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后团体时代,偶像们以团营业有多难?

2021-06-15 10: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镜像娱乐原创

文丨栗子酒

编辑丨李芊雪

在6月13日开启的告别演唱会上,R1SE献上了团体生涯的最后一次合体。对陪伴他们一路走来的粉丝们而言,这注定是一个笑泪交织的夜晚。

不得不坐着轮椅出场的焉栩嘉虽然行动不便,但依然让R1SE的告别“整整齐齐”。他们一路的成长呈现在一个个燃炸的舞台上,直到唱起《十二》时终于忍不住”破防“,粉丝们齐喊着每一个成员的名字,“R1SE you and me”的声音也时不时回荡在舞台上空……这场万人线下演唱会,同时引得数十万观众线上“围观”,临近尾声,R1SE成员们一个个与大家告别,但汇聚而来的每一个人,谁也不想说再见。

作为国内代表性的限定团之一,R1SE的成长一直颇受关注。然而,身处国内这个尚不成熟的市场,不只是R1SE,几乎所有限定团都面临着相似的困境。由于团体成员分属于不同的艺人经纪公司,成团后又由新的独立团队运营,在有限的成团时间内,缺少运营经验的限定团,常常面临个体运营与团体运营的对撞。造成的结果是,从成团之夜开始,让限定团“合体”就成了一件难事。

一方面,就当下来说,国内限定团运营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团体发展路径还没有很明晰的规划;另一方面,市场需求也呈现出多面性,合体的呼声与个人发展的期待同时存在。在这个探索期里,或许,国内偶像产业需要尝试着回答一个更底层的问题,偶像们以团出道之后,限定团体的运营究竟该以何为重?

 

限定团之“限”

 

国内偶像团体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早期,以小虎队、SHE、五月天等为代表的偶像团体一度风靡,并很快形成席卷之势;后来,时代峰峻、丝芭传媒等公司将日本的团体培养模式进行本土化,TFboys、SNH48等养成偶像团体进入大众视野;而今,团体选秀节目选拔出一个个限定团,这一团体发展模式也成为后团体时代的主流形式之一,行业随之进入新的成长期。

回看限定团爆火的这几年,其实能够感受到国内偶像产业正快速向前迈进。最初,限定团这一新事物刚开始运营的时候,个体与团体之间的割裂感非常明显。当时,偶像们借势爆款综艺出道炙手可热,成员背后的经纪公司也想快速吃到这份流量红利,进而与节目背后的团体运营方形成利益冲突。

双方话语权对立之下,即便偶像们在名义上已经成团,但在音乐、综艺、商务合作等后期团体运营中,大多时间还是以个体运营为主,合体的机会少之又少。甚至,有些限定团直到解散,都没有一档团综落地。团体成员的成长就像各自为战,而团体性的发展规划则一直难以推进,只留下一次又一次的粉丝“意难平”。

显然,限定团背后复杂的经纪约和利益关系,已经影响到了团体本身的发展。成员在成团期间,甚至会迫于原经纪公司的压力,不得不修改微博认证、减少团体活动等。在那段时间里,“成团不合体”已然成为不少限定团的常态。

后来,基于市场反噬与行业自身的自我修正,这一现状开始有所缓解,限定团合体营业的现象逐渐变多,甚至呈现出较为清晰的团体运营脉络。

以刚结束团体生涯的R1SE为例,在这个团体运营期间,从杂志封面、品牌合作等商务向内容,到综艺、影视、年度盛典等娱乐向内容,再到团体EP、影视OST及推广曲、巡回演唱会等音乐向内容,以及粉丝见面会等“售后”内容……这些更利于团体成长的活动逐步落地。

相关数据显示,R1SE首张EP《就要掷地有声的炸裂》销量突破250万张;多地演唱会门票也频频出现秒空的现象。客观而言,R1SE在团体运营上所做出的成绩,对国内限定团整体的发展而言都是一次积极的探索。这意味着,团体运营的发展空间正逐步被打开,个体营业与团体营业之间的割裂正渐渐拉平,限定团运营思路也有了更具象化的参考方向。

 

矛盾中寻求破局点

偶像产业发展至今,偶像、运营者和粉丝群体是这条生态链上的直接参与者。其中,偶像关注自身成长,运营者考量艺人所能够创造的商业价值、以及能带给行业的发展变量,粉丝们则在意陪伴偶像成长带给自身的满足感。

