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涨知识|悼词应该怎么写?

澎湃新闻记者 徐萧
2015-03-31 15:44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李嘉诚偕二子祭拜李光耀

李嘉诚与李光耀长媳何晶互相致意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去世当天(3月23日),香港大亨李嘉诚即率两个儿子赶赴新加坡,吊唁老友,并致函新加坡总理、李光耀长子李显龙。短短百余字的悼词,引发网友感叹“汉字的美与忧伤”,更有人评论道:“其文大雅、其辞细琢、其意隽永、其情戚戚”。

        悼词全文如下:

        黯悉李资政辞世,不胜惋悼,哀伤难舍。

        资政是世罕其匹、东西一合的历史巨人,笃志结领民心民智,实现有序、自由、公平和仁惠的社会。资政一生果敢磊烈、持守相本、风度庄严、平易近人。身虽同乎万物生死,精神不灭不朽,长存人心。

        李氏有缘与资政多次面晤,其思之深,见之远,仁之厚,一切一切仿如昨天,怎不感念畴昔。谨偕小儿泽钜、泽楷敬致深切慰唁,盼总理阁下与家人节哀顺应。       

李嘉诚向李光耀遗体告别

学者:网友对李嘉诚的悼词评价过高

        对于这篇悼词,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讲师张金耀认为,这是一篇格式工整的悼词,开篇点题陈述事实并表达悲伤的心情,中间部分是对逝者的评价,最后一段表示怀念并慰问家属。张金耀认为,虽然从华人社会整体文字水平情况观察,有其可取之处,但网友的评价,显然过高。

  “整体而言,文白相杂。而个别词汇,比如‘东西一合’、‘结领’、‘磊烈’,无论是古今,都很少见,甚至仅见。”张金耀说。

        澎湃新闻记者用各大搜索引擎以及二十四史、四库全书等古籍检索系统,搜索了张金耀提到的三个词,除了李嘉诚悼词,的确并未看到其他出处。

        当记者将这篇悼词和现在一般白话悼词作为对比时,张金耀认为,“这篇悼词之所以显得比较文雅,主要是因为它是唁函的形式,是供家属阅读的,而非如一般在追悼会上需要朗读的悼文。如果是要读出来的,还是以全白话为宜,不然容易造成理解障碍。我们现在很多唁函、长挽联,其实更加典雅和情深辞切。”

        张金耀表示,今日的悼词在中国古代没有十分明确对应的文体,是从诔(音垒)文、哀辞、祭文等哀祭文逐步演化、合流而来。但中国有着深厚的哀祭文化,从诔文、哀辞到祭文,甚至碑、形状、墓志,都可以用来哀祭逝者。

        “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古人会选用不同的文体,有着明确的区分。粗略概括,大都包涵记事和抒情两部分。”张金耀说。

从诔文到悼词

        以散文形式出现的悼词,最早可以追溯到诔文和诔辞。诔文只是用来记事,诔辞用以表达情感。现存最早的诔辞是《左传·哀公十六年》所载的鲁哀公哀悼孔子的《孔子诔》:

        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全文只有数语,但词哀情切。因诔辞必经宣读,其中“呜呼哀哉”的呼号语,就被以后哀祭文所广泛套用。

        两汉之间,诔辞盛行,著名的有扬雄的《元后诔》、张衡的《司空陈公诔》、蔡邕的《济北相崔君夫人诔》。其体例大致为:“选言录行,传体而颂文,荣始而哀终。论其人也,暖乎若可觌;道其哀也,凄焉如可伤。”(梁刘勰《文心雕龙·诔碑》)也就是前列小传,记叙死者生平,表示颂扬之意;后写四言诔辞,称誉死者荣耀,寄托哀悼之思。前者为散体,后者为韵体,从而开两千多年来哀祭文韵散结合之先例。

        在差不多同时代,由辞赋派生出来了哀辞、吊文,都是前有序言,后有韵文,与诔辞近似。所不同的是,早期哀辞“率以施于童弱夭折、不以寿终者”(晋挚虞《文章流别论》),多是写给夭折的儿童的,比如曹植两个女儿早夭,先后写了《金瓠哀辞》、《行女哀辞》,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写东邪黄药师误信女儿黄蓉遇难时,就念了里面的几句。

