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技人科技事】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
前言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截至2020年1月,共有33位杰出科学技术工作者获得该奖。
今年5月30日是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庆祝科技工作者共同的节日,广西科协公众号将陆续为读者呈现这33位科技人物的风采,展现他们忠于祖国、甘于奉献、勇攀高峰、矢志创新的精神。
题记
李振声,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遗传学家、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
李振声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育成了偃系小麦。李振声还是我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农业发展战略专家。1987年他提出并实施了“农业黄淮海战役”,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带动作用;1995年,提出新增粮食1000亿斤的潜力与对策:在1999~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连续5年减产时,又及时提出了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李振声院士毕生奉献于小麦远缘杂交遗传与育种研究,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现仍活跃在农业科研第一线,继续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李振声
人物评价
感谢李振声为中国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和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大规模改造与治理作出的杰出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张来武评)
李振声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科学生涯中,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无私奉献,长期致力于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至今活跃在农业科研一线,奠基了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技术;针对国家和社会需求,不断开创小麦育种新领域新方向,积极开展农业战略研究,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发挥了引领作用。(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雨祥评)
李振声不止一次地说过:“我是农民的儿子,和农民打了几十年的交道,深知粮食来之不易!”的确,迄今为止李振声为粮食问题已经苦苦奋斗了半个多世纪。在这半个多世纪里他的心始终贴着土地、贴着农民,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为了自己的那份梦想,像一个守望者一样数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坚守在麦田。在陕西蹲点的几年中,他曾经吃过120家农户的饭,所以他知道农民想什么、要什么。比如,在稳产与增产问题上,农民总是把稳产放在第一,增产搁在第二。为什么呢?因为农民最关心的是吃饱而不是吃好的问题,只有稳产了,才能填饱肚子;如果一味地追求增产、高产,就很难保证农民不饿肚子。所以作为一名科学家,李振声的小麦育种方向总是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客观规律来确定的。因为培育一个新品种一般需要8年时间,方向一旦错了,农民很可能就要饿肚子了。
李振声小时候因为赶上了连续3年大旱,那时就已经知道挨饿的滋味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是巨大的灾难。小麦条锈病的大流行,则是直接威胁着我们国家整个小麦产区的小麦种植问题。李振声和他的同事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攻克了小麦杂交品种后代不育、“疯狂”分离的难题,最终培育出了持久抗病而且高产、优质的“小偃”系列品种。而李振声还在小麦育种速度提升、优质小麦减少化肥用量、治理黄淮海中低产田等方面,作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现在,中国小麦的产量一直都在稳步地提升,不但已经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还让中国在粮食安全战略方面得到了强有力的提升。
育种方向一旦确定后,李振声便数十年如一日,专心致志,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把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做这一件事情上。如此一来,便少了不少麻烦,多了许多时间。因此,如果说李振声的成功有什么秘诀的话,这秘诀主要就两点:一是甘于寂寞,埋头耕耘,与世无争;二是认准目标,持之以恒,倾其一生。
所获荣誉
1978年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并获奖
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5年获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
1989年获陈嘉庚农业科技奖
199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5年获中华农业英才奖
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人物简介
1931年2月25日,李振声出生于山东周村(现属山东省淄博市)。
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1956年,从北京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奔赴西部小镇——陕西杨陵,在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现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始了小麦育种的研究。从此,李振声开始了在大西北31年的科研生涯。
1956~1965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后改名为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农业研究室副主任。
1965~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
1983~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
1985~1987年,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大力支持下,带领该院25个研究所的400名科技人员投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4省的农业主战场,与地方政府联合,与兄弟单位合作,开展了大规模中低产田治理工作。
1987~1992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遗传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1987年,提出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并在中国科学院率先组织实施了“农业黄淮海战役”,为促进中国粮食增产发挥了带动作用;同年11月,李振声考察禹城试验区后,认为“一片三洼”代表黄淮海平原主要低产类型,创造的经验特别宝贵。
1988年2月26~29日,中国科学院和山东省德州地区联合举行“科学技术与生产见面会”,李振声在会上做动员讲话。中国科学院24个研究所和4个职能局在会上介绍了251项技术成果,同13个县(市)领导、乡镇干部和农民专业户600多人交流和对接,对中国科学院和山东省双方起到了发动作用。
1991~2001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1993~2003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委(第八、第九届)。
1992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
1995年,为打破中国粮食生产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声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提出了实现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的对策。
2003年,他针对中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05年4月,在博整亚洲论坛上,李振声对10年前美国人莱斯特·布朗的畅销书《谁来养活中国》进行了回应:中国人能养活自己!
原标题:《【科技人科技事】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