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湖南新添19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排全国第三
导 读
昨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17年起,“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作为文化大省,湖南一直注重优秀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6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及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其中,湖南以19项的总数(新增7项,扩展项目12项)排名全国第3。截至目前,湖南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7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6个。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走,跟团团一起去看看,湖南新添的这19个国家级非遗项目!
老司城传说
老司城民间传说众多,集中地反映湘西土家族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活动的历史。
其中一类为老司城的传说,包含有《老司城的来历》《万马归朝》《溪州铜柱的传说》《祖师殿传说》《自生桥》《神仙打眼》《老司城与百果姑娘》等。这类传说主要记载了老司城的修建、重修和迁徙的历史过程,同时还涉及到老司城周边的山水风光、山川风物以及老司城中主要建筑物等。
一类为土司传说,它主要包含有《土司王的传说》《吴著冲的传说》《土司王大战吴著冲》《彭翼南抗倭》《科洞毛人》《田好汉》《向老官人》《土家年传说》《白鼻子土司王传说》等。《土司王的传说》讲述的是溪州土司彭士愁打败地方首领吴著冲、与楚王马希范订立盟约,建立彭氏地方政权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典范,是民族区域自治成功案例,填补了土家族历史的空白。
《彭翼南抗倭》《土王出征》讲述的是土司彭翼南率领土家族人民在东南沿海英勇奋战大败倭寇的故事。这一类传说记载了土家族人民的历史进程和光荣的抗倭战绩,表现了土家族人民面对外辱同仇敌忾的爱国情怀,赋予了老司城丰富的历史沧桑和人文精神,是历史和现实的真实写照。
嘉禾伴嫁歌
伴嫁歌是嘉禾县的传统民歌,发源于劳动号子和生活吟唱,为结构谨严、旋律婉丽、舞蹈质朴的民间婚嫁歌舞仪式。据传最早的综合者为秦、汉间义帝女儿楚玉,传承千年。嘉禾县境及周边地域凡有婚嫁,亲朋戚友、街坊邻居自发来到新娘子家伴嫁。无论“伴小嫁”或“伴大嫁”,参加活动的均为女性,分称“歌头”“伴头”“歌舞手”等。
伴嫁歌舞结构完整,表演程序整饬,分“安席歌”“耍歌” “长歌”“舞歌”等。嘉禾伴嫁歌保留传统曲目1300余首,伴嫁舞歌18首,新创伴嫁歌舞100多首。民歌界有“北有兰花花,南有伴嫁歌”之美誉。过去,伴嫁歌舞依靠“歌头”(传承代表人)在女性中传承。现如今,村村建有伴嫁团队,并在学校、社区、广场等普及,青年打工者带去广西、深圳、广州等地传播,影响广泛。
巫家拳
巫家拳是巫必达定居湘潭期间,将当地流传的洪拳与养生功法十六锭金熔于一炉,创立的一种以内外兼修为纲,以摇篮力为功,以寒雀步和六肘为基本内容,集练、养、打三位于一体的技法体系。要求“踊跃为先,不忌生死,逢空而进,见隙必攻”,正是这种精神影响了湖南的一些仁人志士,黄兴、秋瑾等革命先驱均习练过巫家拳。
巫家拳力法称“摇篮力”。步法以寒雀步、三叉步为主,变换灵活,活动范围小,拳打卧牛之地。有三叉六肘、掐吊六肘、摆门六肘以及刀、锏、凳、耙、棍等22种拳术套路,拳路以“六肘”命名。“欢、趋、威”三神是巫家拳的技击精髓。“七步连针棍”由枪术演变而来,去掉枪头,化枪为棍,进攻以劈、刺为主,防守以格挡为主。
巫家拳以《巫家拳谱》为载体,采用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保留了起厂、请师、请圣、祭棍、敕棍等仪式,是目前完整的传统武术仪式仪规。
岩鹰拳
岩鹰拳是新宁县独有的象形拳种。它是由其传人通过长期模仿“岩鹰”的出巢、觅食、翱翔、游猎、捕杀、格斗的动作,经过提炼,整理而成。
