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上石林与红岩幽谷:再探宁波古火山遗迹
张海华
最近,我在私家地理栏目连续写了两篇关于宁波境内古火山遗迹的文章,即《宁海火山口的古村探幽》和《摩柱峰:天台山余脉的古火山》。
这里是第三篇,准备跟大家介绍的,分别是我在象山花岙岛与宁海岔路镇“红岩谷”所见的火山遗迹。前者颇有名气,后者的知名度不高,但我觉得都很有意思,值得一看。
宁海王爱山。徐霞客曾三游天台山,两次途经宁海,两登王爱山。
花岙岛上的海上石林
惊涛拍岸,扑上一根根直指蓝天的石柱,涌入奇形怪状的洞穴。潮水退却,推挤着海滩上的无数砾石,发出簌簌的摩擦声……我放下背包,坐在花岙岛的礁石上,静静地、久久地看着和听着,恍惚中,觉得自己的心与上古历史建立了某种连接。
花岙岛上的海上石林
今年3月底,我和女儿一起,去了一趟花岙岛后,十分喜欢这个宁静的地方。回家后,女儿后还多次嚷嚷着,问我什么时候再去这个美丽的小岛。
花岙岛,属于象山县高塘岛乡,以壮观的海上石林与奇特的海蚀地貌而闻名。不过,我原先却未曾去过,主要原因是距离远、上岛不便——从宁波市区出发,开车到海边的金高椅码头,约1小时45分钟,然后还得搭乘一个小时一班的汽渡船,才能将汽车驶上花岙岛的土地。当然,如果只是想游玩海上石林景区的话,也可以不开车,直接买票坐船到达景区。不过,我打算大致看一下花岙岛全貌,因此必须开车。
前往花岙岛的汽渡船
在排队等候上汽渡船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对岸的花岙岛上有座突兀的山峰,其形状如老人的头,因此被称为“大佛头山”,此为当地的著名地标。很多岛上居民从外地回家,老远看到这“大佛头山”,心中就会涌起一阵乡愁。
等候汽渡船时远眺大佛头山
那天,一上岛,我就注意到附近的山体岩石呈现明显的柱状节理,此为标志性的火山遗迹。后来,买票进了海上石林景区,登时被眼前的奇伟景象震撼到了:虽说我此前已经在其他地方多次见过石林景观,但这里的石柱之高大之整齐,形态之多样,气势之宏伟,还是出乎意料。
有数层楼高的海上石林
石林缝隙中的植物
最高的几排石柱,起码有六七层楼这么高,斜斜地嵌在山坡上。好多石柱之间的缝隙里,长着茂盛的植物,有松树,还有珍稀兰科植物大花无柱兰。有的石柱下面,还有洞穴,涨潮的时候,潮水会涌进洞中。
石林缝隙中的大花无柱兰
除了石林,这里的火山岩在历经千万年的海浪冲刷后,还形成了各种海蚀地貌:有的形成了不规则的蜂窝状槽形凹穴,凹穴深度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有的如挤在一起的无数巨型石馒头;还有的如一头望海的石狮子……
海蚀地貌
而在景区外的海边,还有一处独特的海蚀地貌。那是一个海边的小山包(或者也可以说是一块巨大的礁石),经过无数年的海浪冲刷,部分岩石崩塌,形成了一个轮廓颇为婀娜的竖立的孔洞,被称为“穿礁海蚀拱桥”。
海蚀地貌(穿礁海蚀拱桥)
彼时正值仲春,远看这个小山包全是白的,走近了才发现在山石上长满了白鹃梅。这是一种蔷薇科植物,其花雪白,清秀可人。据说,这个岛上多奇石、多洞穴、多野花,故名花岙岛。
白鹃梅
去海上石林景区之前,得先经过花岙岛村。这个村庄坐落在山脚,面朝大海,海边就是巨大的沙滩。沙滩不足为奇,奇特的是沙滩上耸立着好多古朴苍劲、形状各异的大树桩,当地人称其为“千年古樟沙滩”。我走过去细瞧,发现这些树桩的质地十分坚硬,虽历经千百年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依然不改本色,着实令人称奇。一旁的牌子上,有关于这些大树的来历的说明,说可能是由于地壳运动后陆升海退,导致原沉埋于地下的古树桩重新出露,但我总觉得这个解释不大靠谱。
沙滩上的大树桩
在沙滩上,听见附近传来阵阵响亮的蛙鸣声。过去一瞧,顿时吃了一惊:在村外的一个池塘里,水面上竟漂浮着几十只黑斑侧褶蛙雄蛙,它们为了求偶而竞相鸣叫,“呱呱”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黑斑侧褶蛙
