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端午节: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2021-06-14 09: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

五月五,吃粽子。竞龙舟,喜洋洋。

五月五,麦子熟。炎夏至,扫庭除。

五月五,祭屈原。家国情,世代传。

五月五,颂民俗。守望间,永不辍。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原的家国情怀,就是端午节的灵魂。何为家国情怀?由己及家,由家及国,由国推及天下,有识之士追求的最高精神殿堂。正因为有了它,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奋斗不息……

屈原:吾心为国 九死未悔

《离骚》(节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离骚》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照耀诗坛。节选部分主要叙述屈原洁身自好、坚持正道,却受尽猜疑和中伤,他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就此退缩,与蝇营狗苟的小人同流合污,一方面设想自己要隐退,同时更加努力培养美好的德行。这部分为屈原最集中表白心志,感情表达最直接、强烈的段落。

辰阳山中,湘江泽畔,发如雪,髯似霜,戴冠佩剑,衣袂飘飘,一位老者徘徊着,吟诵着。他满腔悲愤,昂首问天,高高的苍天不作回答;低头问地,沉沉的大地静默无语……

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以自己的生命熔铸成不朽的诗篇,昭示了光明的理想。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史记》记载,屈原楚国(战国时代,江汉流域)贵族出身,与楚王同姓。他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后代就以“屈”为氏。作为楚国重要的政治家,屈原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忠心辅佐楚怀王。他主张变法图强,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排挤毁谤,屈原先后被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却不改忠君忧民之心。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在当时的形势下,屈原既无力驱除黑暗,又不愿同流合污、苟且偷生。五月初五,悲愤交加,屈原怀石自沉于清冷的汨罗江,以身殉国。楚国人沿江苦寻屈原踪影,害怕江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用竹壳、竹叶包好糯米投江喂鱼,由此风习相传……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身居庙堂而心忧天下,身居荒野却顾盼庙堂。屈原的家国情怀,就是中华民族的一滴泪,就是端午节的灵魂,穿越了浩荡的历史长河,凝聚了千年的岁月沧桑,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图谱和群体共识。

原标题:《端午节: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