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什么样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最容易受排挤?
原创 嘟妈 嘟嘟医生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嘟妈当初一样,给孩子送到幼儿园以后,能不能学到文化课还是次要的,除了关心是不是吃饱穿暖,最是担心孩子会不会受到欺负。孩子第一次在集体中生活,能不能交到朋友,遇到矛盾如何解决。
不要小看孩子们的社交活动。这里面有一片大的天地。嘟妈看过的一部英国纪录片《孩子的小宇宙》就是讲的这个事儿。嘟妈带大家一起看一下吧。
这部纪录片是在一所幼儿园里安装了很多摄像头,记录下了一群四五岁的孩子进入一个全新环境时,在老师看得到或者看不到的地方,最真实自然的表现。
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10个孩子就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不同的群体。
美莲路就是里面最受欢迎的一类孩子,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想要跟她做朋友。
而苔丝雅却有点“卡住了”。
她来到幼儿园第一天的表现是这样的:在一旁默默看着小伙伴玩耍,一整天自己呆着,不说话、身体紧绷、一直握着拳头。
尽管后来她一直在努力寻找玩伴,不断询问其他孩子:“你能跟我一起玩吗?”,但大家不约而同选择了拒绝或者忽略她说的话。
此后的好几天,她都只能一个人远远观望着其他孩子。
除了受欢迎和受忽略的孩子,还有“小霸王”或者“淘气包”。
“小霸王”之一的伊芙丽,不愿意和任何人分享。进入幼儿园才10分钟,就因为霸占着三轮车,和小朋友发生了肢体冲突。
和伊芙丽发生冲突的,是“淘气包”费班,总是故意破坏规矩,招惹其他孩子。几句话没说拢,就往伊芙丽脸上拍了过去。
“小霸王”一般都是这样被家里人“惯”出来的。就像伊芙丽,在家里就是“老大”,为所欲为。她说外公“耳朵聋了”,大家还哈哈大笑,这让伊芙丽更加肆无忌惮。
看起来只会“欺负人”、不会“被欺负”的孩子,在群体里真的吃得开吗?
有一次,伊芙丽霸占了树屋,把其他孩子的帽子从树屋里扔出去,并说了一句非常有贬低意味的话:“Go down with your little friends.”
这时,群体的动力学开始发挥作用。孩子们之间开始悄悄传递一句话:这个女孩不友好,她需要受点教训,我们不要跟她做朋友。大家迅速形成了一个集体意见:排斥伊芙丽。
接下来的几天,没有人跟伊芙丽玩,她受到了群体的孤立。
有一种错误观念,很多家长会存在侥幸心理:“只要我家孩子不受欺负就行了”,甚至有的家长觉得:“孩子霸道一点没事,大不了就是欺负欺负别人”。
从表面上看,性格过于强势的孩子不会吃亏,但实际上,在儿童社交里,最容易遭受毁灭性社交创伤的高风险群体,并不是那些看起来内向、谨慎、可能被欺负的孩子,而是这些因为霸道而被排挤的孩子。
如果家长长期纵容自己的孩子欺负其他小朋友,这个孩子会被其他小朋友甚至老师,贴上“坏孩子”的负面标签。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情感态度是直接的,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时,他就会陷入“自证预言”的心理模式,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一致。
如果得不到帮助,这些孩子会一直这样,成为群体的替罪羊,完全没有真正的朋友。这种失落的感受会长期的伴随他们,等到青春期,可能会通过其它危险的方式发泄出来。
还有的家长会比较担心孩子内向慢热,但是内向慢热的孩子在群体里就交不到朋友吗?
当然不是!
我们接着说上文中提到的苔丝雅,她来到幼儿园第一天,整天不说话、身体紧绷、一直握着拳头,而且她也不跟其他小朋友交往,只是站在窗户边上静静观察。
通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后,她就开始出现社交的强烈意愿与行动:主动接近小伙伴、寻找共同话题、发出交友邀请.....就算被拒绝也不放弃、不气馁。
很快,苔丝雅成功地交到了朋友,融入新的集体。
家长们要明白:内向性格是一个人的基本气质,不会轻易被改变;但是,内向不代表害羞、不合群、胆小,内向、慢热的孩子仍可以顺利融入集体。
嘟妈说
还有些家长会担心孩子朋友是不是多,总只和一两个小朋友玩到底好不好。
但是其实研究发现,一个孩子只要有一两个真正的朋友,时不时被接纳,就能提供成长需要的大部分东西:亲密感、支持、陪伴等等,他们的成长就不会有问题。
而每一个孩子,或快或慢,一定会找到自己的朋友。
就像苔丝雅。
*附儿童0—5岁的社交规律里程,家长朋友可对照宝宝进行自查
0-2个月:
- 可能会短暂地让自己平静下来(通过吃手)。
- 尝试与照顾自己的人进行眼神交流。
- 开始学会对人微笑。
4个月:
- 可能会自己主动微笑,尤其是朝着人微笑。
- 喜欢与人互动,当互动停止时可能会哭。
- 模仿别人的动作或面部表情,比如微笑或者皱眉等。
6个月:
- 积极回应熟悉的人,并开始提防陌生人(认生)。
- 喜欢和人一起玩,尤其是父母和其他的照顾者。
- 听到别人呼喊自己名字时有所回应。
9个月:
- 可能会表现出「分离焦虑」的早期症状,当与照顾者分开时,可能会哭得更频繁,并喜欢和熟悉的人黏在一起。
- 可能会总想和特定的玩具或其他舒适的物品呆在一起。
- 理解「不、不行」的含义。
- 模仿别人的声音和手势。
12个月:
- 遇到新情况时可能表现出害怕。
- 通过重复声音或动作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 可能会表现出一些独立的迹象,包括拒绝别人的帮助。
- 开始学会遵守一些简单的指令。
18个月:
- 可能开始发脾气,但其实是希望通过发脾气来获得帮助。
- 当父母在附近时,自己可以独自探索。
- 可以开始玩一些简单的「假装游戏」或「造型游戏」,例如喂玩偶吃饭或假装打电话等。
- 希望让别人关注自己所关注的事物。比如,这个月龄的孩子喜欢指着天空的飞机,并且转头看着妈妈,确保妈妈也看到了这架飞机。
2岁:
- 喜欢模仿别人,尤其是成人和其他大孩子。
- 表现得越来越独立,甚至有时他们的行为显得目中无人。
- 主要还是自己玩耍,但已经开始参与到别人的游戏中,例如在旁边模仿别人的动作姿态,进行「平行游戏」。
- 能遵循简单的指令,但比上阶段的指令更复杂一点。
3岁:
- 逐渐开始理解「我的」、「他的」或「她的」的含义。
- 如果日常生活中发生了重大变化,可能感到不安或焦虑。
- 开始学习如何「轮流玩」,并遵循含有2-3个步骤的指令,例如「走到门口,把红色的球拿回来放在桌上」。
- 能说出至少一个朋友的名字。
- 当朋友悲伤或难过时,能表达对他们的关心。
4岁:
- 能与其他孩子合作,可能更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而不是独自一人玩。
- 大多数时候分不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构的。
- 喜欢新事物和新活动。
5岁:
- 可能想取悦家长和其他小伙伴们。
- 了解性别,知道男女不同。
- 开始认识到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构的。
— End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