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大学搬往郊区的人文损失

2015-04-06 19:32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大陆的大学普遍迁往郊区的大学城,不仅校园面积扩大,也使很多大学可以重新布局校园建筑。从经济意义上讲,一些地方政府为发展新区或开发区,给搬迁的大学以巨额补贴,学校自身也在校园腾挪中获得了级差地租。

看似多赢的格局,所造成的一些弊端却要由学生承担。最近有媒体报道说,学校搬到路途遥远的郊区大学城后,交通不便,给学生校外实习、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造成很大困难,使本该接触社会的大学生在大学城里“被圈养”,形同继续上高中。此外,很多教师如果没有课,更愿意呆在城里,师生之间交流受阻。为此,有的大学实行高年级学生回老校区学习、生活的变通办法,试图化解弊端。

从人文意义上讲,大学搬往郊区的损失尚未被注意到。

大学搬到郊区特别是远郊后,学生与所在城市民间社会的人文联系几乎中断。大学诞生以来,就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精神高地,它总是试图拒绝过度世俗化,但世俗社会一直在源源不断地从大学吸收精神营养,大学及其研究机构一直在引领一个社会的精神风尚是个不争的事实。

尽管近代以来有大思想家主张大学应该搬到荒郊野外,以便专心治学,这是一种精英主义的态度。今天的大部分大学教育已不再是纯粹的精英教育,而是更多与比较高级的职业训练有关的大众教育,因此笼统地提出大学应搬到郊区已没有现实意义,而且大学搬到郊区后,不仅学生接触城市民间社会比较困难,一个有一定精神追求的城市市民要到大学去听一次感兴趣的讲座,感受大学的精神生活和智慧创造也显得困难重重。从完整的城市生活来讲,充满活力的大学对市民的精神生活已经影响微弱,聊胜于无。

不仅如此,当大学还在城区时,城市民间和文化机构的知识分子与学院知识分子之间的互动很频繁,很多民间知识分子乐于到大学与教师和学生进行简便的交流,从中获得精神创造的各种灵感,或了解未来社会精英们的所思所想。如今搬到郊区后,非获正式邀请,他们已很难专程去大学一趟了。

天才思想家未必需要与人有多少交流,但在新的天才尚未降临之际,如果普通知识分子之间缺乏相互交流、激荡、辩难、激励的机会,整个社会精神生活的原子化趋势必定加剧。

中国大陆的著名大学,一般短则数十年,长的有一百多年历史。一代又一代知名学者在校园中留下的足迹本身就是一道人文景观,是一种很好的学术激励,校园搬迁往往割断了学校的这种文脉,这些学者也便成为书本上的历史人物,与学校本身的精神联系也就不那么血脉相通了。

新的校园兴许可以形成新的人文传统,但那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至少在当前,那些崭新的校园还不是精神故乡,对生活在城市里的市民来说,所谓新校区还只是一个地名而已。

为今之计并不是要重新将放逐于远郊的大学重新请回城里,人文损失有时候看不见,但可以明显感受到,可怕的是无知无觉。感受到了,损失也就减少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