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基于实践看智慧城市运营公司的发展路径及优化思路
作者:中大咨询谢仁杰、冯应昕
来源:中大商业评论(zhongdareview)
引言: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要节点,审视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可窥见其行业市场空间依旧广阔。
本研究从丰富的实践案例中,总结出智慧城市行业的趋势、难点,以及能力要求,归纳智慧城市相关企业发展路径,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思考方向。
一、发展背景与趋势
“智慧城市”这一概念于2008年首次提出,而后外部形势深刻转变,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深化,进入全面发展期。今年,国家、各省市“十四五”规划和二零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陆续发布,对智慧城市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和更清晰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主要呈现以下五大趋势:
(一) 政策指引进一步明晰,红利期仍在持续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从多角度进行统筹部署。
发力方向上,智慧城市建设将全面、深度地与城市数字化转型融合互动。
资金来源上,建立期限匹配、渠道多元、财务可持续的融资机制。
城市治理上,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
(二)城市由准备期向起步期和成长期转变
政府侧,更多地市将智慧城市作为年度工作要点并建立相应的统筹机制,工作重心从整体规划向全面落地过渡。
产业侧,大量社会资本加速投入,形成由资本机构、咨询机构、ICT及互联网企业组成的产业链条,带来更大发展契机。
社会侧,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智慧应用场景。城市转变催生了更多智能化需求,整体市场广阔。
(三)数据资源由条线为主向条块结合转变,数据要素市场化持续推进
技术、业务、数据融合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其中,数据融合共享和开发利用是关键。十三五期间,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推进,逐步建立国家、省、地市三级数据交换体系,推动跨层级、跨部门政务数据共享,提供了一定的制度和数据基础。数据的开放、融合、交易将激发更强的市场活力,释放更多数据红利,实现商业价值,驱动城市营商环境数字化持续提升。未来,数据的充分流动、数据应用的创新,有望催生更新型的商业模式,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四)新兴技术促进产业融合,以智慧城市建设带动中小企业发展
新兴技术的成熟和落地、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数智底座等开放平台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互联网行业巨头构建智慧城市生态体系,以平台与技术能力有效赋能参与合作的中小企业。政府引导资本加大投入新技术、新产业,提供活跃的企业协作和丰富的商业机会,汇聚更多中小企业服务商。
(五)建管模式向多元合作转变,项目形式日渐丰富
面对庞大的资金需求,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鼓励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并支持第三方运营,推动管建模式从政府主导向社会共同参与、联合建设运营的多元化模式转变。此外,行业重心从建设转向运营,强调城市数字生态持续优化、完善的长效运营机制,逐步探索创新项目形式。
二、智慧城市运营公司发展难点
外部环境利好,产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企业有意布局智慧城市业务,但与此同时,行业较强的公共事业特性、综合的资源能力要求和复杂的上下游合作关系带来的一系列难点,也使得企业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尤为困难。
(一)地方性企业难以贴合上级政府、国家级战略规划要求,平衡发展难度较高
当前我国以政府主导、市场参与,政府统筹规划、企业辅助执行的自上而下建设模式为主,行业公共事业特性明显,顶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十四五”规划背景下,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地方性智慧城市行动计划,但各地政务服务与治理数字化水平、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发展路径差异较大,区域平衡性的缺失是普遍现象。
智慧城市企业需要贴合国家十四五规划,紧跟“数字中国”重大战略的同时,结合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特点、信息化水平等特点,因地制宜,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
(二)行业经验不足,难以加快发展速度,获得竞争优势
一网统管、智慧乡村等新需求推动各地各级智慧城市蓬勃发展,互联网企业、ICT厂商、地产运营商等多元化主体纷纷入局智慧城市行业,市场机遇与竞争并存。向政府提供智能化治理与决策的运营服务,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能力之一。
然而,许多企业在学习先进做法时,由于缺少行业经验,可借鉴的具体标杆及借鉴方向均不明晰,阻碍了企业通过借鉴领其他先地区优势加速发展的机会。
(三)新兴技术与智慧城市业务结合有待加强
一方面,新型技术支撑产业和社会智能化升级,构成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石,另一方面,数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能够辅助政府决策,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商业价值,成为了下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
在此背景下,及时识别新兴技术与智慧城市业务、需求的结合点既是行业必要能力项,也是智慧城市企业亟待加强的短板。
(四)商业模式较为传统,难以支持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智慧城市市场化商业模式尚未成熟,权责边界尚未理顺,缺少创新共赢的合作模式和清晰的盈利模式,这是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大阻碍。能够突破原有定位下的商业模式,找到可持续盈利增长点的企业,能够更好地顺应长效运营的新趋势,也就更有机会在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中获取相对优势。
(五)跨领域数据难以整合,公共数据未能有效应用
公共、商业等多领域的数据应用是城市智能中枢、城市智慧应用建设的关键,政府运作、企业经营、个人生活的进一步智能化,有赖于数据融合催生的多种辅助应用。然而目前受限于行业纵向分割的业务语言体系割裂、横向数据难以贯穿等约束,从感知层接收,数据层汇聚的大量数据仍未被有效挖掘,有待智慧城市运营企业的深度挖掘,加以开发利用,为社会提供更大价值。
三、行业发展优化思路
(一)智慧城市企业发展所需要素
当前,智慧城市产业链各环节及细分领域已形成一定的市场竞争格局,对参与其中的企业有不同的资源能力禀赋要求,但统观全局,研究团队认为,以下资源或能力是智慧城市企业的重中之重。
● 项目集成统筹管理能力
具备承接政府购买项目的经验与能力,能发挥智慧城市企业的优势,调动资源完成项目高质量交付。
● 前沿技术理解与布局能力
具备科技创新投资眼光,能够识别前沿技术与智慧城市业务、需求的结合点,并且有能力进行投资或合作研发。
● 行业趋势理解和研判能力
深度熟悉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对于新的变化保持高度敏锐,具备产业分析、细分行业市场研究和城市综合治理理论研究等能力。
● 产业生态资源
在业内具备良好的信誉与口碑,拥有强劲生态资源,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投与孵化能力,能充分利用生态赋能和市场活力,带动更多人才进入智慧城市各个行业,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 政策支持、政企合作创新能力
具备政府合作经验与市场竞争相对优势,在运营模式上具备创新能力或已取得相关创新成果,能够消化产业不断融合、治理层级不断提升的趋势。
(二)智慧城市企业发展路径
作为城市建设主力军,地方性智慧城市企业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行业迅猛发展且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企业必须尽快找准自身定位,锚定战略方向,通过战略规划明确发展路径。研究团队认为,地方性智慧城市企业一般如下两类成长路径:
● 科技企业路线
● 投控平台路线
对地方性智慧城市企业而言,无论选择哪条发展路径,行业趋势理解和研判能力都是关键成功因素,与领先的产业研究机构、学术权威机构、具备行业洞察力的咨询公司保持合作,能够获得更全面的行业视野和更深刻的行业理解,进而在理论研究与模式创新上保持一定先进性,赢得客户信任。同时,要善于依托有实力的生态资源,拓宽市场渠道,探索新的跨行业合作模式,保持区域性领先优势。
中大咨询数字化顾问团队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各级政府的号召,致力于帮助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企业成长。我们将提供专业的顾问服务,为企业明确发展路径、构建战略蓝图、提供技术布局建议、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与可持续商业模式。深度参与智慧城市企业战略、业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助力企业取得商业实效的同时,助推城市数字化转型持续发展。
- - END - -
版权声明:本文为中大咨询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给小编(mpeditor)留言,否则作侵权处理,谢谢合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