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少年宫里的新儿童:文艺尖兵、儿童外交家、科技小能手

澎湃新闻记者 于淑娟
2015-03-29 15:02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一直以来,中国福利会少年宫都是重要的对外宣传窗口。从五六十年代创办之初,直至今日,一些来访外宾、团体都会到少年宫参观,看看中国少年儿童的成长风貌。

        也正是中福会少年宫这一特殊的功能,少年宫在挖掘、培养少年儿童才能的同时更着意于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天才儿童”。

唱歌、演戏样样来,我们都是文艺先遣兵

        少年宫有个小伙伴艺术团,这是包括了戏剧、舞蹈、民乐、合唱等在内的少年儿童文艺团体。他们常常需要接待外国来访的领导人、代表团;另外,节庆活动中举凡有少年儿童的演出,基本就由他们演出,比如五一、六一、十一等节日的汇演活动以及慰问军队、农村的演出等等;再者,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广播电台等文艺单位需要少年儿童演戏、配音或者朗诵时,都会到少年宫来挑小演员。

        谈起当年演戏、配音的经历,姚善一印象深刻的是跟小伙伴同吃同玩,晚上结伴回家的情形。

        “上影厂、美影厂需要儿童的群众演员、配音,或者广播台需要儿童参与演出广播剧、朗诵,都会找我们去。我们参与这些活动没有报酬,没有接送的车子。有时候演出结束,卸妆收拾完都十一点多了,老师就会交代男孩子护送女孩子回家。马路上前前后后就这么结伴走。有时候下部队演出,赶上吃饭时间,当兵的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几个馒头,一碗菜汤,就是这么简单,还是很开心。”

        五六十年代在少年宫合唱组学习的艾妮妮等人谈起小时候经历过的演出,则是兴致勃勃地向记者讲述了大型歌舞《东方红》背后的故事。

        那是1964年,适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2周年,同时上海解放15周年,上海3000多名专业和业余音乐舞蹈工作者编排了一场“充满革命激情”的大歌舞《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作为第五届“上海之春”音乐会的揭幕演出。如此大规模的演出,在上海尚属首次。

《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演出照片

        “我们合唱组30名小伙伴参与演出,当时是在文化广场进行,周总理来了,场面很大,演出效果很好。周总理看了很激动,说要把这台演出搬到北京去,给毛主席看。我们听说了,特别高兴,想着终于可以去北京了!”遗憾的是,这次演出人员太多,无法都能到北京去。最终只有上海的十六位主创人员去了北京,对这场演出再做修改、编排,于是有了在北京演出的《东方红》。不过,这并未丝毫影响到他们的自豪感,说起这场演出,三位老学员精神头儿十足,他们说,这是上海的骄傲。

        少年宫的舞蹈组、戏剧组、合唱组等学员都是当时少年儿童中的文艺先遣兵。他们中的一部分,也是由少年宫直接走入了专业道路。当时东海舰队文工团、南京军区文工团、上海木偶剧团等文艺单位都会到少年宫招录学员,一些“小伙伴”由此成为文艺从业人员,比如导演江海洋,著名配音演员倪康,他们都是与姚善一、丁汕一起在少年宫学习、玩耍过的小伙伴。还有歌唱家陈海燕,因为演出歌剧《江姐》,被称为“最难忘的江姐”,她少年时也是合唱组的学员。

儿童外交家:印象深刻的外国香水味儿

        丁汕出身于文艺家庭,父亲丁然、母亲张鸿眉抗战时期投身戏剧事业,1949年以后都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演员、导演。他八岁时就随母亲为动画片《好朋友》中的小鸭子配音。因为自身条件不错,又有家庭影响,1956年,小学三年级的丁汕就通过选拔,录取到长宁区少年之家戏剧队,一年后,他又去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少儿演播组,做广播剧、朗诵。1958年他考进少年宫时已经有些表演经验了,是专业水平不错的学员。所以,他经常演主角。

        丁汕印象尤其深刻的是接待外宾的演出。五六十年代,与中国建交的多是第三世界国家,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代表团来访中国,常常会来少年宫参观,于是,小朋友们就有相应的演出接待任务。

刘少奇陪同外宾到访少年宫,与孩子们在一起。

        “相对来说,我们戏剧队接待外宾演出的机会没有舞蹈队、合唱队、民乐队那么多,但是也不少。我见过很多领导人,外国领导人有西哈努克、苏加诺、金日成,中国领导人见得较多的是周恩来、刘少奇、王光美,最多的是宋庆龄女士。我印象最深的是外国领导人身上的香水味儿。我们戏剧队的房间不大,五六十平米的一间房子,领导人一来,还带有陪同、翻译等人,人多房间小,大家彼此的距离很近。那时候,外宾身上香水味儿对我们少年儿童来说还是挺新奇的。

        “一般国外领导人来访,上面都会让指导老师关照我们,台词说得慢一点,声音响一点。这样一来,我们挺紧张的,不像平常表演那么自如。周总理会在旁边跟我们说,小朋友,不要怕,爷爷听得见,好好演。那时候,对我们来说,这是很温暖、亲切的。

        “外国领导人之外,我们还会接待国外的各个代表团,比如少年儿童代表团、妇女代表团等等,接待他们没有像接待领导人那么正式。通常流程是代表团来参观,然后我们就停下排练活动表演一段排练好的剧目,结束了拍拍手,送礼物。那时候,外宾给我们送的礼物,钢笔一类的要上交,纪念章这样的小东西也可以自己保留,我就保存了几枚。”