黑斑侧褶蛙是华东乡野间比较常见的蛙类,不过如此大规模的青蛙“斗歌”大赛,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它们不仅唱歌“文比”,还会动武,雄蛙之间互相追逐,“拳打脚踢”,你来我往,都不甘示弱。所谓“青草池塘处处蛙”,说的就是这个场景吧。
宁海红岩谷,徐霞客曾路过附近
跟远近闻名的花岙岛海上石林相比,我敢说,即使在宁波本地,知道宁海红岩谷火山遗迹的人恐怕并不多,至于去过的人,自然会更少。像我这样的自然摄影爱好者,算是走过了宁波的很多山山水水,但若不是最近在关注本地的火山地貌,估计也不会知道有这么一个好地方。4月初,在我去了花岙岛后没多久,就又去探访了红岩谷。
宁海王爱山中的红岩谷
红岩谷,位于宁海县岔路镇夏孔村的王爱山的南坡,此地属于宁海西南部,与天台县交界。王爱山,倒是蛮有名的。在《徐霞客游记》里,这位“游圣”提到他两度曾游历此山。
第一次游历是在1613年5月20日,他在游记中说:“而雨后新霁,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令人攀历忘苦。又十五里,饭于筋竹庵,山顶随处种麦……”筋竹庵至今犹存,正是在王爱山上。
宁海王爱山中的红岩谷
那天,我和女儿从宁波市区出发,去寻访红岩谷。一路上都在下雨,远山笼罩在云雾之中。在“宁海南”出口下高速后不久,便驶上了盘山公路,20多分钟后到了夏孔村,全程100公里出点头。到了村里,经老人指点,方找到路径,到红岩谷附近的竹林旁停车。运气真好,此时竟然云收雨散,出太阳了,正所谓“雨后新霁”。
抬眼远望,但见这里虽处在接近山顶的位置,但大部分地方比较平坦,田地里种的几乎都是掌叶覆盆子,即当地所谓“葛公”。只有左前方,是靠山的成片的毛竹林。我当时想,既然红岩谷是火山遗迹,应该是贴着山体的,于是就穿过“葛公”夹道的田间小径,进入竹林,然而并不见任何山岩。
掌叶覆盆子的果实
正彷徨无计之时,遇到3个当地男子扛着农具走了过来。我赶紧上前打听到红岩谷该怎么走。他们很热情,其中一位大哥还主动在前引路。走到竹林边缘,这位大哥指着不远处的一片人工栽种的樟树林说,你先走到这片树林,然后再根据指示牌往下走,就可以到红岩谷了。
我连声感谢,依言而行,果然顺利找到了红岩谷。原来,红岩谷就在两块平地之间的峡谷中,峡谷的对面,乃是天台县泳溪乡。此处的王爱山,山顶地势平坦,就像徐霞客所说“山顶随处种麦”,让人有种并未身处山顶的错觉。顺便说一下,这样的地貌,跟宁海黄坛镇的坐落于古火山口的大塘山老村是一样的。此村也同样位于小山之顶,而土地平坦,村子中央为水稻田(详见《宁海火山口的古村探幽》一文)。
红岩谷中的火山岩
我们再次穿过种满“葛公”的田野,拐入底下的山谷,顿时发现自己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随处可见怪石、奇洞、老树、古藤的充满原始气息的世界。这里自然也有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柱状节理,不过,此处的石林,跟宁海茶院乡的陆上石林或象山花岙岛的海上石林都不一样,这里很少有连排的整齐的石柱,而更多的是由各种不规则的大石头堆叠而成。
红岩谷中的老藤,其实是常春油麻藤。
这些石头,其实真正称得上是红岩的不多,倒是有很多或苍黑或灰绿或深褐的岩石。在葱茏的草木的掩映下,这里的一切都透着一种神秘感。很久以来,当地人发挥想象力,给这里的石柱、洞穴、巨岩起了不少形象的名字,并加上了神话传说。比如,有个石洞被称作“观音莲座”。还有块巨岩被称作仙人岩,这块仙人岩的底部,各种颜色的大石头呈堆叠状。若从侧面看,这仙人岩的轮廓,很像是个巨人(也有人说是巨大的神龟)在攀爬。
红岩谷中的柱状节理
红岩谷中的这个石洞被称作“观音莲座”。
至此,关于宁波境内古火山遗迹的考察与分享,就暂告一段落。其实,在宁波,还有不少有意思的地质景观,留待今后去探访。
(本文作者张海华系媒体人、博物作家,曾出版科普类作品《云中的风铃》、《夜遇记》、《诗经飞鸟》等。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jdl_2020@163.com)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