3个市级商业副中心(城北、城西、城南)、16个片区级商业中心、25至40个社区商业中心。在产业型外圈,积极布局大型专业市场,打造“辐射全球的白酒文化消费中心”以及“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商贸物流中心”。
泸州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3-2030)(图自泸州新闻网)3个市级商业副中心的设置将配合“两江新城”(沱江新城与长江生态湿地新城)的建造。“两江新城”规划面积为100平方公里,预期至2024年吸纳人口100万人。其中,沱江新城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预期吸纳人口60万人,由两个市级商业副中心(城北与城西)支撑;长江湿地生态新城规划面积为40平方公里,预期吸纳人口60万人,由1个商业副中心(城南)支撑。
两江新城规划(2013-2030)(图自新华网四川频道)总结起来,泸州商业网点规划采用了欧美式的商业中心等级体系,覆盖了商业零售与产业发展两大主题。同时,商业网点的设置与新城建设相衔接,在规划层面构建了“产城一体”的发展格局。
三大技术性误区
由于对欧美商业网点规划理论学习不透彻,对中心地理论自身局限性漠视,以及对互联网背景下商业网点发展新特征认识不足,当代中国商业网点规划存在以下误区,显著体现在泸州的实际案例中。
1.人口测算方式的误区
在泸州,3个市级商业副中心定位十分明确,就是要支撑两江新城的规划人口(100万人)的商业需求。2013年,泸州市累计有常住人口424.58万人(在本市居住半年以上)。城镇常住人口达183.8万人,城镇化率为43.29%(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46.1%)。按照中央政府的城镇化率目标(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约60%左右),泸州需要至少68万人的新增城镇常住居民(假定常住人口持续增长)。考虑到新城将显著吸引城市建成区原有居民落户,故新城的人口发展目标应大于68万人。从完成城镇化发展指标出发,100万人口的新城规模无可厚非。为满足新增人口的商业需求,3个市级商业副中心将设置“大商场”(即现代购物中心),从而使泸州的商业版图由目前“白塔商圈一枝独秀”,发展为“商业中心多极化”。然而,这样的人口预测显著脱离了市情与市场。
首先,100万的新城人口规模过于乐观。在上海浦东,坐拥“自贸区”概念、“滴水湖”景观以及轨道交通设施的临港新城(其中“南汇新城”规划面积为68平方公里,相关产业区规划面积为247平房公里),在2020年规划吸纳的常住人口约120万人(并未显著高于两江新城)。目前,临港新城在产业发展上相对活跃,但在吸纳常住人口方面却相对缓滞。毫无疑问,上海临港新城具备的发展条件显著优于泸州的两江新城。可见,两江新城希望吸纳的人口数量缺乏现实说服力。
其次,泸州商业网点规划并未对人口的代际差异进行专项分析。代际差异分析是北美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过程(人口测算部分)中的重要环节。自二战结束以来,北美出现了三个显著的人口世代:婴儿潮(Baby-Boomer: 1940s-1960s),X世代(Generation-X: 1960s-1980s),Y世代(Generation-Y: 1990s)。随着时间推移,最新的Z世代(2000年至今)将逐步成为消费主力。不同代际之间具有显著的购物偏好差异。
如下图所示,婴儿潮一代追求汽车、宽敞的大宅与现代化的购物中心,认为这是标准的“美国梦”。X世代喜欢多样的生活方式,在个性上追求随意浪漫,呼吁环保,喜欢真实的本地品牌。Y世代的标签是种族多元;他们一出生就沐浴在互联网时代中;追求体验式的购物空间,因为购物的意义在于社交。
美国各代际人群的购物偏好(图自Leland Consulting Group)在中国,代际之间的消费差异同样显著。70后喜欢务实的消费(本地集市、百货店、商业街等);80后喜欢与国际接轨的消费(现代购物中心);90后喜欢特立独行的消费(互联网电商、文化创意中心)。以万达商业地产(中国最成功的商业地产企业)为例,其开发的三代产品(单体店、复合店、城市综合体)就是在迎合不同的代际需求变化(70后至80后)。
目前,万达正悄然孕育第四代产品:基于“文化创意 + 互联网金融”的O2O城市商业空间(迎合90后)。2011年,万达在武汉投资(约500亿元)建设的“楚河汉街”项目更像是一个文化旅游地标,而非商业中心。2015年,万达将与“快钱”(全国排名第四的第三方支付商)合作,为入驻商户提供便捷贷款;为万达会员提供消费信贷服务。
