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仇和大学往事:曾任学生会主席,称“不敬重母校就意味背叛”

澎湃新闻记者 程真 陈竹沁 发自南京、宿迁
2015-04-02 09:09
来源:澎湃新闻
打虎记 >
字号

2005年,时任江苏宿迁市委书记仇和率该市党政代表团在南通考察。 CFP 资料

        一位知名校友命运的坠落,并没有给他的母校带来太大的震撼。        

        初春,坐落于中山陵景区南面的南京农业大学静谧而祥和。温暖的阳光下,学生们三三两两围坐在草坪上谈天说地,不时的争论张扬着青春的气息。而严谨与踏实,却也同时写在一群群采集植物标本数据同学的脸上。        

        时光倒回37年前,20岁出头的仇和或许与他们一样,有着类似的生活与梦想。        

        那一年,20岁的仇和迎来了命运的第一次转变:从一名农村生产队长变身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入读南京农学院(后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        

        此后的四年时间,仇和和一同踏入南农校门的300多位大学生一样,异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勤苦学习,踏实上进,实现了从一位农民到大学生身份的转变,毕业后即进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工作。        

        不过,和他的多数同学不同的是,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中共党员,仇和入学不久就当上了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并在大三那年当选院学生会主席,成为全校大学生的代表人物。        

        也许从那个时候起,仇和的从政基因即已萌芽,而官至云南省委副书记的他,在30多年时间里也曾一直被这所大学视作骄傲。        

        遗憾的是,这一骄傲,随着中央纪委2015年3月15日的一纸通报,戛然而止。        

 “高校拿着筐去挑,挑着谁就算谁”        

        仇和的“骄傲”,还得从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算起。而他能进入南农,其中还有一定的巧合性因素。        

        与当时全国多数农村知识青年一样,若非国家命运和政策的重大转向,考大学对仇和来说,原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据《政道:仇和十年》一书所载,1957年,仇和出生于苏北滨海县农村,父母均为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原本9个孩子,因为穷病死了两个。5岁那年,仇和曾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弟弟,因为无钱治病而被丢在草席上等待死亡。        

        在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仇和能上学,是牺牲掉三位姐姐读书的机会换来的。        

        18岁初中毕业后,仇和先后当过生产队计工员、副队长、队长、村团支书,直至乡革委会副主任。        

        本着对文学的爱好,闲暇之余仇和时常向当地报纸投稿。因为所投稿件众多,质量也不错,仇和还被盐城市委机关报《盐阜大众报》评为优秀通讯员。        

        评上优秀通讯员自然是好事。孰料,这一评差点打消了仇和参加高考的想法。        

        就在1977年高考前夕,盐阜大众报社通知仇和去参加为期40天的通讯员培训。是去参加培训还是复习准备高考,让当时的文学青年仇和陷入犹豫。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仇和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培训,参加高考。        

        “如果当时真的去了,也就没有今天的我了。”2006年3月,已当选江苏省副省长的仇和向《政道:仇和十年》的作者表达了这样的心声。        

        因为是“文革”结束后的首次高考,仇和像不少考生一样,对这样的高考仍抱有怀疑,也就没好好复习。好在底子不错,仇和还是幸运地考上了。        

        但初次恢复的高考依然有不少不周之处。仇和回忆,当时管理很乱,考生档案都堆在仓库里,“高校拿着筐去挑,挑着谁就算谁。”        

        “我报的是徐州师范学院,却被南京农学院挑中了。”仇和后来说。        

在宿舍做饭招待来探亲的同学妻子        

        历史没有假设。        

        1978年2月,21岁的仇和告别苏北农村家中的老老少少,来到当时位于扬州的江苏农学院报到入学。        

        为什么是扬州的江苏农学院?这得从南农的历史沿革说起。        

        据南京农业大学官网介绍,该校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和1914年金陵大学农学本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由金陵大学农学院和中央大学农学院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该校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        