据丁汕回忆,这是苏联妇女代表团赠予的纪念章。
少年宫小学员赠予孔波雷的书法作品:中非友谊万岁

        相较起来,合唱组在接待外宾方面的经验更多,而且对内对外,演出节目也略有不同。

        “一般对内的活动,我们唱自己的歌,比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思念毛主席》《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等。接待外宾的话,我们会选择演唱他们国家的歌曲。比如,金日成来了,我们就唱《金日成将军之歌》。这首歌是我们的指导员吴克辛在去抗美援朝前线访问演出时带回来的,而且还教会我们用朝鲜语唱。”说到这,艾妮妮、周正彪等几位合唱组老学员就哼唱起来。“阿尔巴尼亚领导人来了,就唱阿尔巴尼亚的歌。古巴的领导人要来的时候,我们老师自己编排了一首《要古巴不要美国佬》:要古巴不要美国佬,给他一个大拳头……。”

金日成到访少年宫

新时代的科技小能手

        少年宫从创办开始,就特别注重孩子的动手能力、理性思维。以前少年宫有航模、船模、机械等兴趣组,改革开放后,少年宫紧跟时代率先组建了计算机中心。

        作为计算机中心最早的指导员,王颂赞年轻时在部队服役,当时接触过计算机,退伍后他在上海业余工业大学(现在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习,同时做少年宫机械组的指导老师。后来,少年宫成立计算机中心,他即任计算机中心的指导员。可以说,他经历少年宫计算机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以至今天的全部过程。

        “计算机中心是随时代发展出来的。以前,我在做机械组的指导员时,就已经指导我们的同学操作数控机床,通过编写程序,做平面零件模型。当时孩子都是冲着好玩来的,很有热情。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提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悄然来临。少年宫就组建了计算机中心。最初,我们计算机中心没有计算机,只有计算器。当时是跟旁边的三五四三厂合作,我们买进他们的计算器,他们的工程师来少年宫给学生上课,学习二进制、数字技术原理。当时孩子们对这些已经是很感兴趣了。

        “直到1978年杨雪兰女士从美国带着她的儿子来我们这里交流,给我们展示了他的苹果第二代计算机。我们才看到计算机。1979年,少年宫就买了这台计算机,这才开启我们的计算机教育。”

1980年代初的在少年宫计算机小组

        少年宫当时也是花了大价钱买了这台计算机,相对于学员数量来说,这台计算机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要。于是,王颂赞规定,两人一组每人只能上机操作15分钟。等候的同学就用卡纸制作的键盘练习打字。“这也是没有办法。不过同学们都很有热情,都努力练习用卡纸键盘打字提高速度,这样上机的时候能够多做几个程序。”

        “那时候,孩子们一放学就跑来我的教室。有些人就纳闷,怎么天都冷了,电脑教室还开着两个风扇。说起来也是笑话,计算机中心的学员男孩子多,当时进机房都是要脱鞋的,男孩子都穿跑步球鞋,一脱鞋子,臭得呀!”虽是说笑,王颂赞谈起那时的学员很是欣慰,他们有学习热情。

        1984年邓小平参观上海展览馆参观十年科技成果展,当时13岁的少年李劲在计算机前为其演示操作,看后,邓小平即说这样一句话:“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计算机娃娃”李劲就是王颂赞的学生。

        “少年宫在这方面的教育是很超前的,特别是邓小平这番讲话以后,我们更敢于放手去做。”王颂赞对孩子们的教育十分用心,他带孩子们到码头、工厂、证券交易所等地参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引导他们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比如,如何利用计算机软件程序实现集装箱更有效率的工作。2000年,少年宫计算机中心还为团中央跨世纪的少年雏鹰行动做了三项贡献:利用WORD为少先队做了第一份电子小队报;为少先队集会做了第一份的PPT演讲稿;还做了第一个少先队的网页。

        在王颂赞的指导下,少年宫计算机中心也走出了不少人才,比如当年微软最年轻的研究员李劲,如今的小米副总裁洪峰、光速中国创投的董事总经理宓群等等。

        虽然说,少年宫现在可以面向更多的孩子开放,也不再像以前实行严格的考评淘汰,而是鼓励学员多元化发展,比如现在的计算机中心除了程序开发之外,还有计算机动画、计算机音乐等项目。但对于少年宫所具有的“精英教育”的特点,王颂赞同样也表示认同。

        “都说中国人的理想好像很远大,我们学员当初进来也有要当比尔•盖茨、乔布斯这样的想法,其实不是没有可能。我这些年的工作,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发现。发现学生的潜能、发现学生的问题、发现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

        计算机是个不断推陈出新的领域。王颂赞直言自己是和学生一起成长的。他说,少年宫一直都有“小先生制”,就是让大学员指导小学员。一直以来,王颂赞都与过去的学生保持联系,时常请优秀弟子回到少年宫给现在的学员讲座、培训。

少年宫一年一度的迎新会上,洪峰为学弟学妹作报告。

        “洪峰就回来给我们的学生讲过几次,一次是讲小米的创业过程,一次讲了小米的几款软件。李劲的表弟李聪,现在在英特尔公司工作,每周六下午一点半,他都会到少年宫给同学们讲课,他的领域比较前沿,是人工智能方面,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很新的资讯。还有宓群,他组织了国际讲师团,每年会有人来给同学们讲课。我们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不断给同学们新的知识,开阔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计算机教育是尤其不能落后的。”

李聪在少年宫计算机中心兼职为小学员上课已10多年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