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德翼空难|纽约时报:从一场空难看德国的民族特性
随着德翼空难噩梦的发酵,德国这个几乎已经成为“精准”及“严谨”的代名词的国家,正在遭遇着一场民族特性的试炼。
3月24日,德国汉莎航空旗下的德翼航空公司4U9525客机在由西班牙巴塞罗那飞往德国杜塞尔多夫的途中在法国南部坠毁,机上共150人遇难。
仅仅在空难发生后的几个小时内,汉莎航空首席执行官斯波尔(Carsten Spohr)即在新闻发布会上信誓旦旦地表示,失事航班的副驾驶卢比茨(Andreas Lubitz)绝对“百分之百适合飞行”,并声称他通过了所有飞行和健康测试。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汉莎航空公司及他们引以为豪的飞行员培训体系很快遭遇了“打脸”——27岁的卢比茨被证实正是这起空难的“始作俑者”,各种有关其心理和健康问题的线索被不断爆出。
《纽约时报》评论员斯梅尔(Alison Smale)评论称,一直以来,德国都以他们的民族特性为骄傲——他们守时守则,他们善于设计,他们拥有着无数整洁美丽的小镇,而他们的体制令德国在1990年统一后崛起成为了欧洲的经济强国。
虽然汉莎航空称卢比茨“令人恐惧”的行为仅仅只是“个例”,可能是不可阻止的。但卢比茨的出现,依然令德国不由得产生了一连串的怀疑:是不是他们的体制失效了?是不是这个被称为“最佳”的飞行员评估系统再也不具备检测危险因素的功能了?德国人历来坚持的隐私保护比公开讨论更能杜绝人们的恶意行为,这种思维方式是否应该改一改了?
这篇评论称,德国政府在这场悲剧后的表现同此前《查理周刊》恐袭事件非常相似——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欧洲各国的领导人站在了一起,共同解决和共同分担。
但德国社会各方面却采取了各自不同的方式对这起悲剧做出反应。
一名来自卢比茨家乡蒙塔鲍尔的记者,在给德国《时代周刊》的撰文中描述了这个小镇的居民在事件发生后对于那些想要打探卢比茨情况的人所表现出的戒备。
“小镇居民们能对一个结束了149条生命的人做出什么评判呢?这个早已不住在这里的年轻人,长期居住在不莱梅或美国,他曾经的朋友和邻居对他还能说些什么呢?他的高中老师对于这个8年前就已经毕业的学生还能有什么评价呢?”这名名为马耶维斯基(Karsten Polke-Majewski)的记者写道。
这篇评论称,事实上,这一点也反映出德国一直以来对于隐私的高度保护和重视。
这种保护一直延续到了德国对于这起空难事件的调查中。当外界质疑为何卢比茨曾很长一段时间中断了飞行员训练时,汉莎航空公司依然以卢比茨的医疗记录是保密的理由拒绝公开他的信息——即使这名副驾驶员已经死亡。
德国巴伐利亚州一名保守党议员拉姆绍尔(Peter Ramsauer)则在26日的电视访谈中公开对许多新闻媒体表示批评。
“检方虽然向外界公布了很多的调查进展和细节,但媒体作出的最终判断却和检方的截然不同了。”拉姆绍尔说,“这种狂热的猜测和报道显得一下子冒出了一堆仿佛真正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法官’。”
此外,还有众多媒体将注意力投向了罹难的16名德国中学生和老师,但德国社会对隐私的保护态度则令这种报道降温许多。
据悉,德国未成年人在面对媒体时拥有拒绝回答和拒绝提供全名的权利。近日,在Facebook上的一个专门为这些德国学生祈福的页面上,就有许多人提出保护遇难者的隐私。
一条留言写道:“有些记者来学校询问遇难者的姓名,请大家不要告诉他们任何信息,否则他们的亲人就将会遭受更多的痛苦!”
“不能理解这些记者为什么还要利用人们正在遭受的痛苦!”
事实上,德国仍有许多媒体在坚持“隐私阵地”上堪称做到了“极致”——即使卢比茨撞毁飞机的事实已经板上钉钉,但一些德国媒体依然坚持德国人的习惯,拒绝写出他的全名,而是用“L先生”来代替。他们还坚持仍然给卢比茨的照片打上马赛克,即使他的照片在别的地方已经“满天飞”了。
不过,讽刺的是,德国最为畅销的报纸《图片报》似乎未能在这方面表现出德国人的严谨。
27日,这份报纸用了他们头版篇幅的一大半刊登了一张卢比茨在2013年参加马拉松跑步的照片,而他们的头条标题更是非常“夺人眼球”——“安德里亚斯·卢比茨:27岁的杀人狂飞行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