而今,在这条生态链上,限定团的出现加速了行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对于偶像产业来说,无论是将限定团视作养成偶像发展的一个路径,还是未来的团体运营方向,都需要行业聚焦背后更深层的问题。

在国内,尽管时代峰峻、丝芭传媒、乐华娱乐等公司已经较早地尝试练习生模式,但这种模式下,艺人从练习生到最终出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因此,在短期成长中,国内练习生生态尚不扎实。然而,恰巧是在这片土壤还没有真正培育起来之前,“全民制作人”掌控偶像成团的模式切中了市场,与之相伴,团体选秀综艺爆火,偶像产业的发展随之加速,但国内的产业基础还不能很好地支撑其成长。

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目前的团体运营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当下的偶像产业便生存在这一夹缝之中。

行业的畸形和浮躁也由此加剧,直观的表现是,跟风者越来越多。艺恩咨询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每年的选秀节目和衍生综艺总数均超过27档,平均每年通过相关节目出现的偶像艺人近300人。而在这些迅速被推向市场的节目和偶像们背后,镜像娱乐曾统计过这样一组数字,向《青春有你2》输送选手的公司中,有1/3的公司成立于2018年之后,也就是养成偶像的风口出现之后。

盲目跟风之下,更多艺人为出道,企业为“造星”,他们直接的目的在于吃到“造星”红利,而非探索“造团”的前景。与此相伴,偶像背后的利益牵扯变得更加复杂,团体独立运营的难度随之扩大,而在团体运营与个人运营的频繁对撞中,基于限定团时间受限的特点和艺人自身成长的考量,让步的往往是前者。

运营主体和偶像发展方向上的不一致,使得限定团难以找到清晰的发展道路,诸多限定团的发展都掣手掣脚。从这个角度而言,R1SE在成团期间,能够真正作为一个男团去成长并不容易。

在这背后,R1SE的运营方哇唧唧哇在偶像运营道路上具备相对多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依托腾讯的生态力量,哇唧唧哇有了资源、渠道、行业连接能力等诸多优势,这些优势所构建的话语权,使其能够将团体运营规划落到实执行力上。未来,限定团的发展重心若归于团体运营,生态链建设仍然是重要的环节,团体运营的底层支撑最终仍将体现在平台和生态能力之上。

 

回归与再出发

当然,有高潮便会有低谷。产业经历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之后,必然要经历一次理性回归。

一方面,在国内偶像市场快速发展的这几年,尽管确实出现了不少问题,但市场的集中关注也在加速这条赛道的成长。从练习生培养生态到团体出道后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多运营者进入这个领域,包括现在出现过的、甚至已经解散的限定团,他们背后的运营团队也都在尝试放大团体运营的比例,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条可行的团体发展路径。业内的集体探索和市场驱动之下,行业未来的走势大概率将逐步向良性发展回归。

另一方面,在日韩等海外市场,偶像团体这条道路早已被验证多次。相比之下,国内市场目前的难点在于,行业需要一条更完善的产业链去支撑团体运营的各个环节。

具体而言,当下摆在国内偶像产业面前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建立更健全的练习生培养生态,这个需要艺人经纪公司的集体努力;另一个是构建更清晰的团体成长路径,明确限定团成团期间的运营主体和团体发展方向,这需要的则是产业链的全面赋能。

伴随着行业的共同成长,哇唧唧哇当下所尝试的便是围绕偶像产业向平台型公司发展,探索产业链的更多环节。在这一基本路径的探索上,借助腾讯的生态力量,哇唧唧哇的团体运营模式将在综艺、影视、音乐、游戏等多方面,扩展限定团的成长空间。

目前来看,除了团综、EP、演唱会等基础运营之外,R1SE可触及的资源还覆盖到TMEA音乐娱乐盛典、腾讯视频年度发布、以及腾讯影业参与出品的电影、腾讯视频自制的剧集、腾讯游戏相关产品等,显然,生态内的优质资源全部向哇唧唧哇的偶像团体运营开放,这一点在火箭少女101、硬糖少女303等限定团运营中亦有体现。

未来,随着平台型公司成为偶像产业的连接点,这条生态链也将逐步走向成熟。彼时,再出发的国内偶像市场,将支撑起更多更具影响力的偶像团体。新的力量交汇之下,行业探路前行的脚步也将迈得更稳。

 

镜像娱乐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编辑署名,违者必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