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亚投行见证美国丧失全球经济霸主地位

澎湃新闻
2015-04-07 08:51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写在前面】

        在4月5日的最新一篇专栏文章中,美国前财长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对美国人重重敲响了警钟:一个时代或将结束,美国已不是原来的美国。

        “过去一个月,可能被视为美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丧失其话事角色的时刻。”萨默斯写到:“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设立以来,我无法想到任何事件能够与这件事相提并论:即中国努力筹建一家重要的新机构(亚投行,AIIB),而美国没能说服以英国为首的传统盟友不加入这家机构。

        他认为,美国领导下的体系遭遇过相当困难的时刻,但即使是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国将不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一事,也不能与上述事件的影响相较。

        4月6日,彭博社以《中国崛起|萨默斯:过去一月可能是美国经济实力下降的转折点》为题,刊登了相关报道。

        彭博社总结称,在推出亚投行筹建计划仅仅18个月后,事态表明,中国将主导这一数十年内第一个新的多边发展机构。

        萨默斯曾任哈佛校长、美国财长,现为哈佛大学校级教授(终身教授中的佼佼者)。以下为萨默斯专栏文章的全文翻译: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

        过去一个月可能被视为美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丧失其话事角色的时刻。的确,美国过去也曾经历过一些挫败期,有时美国的行为也会显得很不多边主义,例如,1971年尼克松宣布终结美元兑黄金,对国际经济体系造成的冲击。(编注: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尼克松政府于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这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两大支柱有一根已倒塌。)

    但我无法想到任何事件,能够与这件事相提并论:即中国努力筹建一家重要的新机构(亚投行,AIIB),而美国没能说服其传统盟友不加入这家机构,以英国为首。

        这一战略和战术的失策并非一日之寒,也应当令美国全面重估其处理全球经济的方式。随着中国的经济规模逐渐挑战美国,且新兴市场已占全世界产出过半,全球经济架构需要显著调整。美国各方面的政治压力已让这个国家变得日益失灵。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右派的阻力,美国未能批准自己在2009年力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治理改革,让自己落到孤立的地步。这个改革将补充IMF资源,促进大家对全球的经济信心。更重要的是,它将让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得到更多IMF投票权,进一步与其经济重要性相匹配。

        与此同时,来自左派的压力则导致现有的一些开发银行在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上面临各种限制,结果是导致这些开发银行作为投资方低位削弱,尽管许多发展中国家现在视基础设施融资为最主要的外部融资需求。

        美国既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其政策又阻碍了其他国家想要从现有机构提供或获取融资的渠道,这简直是为中国建立亚投行做好了准备工作。这一倡议如何推进的战术方法的确有待商榷,但如今更大的问题还是战略本身。以下是美国领导人需要牢记在心的三诫:

        第一,美国领导人必须在国内有一个两党制的基础,避免笼统的伪善,在追求自我利益上固步自封。只要我们主要政党之一反对所有贸易协定,另一政党又反对向国际组织提供融资,那么美国就不能影响和塑造全球经济体系。

        美国官员要求其他国家调整政策,而他们自己却声称美国各州监管者、独立机构和司法行为不在他们的掌控范围内,其他国家有理由对此感到郁闷,尤其是当许多外国企业主张美国的行为引发了真正的法制问题。

        美国执政党的合法性取决于我们是否能抵抗滥用这一权力来追求地方利益的诱惑,即便当利益显得如此强烈。如果我们因为一些安全目标而过激地限制美元的使用,我们将无法维持美元在国际体系里的主要地位。

        第二,在全球以及国内政治中,中产阶级最重要。似乎目前主导全球议程的都是精英们的担忧事项,例如知识产权、投资保护、监管协同,以及一些对于全球贫困和后代的道德担忧,而对于中产阶层却给予甚少。在工业化国家(以及拥有日益增加的城市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不为工薪阶级谋福利的方式是不可能在长期内奏效的。

        第三,我们或许已经进入了资本过剩和通缩压力显著的时代。需求在一段时间内可能都无法跟上供给。到2020年,没有一个大的工业化国家的真实利率会高出零利率很多,通胀目标也恐怕无法实现。未来的当务之急必须是促进投资,而不是强制减支。当前的体系将调整的重担压在了“借款”国家。当今世界需要一个对称的体系,对“盈余”国家也要施加压力。

        上述训诫仅仅是抛砖引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有关全球公共产品,有关当前时代所需要的行动速度和清晰度,有关政府之间和非政府行动者之间的合作,如此种种。

        至关重要的是,过去一个月发生的事件,可能未必被未来的历史学家们视为一个时代的结束,却也敲响了一记有益的警钟。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