2013年,泸州市户籍总人口为508.42万人,比常住人口多出83.84万人。考虑到在常住人口计算中还纳入外来户籍常住人员,那么本地户籍人口的净流出数应不少于83.84万人。尽管缺乏相关数据了解净流出户籍人口的年龄构成,从理论上推导,这部分人群应主要分布于18至60岁之间(既是适龄劳动人口,又是最具消费能力的人口)。这意味着,泸州常住人口的实际消费能力大打折扣。同年,泸州60岁以上的户籍人口比重高达17.4%(显著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4.9%,2013年数据)。他们的消费习惯与能力难以支撑“大商场”。18岁以下的户籍人口比重为21.8%。他们不仅消费能力有限,而且消费观念中带有强烈的互联网时代特征,难以对“大商场”投入持续的热情。可见,泸州商业网点规划中所包含的“城中大商场”的设想十分笼统,对不同世代居民的消费偏好变化缺乏科学认识。
2.空间布局方式的误区
中心地理论假设一个理想的城市发展状态:城市发展空间平坦,且无主要的地形障碍。在土地资源丰富的北美,城市选址可以相对轻松避开不利的地形条件。二战后,工程师们通过精确计算,设计出通达的环线路网。如此,道路等级体系天然勾勒出商业中心的选址。例如,主干道之间的交汇处适合设置市级商业中心;主干道与次干道的交汇处适合设置地区商业中心;以此类推。
如下图所示,将泸州商业网点规划与交通网络体系进行叠加可知:市级商业中心(绿色实线圆)位于交通体系的几何中心;3个市级商业副中心(绿色虚线圆)皆位于内环线(红色线圈)上。这样的空间布置符合了理论的基本需求。
泸州商业网点的空间体系与交通网络的叠加然而,泸州市商业网点规划太过拘泥于规划理论。由于复杂丘陵地形与河流(沱江与长江)的阻隔,使泸州的城区扩展难以遵循“以主城为圆心,向四至自由拓展”的格局。目前,城区拓展的主要方向为向西、北与南,也就形成了城西、城北与城南三个商业中心的发展需求。如此,泸州的商业网络并非理论上的“众星拱月”,而是具有“菱形网格”特征。如下图所示,城北与城南的交通区位类似,但较城西则有明显劣势(各地到城西的通勤距离小于城北与城南)。可见,城西商业中心的级别应高于其余两地。
泸州商业网点的空间概念体系此外,中国绝大部分城市的选址遵循的并非工具理性,而是自然哲理。泸州主城的基本轮廓由“古宋城”而定。“古宋城”西侧有忠山作为屏障,东侧与北侧由长江与沱江合围而成。这样的选址,充分利用自然便利,形成了绝佳的防御、运输、供水等条件。这些自然边界在历史长河中发酵为人文历史的边界。尽管城垣消失殆尽,但长江与沱江依旧如斯,使人们心中的泸州拥有明确的空间范畴。
泸州商业网点规划将主城与一江之隔的茜草坝整合为市级商业中心,意在打造传统商业与现代商业的融合;“两江新城”规划将城西与城北新区联合定义为“沱江新城”,意在打造以江水景观为纽带的现代都市区。这样的空间选址规划,在纯粹理性层面上具备可行性,却忽视了主城的历史文化边界(这条边界不是修几座桥便可以消除的)。名义上,江水景观的市场价值得到开发;实质上,江水的文化历史内涵被撕裂。规划中的新城概念“放之四海而皆准”,丧失了泸州味道。
现有商业网点规划对江河边界的破坏物理距离稍远的城西区域才是更理想的主城商业拓展方向:在不打破历史文化边界的基础上,形成传统与现代的联络与过渡。如此,长江与沱江形成天然的主城(商业区)边界;市级商业中心由“两点一线”构成。“两点”(相当于“主力店”)是:主城商业区 + 城西现代购物中心以及区域内的酒城乐园(大型游乐园);“一线”是主要的交通干道:由主干道(混合土地利用商业区)与酒城大道(景观道)构成(相当于“商业廊道”)。
改善后的市级商业中心的空间布局“两点一线”是经典的商业中心空间布局。如下图所示,SEARS(右端,北美主要连锁百货公司)与Safeway(左端,北美主要大型连锁超市)构成了该商业空间的主力店,牵引客流。两点之间设置商业廊道,充分消化客流。
商业中心的经典空间布局3.商业网点形态的误区
无论零售型商业网点,还是产业型商业网点,泸州的商业网点规划忽视了当代经济最大的特征:互联网。
在设计零售型商业网点形态时,规划追求“大商场”。
按照北美的零售业发展路径,城市商业网点的发展链条为:“商业街,百货商场,现代购物中心,工厂店”。商业网点形态变化的目的是使得商品价格更加低廉(相应人均商业用地面积增加)。然而,互联网经济重构了零售业的发展规律。2014年上半年,泸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13.7%,位列四川省之首,超过全国当年平均增速(12.0%)。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泸州的零售型商业网点可以依照经典模式持续繁荣。201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的增幅为49.7%。若依赖传统的商业网点空间形态,势必将被经济发展趋势淘汰。
