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茶叶搅动的世界史:从“酪奴”逆袭到美国诞生
茶,当今世界的三大饮料之一,世界上有30多亿人饮茶。这种安神定气的饮料象征着和平、和睦与和谐。但它并非仅仅是一种经济作物。在人类历史上,围绕着茶叶,曾经有过无数的风云变幻。茶叶深刻地影响了这个世界的历史。
从南向北:“酪奴”的逆袭
茶叶的原产地在中国。相传神农氏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我国人民很早就开始种植茶叶,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里就发掘出了距今5500-7000年的先民种植的古茶树树根。起初,人们仅把茶叶当作一种药材,从野生茶树上采下鲜叶,直接煮成羹汤品饮,其味苦涩,故称“苦茶”。其功效在东汉的《神农食经》里有记载:“苦茶久服,令人悦志。”
从汉代开始,渐有长江流域饮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吴主孙皓宴会群臣,以茶代酒,这是最早见于正史的饮茶记载。稍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王朝间的对立也没有阻止茶叶北上中原的步伐,但传播过程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早在西晋时,乳酪这种从游牧民族传入的饮料,已经成为北人所喜爱的风味食品。权贵王济在招待东吴名士陆机(陆逊的孙子)时就端出数斛羊酪,矜夸曰:“卿东吴何以敌此?”结果陆机的回答不卑不亢:“有千里莼羹,未下盐豉。”
到了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请臣僚王肃和一群鲜卑贵族吃饭时,酒席之间也问了这么一句——“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洛阳伽蓝记·报德寺》)这给出自江东名门琅琊王氏,因其父为齐武帝杀害而入魏的王肃出了一个大难题,他的身份颇为尴尬:为自己的国家所抛弃,只得投北。身为降臣,寄人篱下,心中即使充满对家乡的眷念,也不能据理力争。于是只能回答“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甚是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唯茗不中(注:‘好’的意思),与酪作奴”,用来迎合当时北魏以饮茶为耻的鲜卑贵族的优越感。这也是茶的别称“酪奴”的由来。
尽管北魏的贵族极力诋毁茗饮,却终究难挡茶叶“北伐”的步伐。就在《洛阳伽蓝记》成书的北齐年间(公元550-577年),饮茶风气在北朝上层社会已经兴起,成为文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最终,到了南北统一的隋唐年间,南方所产之茶经由大运河,大量销往北方,茶饮已风靡大江南北;所谓“自邹(今山东兖州)、齐(今山东益都)、沧(今河北沧州)、棣(今山东惠民县),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公元758年,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著作《茶经》问世,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作者陆羽也被后人传颂为“茶仙”。
日本茶道与丰臣秀吉的黄金茶室
也正是在大唐盛世,饮茶的习俗被 “遣唐使”带回了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日本首次确切记述茶事是729年(日本天平元年·唐朝开元十七年)二月八日,天皇在宫廷召集僧侣讲解《大般若经》,曾“赐茶百僧”。当时日本的茶很珍贵(全进口),只在重大国事和佛事时才蒙恩赐。日久天长,对茶的尊崇就演变成了神圣的仪式——茶道。
主张“和敬清寂”的茶道在战火纷飞的日本战国时期(1467-1573年)成型,并由被誉为茶道天才的千利休(1521-1591年)将其发展成为一门艺术。很快,茶道开始在武士社会中风靡。在仅有四叠半大小的茶室里,驰骋沙场的粗野武士的灵魂可以得到完全的洗礼,感受到在乱世中少有的安静。
出身低微的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也没有忘记用茶来炫耀自己(暂时)结束战国纷乱的赫赫功绩。毕竟,对这位太阁大人而言,表面恭顺的各地大名(诸侯)只是被迫屈服于强盛的武力,但茶道却可以征服他们的心。为了宣示财富与权力,丰臣秀吉用黄金打造了一间茶室,在这间金灿灿的茶室点茶的大名们无不叹服,为秀吉“天下人”的气势所慑服。
1587年,丰臣秀吉在京都北野天满宮举行了“北野大茶会”,只要热爱茶道,无论武士、商人、农民百姓,只需携茶釜(茶具一种,煮水的壶)一只、水瓶一个、饮料一种,即可参加这次为期10天的大茶会——只有充满自信而又强有力的统治者才拥有这样开放的胆识。而这场完满的盛典也标志着丰臣秀吉统治的“桃山时代”极盛时期的到来,茶叶变成了太平盛世的一个象征符号。
茶马互市:古老的战略物资
茶叶在东渡扶桑的同时,也从中原向周边传播。从蒙古草原到青藏高原,茶叶在乳酪的大本营站稳了脚跟。逐水草为生的游牧民们发现,他们日常食用的牛羊肉、奶等都是油腻、不易消化之物,所缺少的果蔬营养成分,恰可以从富含维生素、茶碱的茶叶中得以补充,而茶中大量的芳香油还可以溶解动物脂肪。如同顾炎武总结的那样,游牧民族“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到了宋代,昔日乳酪的拥趸同时也成为了香茗的粉丝,甚至到了“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地步。中原民族作为生活调剂品的茶叶,对于草原民族就像盐巴一样,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游牧民族需要的茶叶只能仰赖从中原进口。于是,茶叶变成了像今天石油一样的战略物资,也成为大宋王朝面对周边“四夷”的一张王牌。西夏的李元昊发动对宋战争后,虽然在战场上未尝败绩,最后却也不得不主动求和,原因就是战争爆发后宋朝实施经济制裁,造成“互市久不通,饮无茶”,引起西夏老百姓怨声载道。而在最后达成的和议里,根据西夏的强烈要求,除了银、绢之外,每年宋朝还要在“岁赐”中送给西夏茶叶三万斤。