“岩鹰拳”源于杜心五先生的鹰爪擒拿术,他于民国初期将这套拳法首传给万赖声。万赖声先生在20年代初再将该拳法进行了适当的演变,成为独具湘西南特色的“岩鹰拳”,并传授给蒋兆鸿。蒋兆鸿经过长期对岩鹰习性的观察了解,模仿和改进,使“岩鹰拳”具备了实战和养生健体的多重功效。刘烈红再在蒋兆鸿师傅的基础上将“岩鹰拳”创编为4段82式的拳术套路,传授给刘小银和李俊廷,并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办武术馆至今。
岩鹰拳是中华武术和“中国丹霞·崀山”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实践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形成了自己的传统风格与文化特色,其道德伦理观念与行为模式具有无穷的价值魅力。
黄茶制作技艺
(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
青山活水出好茶,君山银针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主要生长在洞庭湖君山岛。生态环境优越,茶品绿色健康,茶文化底蕴深厚,见于文字记载已逾1200多年。
君山银针的闻名得益于黄茶制作技艺(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一芽一叶”独精制作,历经摊晾、杀青、摊凉、初烘、初包、复烘、复包、足火、精选等九道工序,闷中取宝,酵中取精。其中“九不采要求”“双式复烘”、“双式闷黄”是君山银针芽身金黄,滋味鲜醇爽口、回味悠长的重要工序。
黄茶制作技艺(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作为一项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在国际上已获得多项荣誉。发展和传承它,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非遗扶贫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发挥打造地域文化、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凝聚民族力量、传承历史文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果脯蜜饯制作技艺
(雕花蜜饯制作技艺)
雕花蜜饯制作技艺是分布在湘西南地区的传统手工技艺,含选材、切片、雕刻、蒸煮、上糖、翻晒五大步骤几十道工序。取靖州特有的青柚为主要原料,先将柚子刮去薄皮、用菜刀切成3cm厚的薄片或产品所需的罐子、动物等形态,用柳叶刀采取平雕、通雕和浮雕等技法,雕成各种造型繁复、栩栩如生的精美图案。再经过古井水漂洗净色、铜锅沸煮保青、漂洗增色、蔗糖腌酿提味、翻晒烘烤保鲜等工序制作成可食用的工艺品。
雕花蜜饯,2009年3月入选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过认定传承人、师父授徒、学校培训等方式进行传承;建立县非遗馆,形成夏乡、泡里等5个雕花蜜饯特产村,建立夏乡、青龙界4个传习基地,扶持罗先梅、冯永枚等8个制作作坊或专业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雕花蜜饯是自然的馈赠,是少数民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协奏曲。苗侗地区人民撷民族文化,用巧手将其雕琢在蜜罐上、飞禽上,清香四溢、可赏可品的蜜饯承载了当地人民幸福的乡村梦。
小吃制作技艺
(火宫殿臭豆腐制作技艺)
长沙火宫殿臭豆腐,湖南最具特色的传统美食。是以白豆腐为主料经特制卤水浸色渗味油炸后蘸食的豆制品。
其形方色黑,以臭命名,开中华饮食文化之特例,并在“黑”与“白”,“臭”与“香”,“焦”与“嫩”,“刚”与“柔”的对立统一中,由极反到至正,将中华美食追求色香味俱佳的审美情趣推向极至。自初代传承人姜炳坤于1908年将其带至火宫殿,迄今已有110余年历史。
其技艺包含制卤、制坯、浸泡、炸制、制汤5大步骤30余道工序。制卤宜在冬季,鲜冬笋、香菇、紫苏、浏阳豆豉等入冬水熬汁,加曲酒后入池经年发酵;制坯宜用东北大豆,制成长宽5cm、厚1cm的白豆腐;浸泡则将白豆腐置于卤水中浸润2至6小时;炸制以茶油为佳,最扬其香;制汤以辣椒、蒜米等为主料,最是鲜香。蘸而食之,臭香交织,余味绵长。
龙舞
(板板龙灯)
