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青报刊文:大妈旅行团非见识浅薄,青春的疯狂不懂中年欢喜
每逢大小节假日,戏剧感的旅人姿态总能被公众关注。其中,大妈旅行团是一个近年来颇受瞩目的群体。中国大妈紧跟时代潮流,异国街头频频可见她们的身影。透过社交网站言论及影视作品,当下年轻人对大妈旅行团的目光并不友善,态度以调侃、吐槽为主。这一代年轻人反感并竭力远离大妈团,他们彼此间的旅行观念背道而驰。
当背包客文化为年轻人痴迷,凯鲁亚克式的身影日益密集,中国大妈团的姿态根本套不进青年标榜的“旅行的意义”。她们凑人头抱团出游,乐趣不过“到此一游照”和纪念品。她们旅行就如晚餐后的广场舞之约,玩得甚至比年轻人更high,并积极酝酿下一场旅行计划,乌泱泱淹没异国街头。你黑,她乐。
我春节去尼泊尔旅行,途中偶遇中国大妈团。个人观察,大妈们虽不如年轻人那般充分、自如地融入异域,但亦能努力采撷自己的点滴愉悦。她们英语蹩脚,离了导游无法与当地人沟通,但丝毫没降低幸福指数。我路遇一北京大妈团,她们听不懂讲解,却依旧能快活地猜测植物的名字,满脸自在地坐树下:“真好,比北京空气好……”大妈旅行团的确比年轻旅行者更爱凑热闹,但她们大多懂得遵守集体行动的规则,用自己的方式享受旅途乐趣。
中年妇女们游山玩水,却被一些网络舆论塑造成滑稽可笑的形象,大概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青年人倡导的背包客文化,已悄然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观念,大妈们习惯的传统旅游模式遭年轻人排斥;另一方面,“大妈”一词本身就带有含混的价值判断,网友喜好调侃大妈,表达的是对她们角色转变的困惑。你疑惑大妈为什么一脸坦然,一把年纪身材臃肿还丢人现眼跳广场舞,难道不该在家忙家务、看电视吗?你调侃大妈团,因为认为这么玩就白费了人民币和时间,还不如在郊区农家院吃火锅、唱歌。大家没能心平气和地承认事实:大妈们解下围裙,正冲向城市广场和异国街道,大胆表达一个前所未有的角色,他们是从传统观念里解放出来的新“自我”。
大妈们的旅行方式,也不是一直为抱团而抱团、为热闹而热闹。我50岁的母亲旅行时热衷投靠“大妈团”,可她聊起青春,也是一部背包客流浪记:她20岁时独自去四川玩一个月,火车上人多到根本没法挤进厕所;买不到渡船卧铺票,只能卷张凉席到甲板上找个地方睡去;深山里搭不上班车,她一口气组织起40个人集资搭卡车,夜里天降大雨,姑娘们抱团瑟缩在篷子下啃馒头、打扑克。我问起为何旅行模式“文青转大妈”,母亲的回答是,不是不喜欢年轻人的玩法,只是年纪大了就偏爱热闹,喜欢姐妹们相聚说笑,不在乎风景了。
母亲的答案,能够帮助解答如今大妈团的旅行方式何以流行。她们并非如公众想象的那样见识浅薄、行为从众,她们的旅行态度正顺应了她们的精神需求。“个性”不是专属于年轻人的标签,同样适用于生活态度阳光的大妈们。青春有青春的疯狂,中年自有中年的欢喜。
旅行团的大妈们,向社会积极表达着突破传统的角色。她们抓住时代生产的新潮器物为自己妆扮,但又不向年轻人轨道谄媚、靠拢。重要的是,这是她们自己喜欢的模样。这一切,值得我们去理解与宽容。(原文题为《凭什么看不惯大妈旅行团》)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