所谓“岁赐”,着实是堪称当时世界上最繁荣、最文明的大宋朝令人诟病的软肋,就连江南的方腊起义,也不忘谴责宋廷“岁赂西、北二虏(指西夏与辽)银绢以百万计,皆吾东南赤子膏血也”。而宋朝同契丹(辽)、西夏和金朝的战争屡屡吃瘪只得花钱买和平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缺马。
经历了靖康之耻的李纲就曾指出“金人专以铁骑取胜,而吾以步军敌之,宜其溃散”。所谓“国家大事在戎,戎之大事在马”,骑兵如同古代的坦克部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力量。盛产马匹的辽、金严禁向宋朝出口,辽代规定“每擒获鬻马出界人,皆戮之,远配其家”,金代更夸张,“诏禁卖马入外境但至界欲卖而为所捕,即论死”。
这样,宋朝可能的马匹来源只剩下了藏区。在宋朝战马需求急切,其他马源枯竭,完全仰赖商业途径购买吐蕃等族战马的情况下,在“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宋朝不可一日无马以存的情况下,茶马贸易就应运而生,成为宋朝解决战马来源的重要途径。北宋时官府用川茶交换藏区的马匹每年达2万匹以上,南宋达1万匹以上,而两宋时期四川年产茶3000万斤中,每年至少1500万斤以上销往藏区。
虽然来自藏区的马匹最后未能挽回宋朝被蒙古铁骑灭亡的命运,但茶马交易在此后的几百年间却相袭成风,开辟出了著名的“茶马古道”。而位于康藏交通要冲的小村庄“打箭炉”也因茶马贸易而发展成为一个贸易重镇——大名鼎鼎的康定县。
茶马互市的意义尚不止于此,事实上它成为历史上汉、藏两大文明发生交流融合的一个重要渠道。恰如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中所言:“汉地的货物运到博(Bod,藏族对藏区的自称),是我们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不是的,不过是要把藏汉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罢了。”
茶叶在政治上的重要意义连外国侵略者也看得清清楚楚,19世纪80年代,英国特务(“探险家”)慕尔克罗夫特到西藏刺探情报,他发现藏民的生活中离不开茶叶,还看见大批的商队用牦牛运输茶叶。回去以后就提出一条毒辣的计谋,建议以印度茶叶取代川茶,隔断藏区和汉地的联系,“以茶侵藏”。幸而这个计划未曾得逞,藏族人民宁愿以高出印茶十倍的价格购买川茶,而置英国人大力倾销的印茶于不顾。
严禁茶叶走私引发美国独立战争
说到英国,英国人是当今世界上最喜爱饮茶的民族之一,下午茶是英国人生活的一部分。2006年初,BBC 网站对 12 项所谓“英国的国家象征”进行了投票,最后竟是“茶”以 35.03%的得票率独占鳌头。但英语对茶叶的发音(tea),明明白白地来自闽南话,足见这个“英国的国家象征”,乃是made in China。
事实上,几乎所有外语中对“茶”的称呼,都来自汉语。大航海时代以后,中国茶叶通过陆路和海路两条不同路线传入欧洲。陆路所经的地方,都用接近北方话的发音来称呼茶叶,譬如俄语的chai,波斯语的chāy,希腊语的shai;而由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厦门购买茶叶,再通过海路销售的地方,皆把“茶”的闽南音转驳而去,如荷兰语的thee,法语的thé,德语的tee。
1650年代,饮茶风气传到英国。有意思的是,英国最早的茶叶是在咖啡馆里出售的:咖啡两便士,巧克力与茶半便士,还有一便士一袋的香烟,报纸免费阅读。最初对于英国人而言,茶是一种神奇的、包治百病的,具有浓厚异国情调的饮料。1664年,东印度公司送给国王查理二世的礼物不是什么珍禽异兽,而是一小包“贵重的茶叶”和一点肉桂油。国王的妻子、葡萄牙公主凯瑟琳王后把她高贵的喝茶习惯带入英国的宫廷生活,家庭茶会成为了王公贵族阶层最时髦的社交礼仪。上行则下效,榜样的力量无穷。进入十八世纪以后,喝茶已经从英国上流社会一种时髦的奢侈,进入到了大多数英国人的日常家庭生活。
自然,嗜茶的英国人也把这个习惯带到了北美殖民地。 1757年,纽约市为规范茶水销售而颁布了《纽约市茶水贩管理条例》,足见当时活跃的茶叶商业状况。但在伦敦眼里,这块新大陆永远只是亲娘生后娘养,为了偿还七年战争(1756-1763)的巨额债务,1765年3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经济控制的《糖税法》、《印花税法案》,对北美商品课以重税,引起了北美人“无代表不纳税”的愤怒抗议。
为了拯救在走私茶叶冲击下严重亏损的英国东印度公司,1773年5月,英国政府通过了《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允许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北美殖民地的茶叶运销,每磅茶叶缴税3便士,同时严厉禁止茶叶走私——据估计,当时每年北美殖民地的茶叶进口已达到100 万磅,其中四分之三是走私茶叶。
就是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三便士,最后掀起了滔天巨浪。1773年11月28日,东印度公司运有茶叶的商船停靠在波士顿港码头。12月16日夜晚,60名“自由之子”化装成印第安人登上了商船,将船上的342箱茶叶全部倾倒入海。12月23日的《马萨诸塞时报》生动地描述道:“涨潮时,水面上漂满了破碎的箱子和茶叶。自城市的南部一直延绵到多彻斯特湾,还有一部分被冲上岸。”
“波士顿倾茶事件”令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矛盾骤然激化,冲突不断加剧。不远的地方,即将要传来列克星顿的枪声,引爆美国的独立战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