城市商业网点形态的经典发展链条被打断,将呈现多元发展趋势。在上海,这种变化显著出现。2014年9月,一家店铺(人均消费约65元)在静安寺商圈(顶级商圈)中的芮欧百货(高端百货)开业。表面上,这家店铺的定位匪夷所思。它提供各类设计书籍与杂志(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独立艺术家作品(雕塑、画卷、竹刻等)、咖啡与面包、奇奇怪怪的桌椅以及论坛沙龙等。这些元素有机糅合在一起:顾客在查阅书籍的过程中,随时能见到相关设计作品;各类作品的标签上有显眼的二维码;桌椅的设置鼓励顾客交流;定期还有独立设计师的作品发布。实质上,这家营业范围极广的店铺提供的产品是O2O的体验。在互联网时代,能体现静安寺商圈消费层级的,不再是商品价格的高昂,而是兴趣与个性价值的独特。
在泸州这样的城市,类似变迁同样在发生。在主城的商业中心“水井沟”,除了传统的几家百货商店外,一家咖啡馆成为集聚人气的主力店。该咖啡馆不仅提供了本地较为少见的西式餐点,而且构建了极富设计感的实体空间,成为泸州年轻人社交的主流场所。比如,该咖啡馆用iPad点餐结账(对一座小城市而言,这是一大突破)。这符合了90后以及00后的体验需求。目前,该店在城西开设一家分店,开始提供红酒与咖啡制作沙龙等服务,更加强化产品的“体验”价值。
就产业型商业网点而言,泸州的商业网点规划依旧轻视互联网的发展背景,追求“大物流、大市场、大项目”。然而,这些“大构想”解决不了产业发展的“小问题”。2014年,《舌尖上的中国》让“古蔺麻辣鸡”着实火了一把。当年10月底,央视《乡村大世界》走进古蔺,寻访“养鸡达人”。杨志军有幸在全国观众面前展示了自家“可上树”的散养土鸡。出人意料的是,杨志军养殖的4000只土鸡,因售价高于本地市场面临滞销危机。这位普通养殖户的经营行为绝非大项目,也很难形成专业市场,难道只能接受亏损的命运?
滞销的散养土鸡(图自泸新网财经频道)在浙江省衢州市,类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当地政府积极与淘宝网对接,建设“淘宝中国.衢州馆”,统筹衢州特色食品销售,其中就包含“不老神鸡”(与“古蔺麻辣鸡”类似)。“不老神鸡”自成独立的饮食品牌。以往,其通过加盟店形式布局全国市场,但面临严酷的地域竞争与管理压力。得益于淘宝网电商平台,“不老神鸡”改变了发展战略,开始积极从事专业化、规模化的产品生产,从互联网的维度迅速获取市场份额。至少目前为止,它有效实现了数量众多的养殖户的创富愿望。
衢州特色产品的互联网销售平台(图自淘宝、天猫)大市场、大物流、大项目无法帮助杨志军这样的小人物。对他们而言,互联网是唯一可能的(成本可接受)全国化渠道。随着互联网经济繁荣,各大电商积极布局一线城市以外的地区。作为成渝经济圈中的一员,泸州的产业型商业网点形态,不应拘于“耗费大量固定投资营建传统的专业市场”的老路,而应积极对接各大互联网电商区域配送站点的扩张计划。如此,不仅能获得便捷的物流条件,且能借助成熟的电商平台激活本地产业。仲量联行(JLL)的研究报告表明:在珠三角地区,一些知名电商,开始把区域配送中心从一线城市(广州、深圳等)迁出,搬至周边次级城市(江门、肇庆等)。这一发展趋势也将出现在成渝经济圈。
珠三角物流地产的布局(图自仲量联行JLL微信号)总结
对中国城市而言,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代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然而,影响商业用地选址与建设的因素十分复杂,对传统规划技术提出了挑战。基于当代中国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过程中暴露的技术误区,笔者对未来的规划实践提出如下三方面建议:
在人口测算过程中,切忌“好高骛远”追求城镇化率指标,设置脱离实际的人口发展规模。应充分考虑不同代际人群的消费特征,在商业网点选址、体量、空间形态等具体指标制定时,遵循科学化、市场化的基础。
在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过程中,切忌机械照搬中心地理论,设置千篇一律的商业空间体系。应充分考察本地的自然与历史文化边界,形成传统与现代商业空间的有机联络与过渡。
在商业网点的空间形态设计过程中,切忌盲从发达国家(如北美)的商业网点形态变迁规律。应积极形成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零售型商业网点的多元内涵,鼓励创新的商业空间形态(例如基于O2O的体验经济);摆脱产业型商业网点发展的定式思维,积极探索导入成熟互联网平台,激活城市产业,给“小人物”以“大机会”。
(作者系城市战略规划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