此次由慈利县申报的板板龙灯,俗称板板灯,系板凳龙中的一种。构造上由导灯、排灯、龙头灯、龙身灯、茧灯、虾(鱼)灯、龙尾灯组成,艺术上集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体育竞技、民俗于一体。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配合,运用线形和链条式队形,在锣鼓唢呐和导灯的引领下,舞出各种精美阵型图案。
道具运用竹编、木工和绘画技艺,篾扎纸糊手绘而成。龙头灯、龙身灯、龙尾灯串联成一条长龙,导灯、排灯、虾(鱼)灯伴随龙灯左右。舞时,火铳齐鸣、锣鼓喧天、灯火通明、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数百米长龙蜿蜒而行,沿途百姓燃放鞭炮,焚香烧纸迎接龙的到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舞时一般有:祭龙、点睛、祭神、起灯、舞龙、游园、过烟、收灯等八个环节,其中舞龙是重头戏,传统套路有:“太极图”“扑儿闪翅”“金线吊葫芦”“一笔‘福’”等,还可摆“和”、“国泰民安”等多种字造型。近年来,原家族式传承已演变为乡镇为单位和传习所传承。
湘剧
(涟源湘剧)
湘剧,是湖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主体是湖南省湘剧院、长沙市湘剧团。
1950年,涟源建县伊始,就成立了湘剧团。涟源湘剧与长沙湘剧同源异流,是湘剧的一个分枝,其主要特征、重要价值、分布区域、服务对象等与长沙湘剧不同。涟源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创作生产的湘剧《热土忠魂》《篾匠闯兵营》《桃李争》《兵妈妈》等剧目荣获湖南省田汉新剧目奖、五个一工程奖、双百场演出奖。剧团连续三届九年被评为全省好剧团。2015年,新编历史剧《烧车御史》一经推出,“艳惊四方”。
剪纸
(梅山剪纸)
梅山地处湖南湘中偏北地区,是宋代以前少数民族向西南迁徙过程中的重要驿站,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兼容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梅山文化,积淀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梅山剪纸艺术。
梅山剪纸有剪花和锉花两种类型。剪花用剪刀和当地土造红纸,一次能剪4—6层。剪花主要包括鸡蛋花、门笺纸、双鹅婚庆窗花、盖碗花、寿诞花等日用装饰品。祝贺生育的鸡蛋花不足5厘米见方,精巧别致,用于年节的门笺纸则有长138厘米、宽34厘米的幅面,大气热烈;锉花工具主要是香樟木垫、锉刀,材料各色花纸,一次可达20多层。产品主要包括傩舞剪纸面具、纸影戏的影身,以及相衣、花屋、引路幡、灵堂飘纸、坛门旗等丧葬祭祀剪纸。一座“花屋”需要几十个花样、一百多个锉花花片,需几天时间制作,做成后玲珑剔透,精美绝伦。
剪纸艺人在当地被称为“花匠”。传统剪花技艺大多是家庭传承;锉花技艺则可通过家族或者拜师学艺的途径得以传承。目前,已经新增社会传承、教育传承等多种传承方式。
苗绣
(湘西苗绣)
湘西苗绣是苗族妇女中最为普及的工艺。苗族姑娘四五岁就开始学习刺绣。在乡间,不需拜师,能者乐教。一般长到十四五岁时,运针已熟练,配色亦了然于胸中。苗绣用具简单,仅需木架一个,俗谓“花绷子”,用以绷绣布,使之平整,便于刺绣。也有不用花绷刺绣的。
苗绣的方法主要有随手绣、剪贴绣与绘绣三种方法。随手绣不需要资料和参考图纹,全靠记忆和经验,在底布上任意刺绣。底布一般采用黑色斜条布,也有用粉红或浅蓝色斜条布的。这类刺绣任凭刺绣者驰骋想象、发挥个性,出现“走遍千家,找不出同样的花”的现象。苗族妇女中的刺绣高手,不用花样,可以随手绣来,而大多数的妇女,需采用剪绣的方法,于是剪纸(剪花)就成为苗族妇女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通道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通道侗族以史诗般的纯木建筑技艺体现出崇拜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追求与核心价值观,承载着厚重而神奇的侗族文化体系。他们用“挑枋竖瓜、卯榫穿合、密扣无隙、雕梁画栋”的技艺宝典,将民间建筑、绘画、雕刻艺术有机地融于一体,达到了建筑艺术上的高超境界。
繁复华美的木构建筑在通道侗寨星罗棋布而又完全达成有机组合,其营造技艺精湛,民族特征显著,叹为观止。源于古代百越民族巢居的干栏式民居,源于“树下歌舞”遗风的鼓楼,源于青龙艮姑传说的风雨桥,源于防御功能和地域界定的寨门等,在通道侗族自治县比比皆是。