        1972年,南京农学院搬迁至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迁回南京,恢复南京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        

        因而,1978年2月至1979年期间,仇和就读的实际上是位于扬州的江苏农学院。        

        仇和的同系同学、1977级南农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现任南京农业大学昆虫系副教授胡春林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虽说是来到城市上大学,但在扬州报到后他们就被安排到乡下的教学点去了,“在仪征的青山镇,几间教室、宿舍,一个食堂,就在山下,旁边还有一个大水塘。”        

        虽然和农村没什么两样,但同样来自农村的胡春林和仇和,并未觉得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有书读,能吃饱饭,就是他们当时最大的心愿,而每周一次的电影放映,则是他们单调学习生活之外的最大娱乐。        

        在仪征度过了平静的一年半时间后,1979年,仇和跟老师同学们一起搬回南京。在南京新组成的学生宿舍里,班上年龄最大的学生、现年69岁的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退休员工王达政,跟仇和组成了上下铺。        

        王达政上大学前已经结婚,因为在班上年龄最大,包括仇和在内的同宿舍7位同学都视其为老大哥。        

        上大学之前,当过村里生产队长的仇和就已是一名党员。入学后,作为班上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仇和当上了学生党支部副书记。        

        大三时,仇和的学生干部职位再进一步,成为南京农学院学生会主席。        

        不过,当时的大学学生工作并不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在胡春林和王达政的印象中,仇和的大多数时间也和他们一样,花在教室和实验室里。“学生会的工作,也就是每年例行的运动会需要准备一下。”胡春林告诉澎湃新闻。        

        “当时担任学生干部对就业也没有太多帮助,因为毕业后会全员分配。”胡春林认为,那时大学生非常稀缺,根本不愁找工作。而仇和的学习成绩本来就是中上等,他去的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并不需要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条件。        

        住在上下铺的两年多时间里,王达政对仇和两次提议在宿舍做饭的事情印象深刻。        

        第一次是在学校搬回南京后不久,王达政的妻子来校看望他。仇和在事先没有告诉王达政的情况下,带着同学买菜并在宿舍做饭招待他们夫妻俩。        

        第二次是在毕业之前,作为离校前的“散伙饭”,仇和又跟同学一道,在宿舍做饭聚餐。        

        “那时跟现在不一样,大家都没钱,下不起馆子。”王达政回忆,“我们就买菜回来偷偷在宿舍自己做。虽然品种不多,但吃起来却也其乐融融。”        

        回想起这些温暖画面,再想想如今的仇和,王达政不免阵阵唏嘘。        

        因为当年做饭招待的事情,王达政的老伴对仇和印象不错。“看到仇和(被调查)的消息后,她还问我,怎么这么‘好’的一个人也出事了?” 王达政说。        

        澎湃新闻记者还曾试图联系仇和大学时的班主任薛宝娣老师。不过,薛宝娣委托胡春林告诉澎湃新闻,自己不愿再谈过去的往事。        

曾被视为“杰出校友”,同学聚会不谈工作        

        毕业数十年后,不管是与学校还是跟老同学,仇和都还保持着联系。        

        南京农业大学,这所号称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拓荒者之一的高校,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视仇和与学校众多知名校友一样,为学校的骄傲之一。        

        据南农官网介绍,该校在11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先后培养出了20余万名优秀人才,其中包括51位院士、几十位省部级以上杰出领导和一大批著名企业家。        

        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南农一直视仇和为“杰出校友”。        

        在南农官网上,一篇题为《南京农业大学隆重庆祝建校110周年》的报道就曾提到,“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杰出校友仇和,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等领导同志也向学校发来贺信表示祝贺。”        

        南农视1902年成立的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为其源头,2012年10月是其建校110周年。        

        就在校庆两个多月前的2012年7月,南农校长周光宏在出席该校云南校友会成立大会之后,还拜会了时任云南省委副书记的仇和。        

        据《南京农业大学110周年校庆工作简报第5期》披露,“2012年7月24日下午,出差刚返回昆明的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校友会见了周光宏一行。”        

