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调研报告:新疆棉花生产过程每一个环节不存在“强迫劳动”
央视新闻6月17日消息,2021年3月,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西南政法大学非传统安全研究所课题组前往新疆阿克苏、喀什等地,对新疆棉花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课题组采用实地走访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调研方式,深入了解南疆地区棉花生产机械化情况以及人工采棉情况,并形成了调研报告。
调研组发现:第一,南疆地区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近年来大幅提升,棉花生产逐渐实现了犁地、播种、管理、采收、整理等环节的全程机械化,并向高效化、自动化、智能化迈进。第二,南疆地区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受多种因素影响。棉花合作社与棉花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出现提升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水平,政府提供的农机具购买补贴大幅降低了农机具购买成本。更为重要的,棉花生产大户试图通过机械化生产降低棉花生产的人工成本。第三,伴随着棉花生产机械化的提升,传统的用工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高度季节性的采棉工作需求逐步减少,棉花采摘工作变得越来越稀缺抢手,采棉工人需要积极主动对接棉花种植大户以谋取工作机会。第四,棉花采摘的高收入是民众自发参与棉花采摘的最大动因。多数采棉工在一个采棉季的收入就可达到或超过当地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五,新疆各族采棉工人均享有广泛充分的劳动权,是否参与棉花采摘、何时何地何种方式参与棉花采摘均由采棉工自主决定。
综合调研结果,我们认为:西方关于新疆棉花采摘的指责严重缺乏事实依据,新疆棉花生产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存在“强迫劳动”迹象。相比其他职业,棉花采摘的高收入对南疆民众而言,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岗位。尤其是在机械化采摘大量增加的情况下,棉花采摘岗位变得越来越稀缺抢手。西方国家对新疆采棉工作的恶意解读,是不符合逻辑的,是对中国新疆缺乏真实了解的妄言。
新疆棉花不容抹黑——新疆棉花生产是否存在“强迫劳动”的调研报告(全文)
(原题为: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发布《新疆棉花不容抹黑——新疆棉花生产是否存在“强迫劳动”的调研报告》)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