        而吊文则内容广泛,比如贾谊的《吊屈原文》、曹操的《祭桥公文》,后者是正式以“祭文”命名的开始。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思想解放,文学观念加强,哀祭文除为王公贵族歌功颂德之外,也出现了一些悼念骨肉、悲痛身世的至情文字,大大增强了这一文体的抒情气息。

        这一时期的名篇,诔辞有曹植的《王仲宣诔》、阮籍的《孔子诔》,哀辞有陆机的《吴大司马陆公少女哀辞》,吊文有祢衡的《吊张衡文》、王粲的《吊夷齐文》,祭文有王珣的《祭徐聘士文》、陶潜的《自祭文》。还有用辞赋体写的哀悼文,如曹植的《慰子赋》、潘岳的《悼亡赋》、江淹的《伤爱子赋》。在文体上,整体趋向骈俪化,同时祭文的格式趋于完备,开篇就要点明时间、职务、主祭人、祭品以及死者,从此成为祭典开场白的定式。

        唐宋古文运动兴起,骈体形式式微,散体文字流行。并且,哀辞取代了诔辞的地位,所祭对象的范围扩大,不限于夭折孩童。这一时期名篇纷陈,其中以散体称誉于世的,有陈子昂的《祭韦府君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白居易的《祭浮梁大兄文》、李商隐的《重祭外舅司徒公文》、苏轼的《祭欧阳文忠公文》等,而又首推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祭十二郎文》。

        元明清三代,哀祭文写作成绩斐著。其中以散体著称的,有归有光的《祭外姑文》、钟惺的《告亡儿肆夏文》、刘大櫆的《祭舅氏文》、袁枚的《祭妹文》、吴汝纶的《祭李文忠公文》以及鸦片战争时期《浙江府厅县生祭黄冕文》等。

【名篇荐读】

古代的:

        曹植《行女哀辞》

        序:行女生于季秋,而终于首夏。三年之中,二子频丧。

        伊上帝之降命,何短修之难裁;或华发以终年,或怀妊而逢灾。

        感前哀之未阕,复新殃之重来!方朝华而晚敷,比晨露而先晞。

        感逝者之不追,怅情忽而失度。天盖高而无阶,怀此恨其谁诉!

        贾谊《吊屈原文》(节选)

        共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沈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翺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伯夷贪兮,谓盗跖廉;莫邪为顿兮,铅刀为铦。于嗟嚜嚜兮,生之无故!斡弃周鼎兮宝康瓠,腾驾罢牛兮骖蹇驴,骥垂两耳兮服盐车。章甫荐屦兮,渐不可久;嗟苦先生兮,独离此咎!

        陆机《吊魏武帝文》(节选)

        悲夫!爱有大而必失,恶有甚而必得,知慧不能去其恶,威力不能全其爱,故前识所不用心,而圣人罕言焉。若乃柔情累于外物,留曲念于闺房,亦贤俊之所宜废乎!

        韩愈《祭十二郎文》(节选)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易其有极!

        袁枚《祭妹文》(节选)

        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近现代的:

        连战《祭总理文》

        维民国九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总理孙中山先生逝世八十周年纪念,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代表全体党员,谨以鲜花致祭于总理之灵曰:

        清季末世,内政失修,外患迭乘,屡订条约,丧权辱国,生民涂炭,其谁能救?惟我总理,独抱远识,洞烛潮流,倡导革命,发明主义,昭苏民智,呼号奔走,拯民救国。四方贤豪,共矢丹诚,同心同德,一致奋斗。辛亥双十,义起武昌,专制覆亡,民国肇建,五色旗扬,开启共和。伟哉总理,彪炳勋绩,谦让大位,发展实业,建设国家。民国以后,纲常不备,祸乱相寻。帝制复辟,军阀乱政,列强为伥,内战不休,民无宁日。总理明鉴,继续革命,扞卫民国,维护法统,保存正义。北伐统一,和平建设,未竟志业,积劳尽瘁,遽逝北京。缅我总理,大功至德,千古一人,一人千古。凡我党员,恪遵遗命,共勉振兴,再造中华。

        陈寅恪为王国维纪念碑所撰碑文

        海宁王先生自沈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咸怀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本文参考了章寿明《古代哀祭文发展简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