        会谈中,仇和指出,一个人在进入大学校园前是可以选择学校的,但毕业走出校门时母校就是固定终身的,不敬重母校就意味着背叛。        

        上述简报称,作为南农校友,因公务未能参加(2012年7月)23日南农云南校友会的成立大会,他感到非常遗憾,他指示云南校友会秘书处尽快摸清在滇工作的南农校友的基本情况,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校友工作。        

        谈到母校的建设与发展,仇和说,人才是一个大学的灵魂,拓展办学空间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母校把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和拓展办学空间作为今后发展战略中的两大根本任务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会谈中,周光宏代表学校向仇和赠送了校庆邀请函和校庆纪念品,仇和愉快地接受了邀请。晚间,仇和设晚宴款待了周光宏一行。        

        事实上,仇和还担任了母校的兼职导师和发展顾问。        

        在南农2005年4月7日印发的《关于聘请仇和等15位同志担任南京农业大学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兼职指导教师的决定》中,时任宿迁市委书记的仇和,与时任南京市秦淮区区长冯亚军等14人一道,被聘为该校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兼职指导教师。        

        该决定称,为了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确保MPA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经研究决定,聘请仇和等15位同志担任南京农业大学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兼职指导教师。        

        公共管理硕士(MPA)是一种在国际上通用的专业学位,其目的是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南京农业大学新闻网一篇题为《我省又建成一处高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南农大首届MPA昨开班》的报道称,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相对落后,相关的公务员及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偏低,受过系统的高层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的人数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需要。鉴于此,南农大MPA的教育方向将是重点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面向农业、农村的高素质、高层次管理人才。        

        在兼职导师之外,仇和还曾担任过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委员会委员。        

        公开资料显示,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委员会成立于2004年10月,属顾问咨询性质机构。        

        另据澎湃新闻了解,仇和对南农校友的“照顾”,在主政沭阳时期即有体现。        

        熟悉沭阳政情的官场人士称,仇和在沭阳时便提拔了多位南农校友,例如沭阳县水务局原局长(副处级)李作为,其从乡长、镇长到镇党委书记,仅隔数月便一路提拔调动,并不寻常。就在今年1月,李作为因涉嫌贪污罪、受贿罪被检方立案侦查。        

        除李作为外,毕业后的仇和与当年的南农老同学也保持着固定联系。        

        胡春林告诉澎湃新闻,南农77级植物保护专业一直维持着一个传统,就是每5年组织一次同学聚会。只要没有特殊情况,这些聚会仇和都会参加。        

        “仇和对我们这些老同学没什么官架子。要是有的话,我们也不会叫他参加了。”胡春林说。        

        据胡春林介绍,同学聚会的地点有时在南京,有时在扬州,在其他地方也搞过。聚会中,难得放松的仇和并不与同学聊工作上的事情,谈得最多的往往还是读书时的趣事。        

        比如,大家常拿仇和的一封信打趣他。这封信是念书时老家的对象写给仇和的,被他不小心从床铺上掉下。当时的仇和因为害羞,便称是自己的表妹所写。        

        老同学大都不跟仇和聊他的工作,只有王达政是个例外。        

        据王达政回忆,因为自己年纪比较大,仇和也当他是老大哥,他就利用一次在宿迁出差的机会,出于好奇和关心,问了一下仇和对当时他正推行的乡镇长“公推公选”的看法。        

        王达政认为,乡镇长“公推公选”固然值得尝试,但也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地方领导特别是县一级领导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话语权。        

        对此,当时的仇和给了一句让他至今难忘的回答:“有改革就要有牺牲。”        

        而在反对仇和的一些官场人士看来,“公推公选”有时会陷入“萝卜填坑”的用人腐败中。这项政治实验被推广至全国后,不时曝出的案例也证实了这一点。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