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睡前阅读】荔枝颂
开头部分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记得清清楚楚,至今琅琅上口。所谓“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把荔枝的特征形容分明。不过贾老又说,白文美则美矣,科学上的知识毕竟不足,我们认为的果肉,其实是种子外面的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反而是那层半透明的白膜。
荔枝一经晒干,肉色便转为红褐色,就像鲜龙眼与桂圆干的区别。交通闭塞的古代,北方人能有荔枝干吃,就算稀奇的事情了,当然不可能像皇帝那样八百里加急人工快递。
荔枝自古盛产于粤闽两地,四川也有栽培,唐代之后,似乎就不再以此闻名了。当今大家都把广东列为荔枝的第一产地,贾老的文章中说,广东有82个品种,翻了居次的福建一倍,那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数据呢。
一般五月起熟,最早的农历三月底即上市,称作“三月红”,跟着是五月底的“圆枝”和六月中的“黑叶”。早熟荔枝甜味不足,带点酸味,只求时鲜罢了。
“淮枝”的产量最高,这种荔枝核大壳厚,鲜果卖不出价钱,晒成荔枝干才有利润,但是鲜荔枝的运输已非难事,故愈来愈少人问津。
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妃子笑”,在外省的销路最广,但算不上最高级的品种。你跑去广东,当地人会推荐“糯米糍”和“桂味”,前者极甜,我嫌略显单调,不如“桂味”胜在有股桂花的香气。
至于最贵的增城“挂绿”,那株400多年的古树,已变成重点保护对象,颗颗荔枝卖出天价,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大家迷信吃后能长生不老吧。
全球气候转暖,好像连带荔枝的成熟期亦一并提前,其中施肥打药的功劳也不小,这种拼命催产的荔枝甜度没有问题,香气就不怎么突出了。
福建荔枝渐渐式微,事实上蔡襄《荔枝谱》记录的品种,多为福建产。既然不如广东荔枝受欢迎,反过来讲,较能遵循自然生长的原则,倒是好事。蔡谱上的“宋公荔枝”,现名“宋家香”,最老的那株,1200年历史,已结不出果,但是子孙众多,有株200多年的,友人每年拿几斤给我。总之壳极薄,一碰即破,接着甜汁喷出,香气浓郁,老实说,比广东荔枝更好吃。果核则是有大有小,证明完全不经人工干涉。
荔枝蜜历来是上品,被杨朔写过,收录进教科书给小朋友看。荔枝木当成燃料,烧鸡或者烧鹅,也是第一流的,出了广东就吃不到。
吃荔枝我是瘾君子,而且别人怕上火,有些朋友三五颗下肚嘴上即发泡,我一下子至少四五十颗,照样OK。大概荔枝火气真的很厉害,广东俗语“一啖荔枝三把火”,粤语的发音,到苏东坡笔下,成了脍炙人口的“日啖荔枝三百颗”。
英国人Frances Case写的《有生之年非吃不可的1001种食物》中亦专门提到荔枝,她说,“这种芳香的水果长久以来都与爱情有关,被认为有促进性欲的作用”。哈哈!我猜是她不知“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意思,胡乱猜测闹出的笑话。要是荔枝像伟哥那么厉害,我们的苏老先生怎么受得了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