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甘岭》连长原型张计发逝世,一个苹果的故事感动几代人
“我这辈子就是在替我那些牺牲的战友而活,替他们见证祖国的繁荣昌盛。”
2021年6月15日7时30分,原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7连连长、电影《上甘岭》连长原型张计发逝世,享年95岁。
图片来源:信阳日报
17岁的张计发:我要当兵
张计发,河北省赞皇县人,生于1926年。
1942年参加抗日先锋队,1945年正式加入八路军,1947年1月入党,1951年随部队入朝作战。
在张计发的档案里,一份自传写道:
“我出身贫农家庭,自幼饱尝困苦,曾眼见大姐被卖……七七事变后,日寇入侵,城守不住,村也难保……当八路军光荣,打了胜仗老百姓都来慰问。”
17岁的张计发打心眼儿里想着一件事:
“我要当兵。”
1945年7月,张计发如愿参军。
华北平原的放牛娃逐渐成长为解放军战士、排长。
1951年,他随志愿军第15军入朝作战,并于次年10月30日,在上甘岭迎来了此生最难忘的战斗。
图片来源:信阳日报
《一个苹果》的故事
1952年10月14日晚,张计发作为15军45师135团7连连长,带着160多人的队伍投入到上甘岭战役中。
10月30日晚10时,7连的目标是夺回上甘岭597.9高地的表面阵地,历经血战,全连战士只剩下8人,终于稳固了597.9高地主峰。
在上甘岭战役中,比战斗牺牲更残酷的是没有水。
张计发说,步话机员常常急得打自己的嘴巴,为的是打出血,用来滋润喉咙,以保证能够与上级联系。
为了将物资送往阵地,后勤运输人员大部分牺牲在封锁线上,第15军紧急采购了8万斤苹果,但最终只有一个苹果送到了张计发所在的主坑道。
就是这一个苹果,在7连每个人手中传了一圈,谁也没舍得吃。
张计发只好用激将法:“这么多人,连一个苹果都消灭不掉,怎么打敌人?”
说完,自己在苹果上咬了一点皮,传给其他人。
就这样,8个人一点点分食了1个苹果。
也是这一次战役,7连荣立集体一等功。
图片来源:信阳日报
电影《上甘岭》看了无数遍,每一次都含着泪没看完
“我不记得击退敌人多少次,但就算只剩8人,我连也并未后退,完成了坚守阵地24小时的任务。”
电影《上甘岭》中战事的激烈,令人印象深刻。
但真实的战争,却远不是电影能够呈现的。
张计发说自己不知看了多少遍电影,但每次都是含着泪,没看完。
二排排长孙占元,被敌人炮弹炸断了双腿,仍在阵地上指挥战斗。用敌人的两挺机关枪掩护五班战士易才学
完成连续爆破任务。当敌人涌到跟前时,他拉响最后一颗手雷,和敌人同归于尽……
五班副班长李忠先,对战士们大喊:“我们一定要把口子打开,让我连冲上去,同志们掩护我!”说罢抱着爆破筒跳进敌人的火力点,20多个敌人被炸在里头,自己也壮烈牺牲……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战士!他们心中只有祖国,只要一息尚存,就决不放弃阵地,决不会向敌人屈服!”
图片来源:信阳日报
“我这辈子就是在替我那些牺牲的战友而活”
1956年12月1日,根据上甘岭战役改编的电影《上甘岭》上映。这让张计发作为张连长的原型被全国人民熟知。
“英雄连长”的称谓让他很不安,也总是拒绝:“我不是英雄,我的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而说到自己,他将自己形容为“幸存者”。
无论在什么场合,张计发只要听到谁说他为革命做了多大贡献,他首先想到的都是牺牲的战友:“我这辈子就是在替我那些牺牲的战友而活,替他们见证祖国的繁荣昌盛。”
致敬!
来源:信阳日报、新华社
原标题:《《上甘岭》连长原型张计发逝世,一个苹果的故事感动几代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