这些民族瑰宝集中在通道民族建筑群上,是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由干栏式建筑向地面建筑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体现出“楚越古通道”上的侗族聚居区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和非凡审美追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南部侗人在建筑营造、景观设计、工程建设或造型艺术等方面的重要成就。
制扇技艺
(岳州扇制技艺)
岳州扇包括折扇、团扇、书画扇、芭蕉扇、羽毛扇、中堂大挂扇等产品,因该产地旧属“岳州府”而得名,是岳阳及周边地区世代传承的传统手工技艺。
岳州扇产品以折扇为大宗,成品折扇扇型呈梭状、口紧尾细中间鼓。制作技艺以楠竹为骨、牛角为钉、宣纸为面,用料考究、工艺严谨,以本地生产的优质楠竹为扇骨的主要材料,分扇骨、扇面制作两大程序,包括“锯筒”“劈片”“边骨推青”“小骨推青”等72道工序。其中,扇骨制作与造型是岳州扇最见技术功力的关键一环,要经过锯、劈、刨、挫、煮、晒等多项工序,制作时要成竹在胸,心手相印,环环相扣,精心打磨,抛光后的扇子眼看似玉石温润,手摸如玛瑙平滑。
岳州扇制作技艺主要通过师承和家传两种方式传承。目前,通过开设培训班、进校园、产业培训等方式,已新增和开辟教育传承、社会传承等多种传承方式,大小传承群体58个,从业人员600余人。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坛下乡铜锣传统制作技艺)
铜锣是一种以紫铜为主材,按比例配入锡、银等金属制作而成的乐器,广泛应用于戏曲舞蹈、民俗活动等。
耒阳市坛下乡铜锣为传统手工制作,依循选料、配料、熔水、制坯、锻打、剪边、成型、淬火、冷作、抛光、一锤定音等十多道工序,操作流程非常严谨,要求火候和手法十分精准,且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选料要求铜精度达到99.9%,按比例配入锡、银等金属(配料),加温至1200℃使之熔化(熔水),倒入模具制成铜坯(制坯),将铜坯放入900℃炉膛里烧红夹出打成片(锻打),待锣片加温软化剪成圆形(剪边),连续烧红放于槽型内反复锤打成型(成型),再加热到一定火候夹出淬入水中(淬火),捞出锤打,初步调音(冷作),后用合金刀进行表面抛光(抛光),最后,根据不同铜锣品种,运用不同手法反复敲打铜锣不同部位来调整其厚度和形状,达到乐器使用要求的音质(一锤定音)。
坛下乡铜锣制作技艺完全依靠工匠们的技术经验和乐理知识的积累,以家族、师徒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
中医疗法
(陈氏蜂疗法)
此次由郴州市申报的陈氏蜂疗法,结合蜂刺法和蜂产品入药法,是在传统中医经络理论指导下将药针灸三法结合的民间特色疗法。其工具简易,仅需蜂盒、镊子、活体蜜蜂即可实施;基本针法分为点刺、散刺、直刺、弹刺、斜刺等;学员遍布全国28个省市县区。
陈氏蜂疗法始于康熙年间,第八代传人陈伟创造了专用于蜂刺疗法的 “点位图”。蜂刺疗法对湘南地区常见的痛风、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展现了较好的功效,尤其对于痛风、面瘫具有立竿见影的临床效验。
第十代传人陈海燕、祖湘蒙进一步确立了“蜂刺、中药蜂产品、药蜂蜡”三联疗法。2018年祖湘蒙先生参与制定了国内第一个蜂疗标准《中医蜂刺疗法操作规范》,主编了《中医蜂疗与亚健康》高等教育教材。陈氏蜂疗法对老龄化社会的各种慢性病、老年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近年陈氏蜂疗传人致力蜂疗事业,在医养结合、养生养老、扶贫就业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
传统中医药文化
(龙山药王医药文化)
龙山药王医药文化发源于湖南省新邵县龙山地区,是以尊奉药王孙思邈为核心的孙思邈医药学、养生学和巫文化、梅山文化、道家与道教文化、儒家文化、卫生民俗、药王传说等相结合而成的地域性传统医药文化,包括药王医药学、养生学、道家练养学、饮食文化、医德文化、卫生习俗、药王传说与信仰、文物等,自唐末以来融入民众的生产生活及医疗保健实践中,形成了“十民九医(药)”的风俗,孕育了周学霆、李道纯、孙鼎宜、何舒等100余位医药学家、养生家、道教练养家。
药王医药文化当代的传承主要是:一是说唱药王故事和祭祀孙思邈,传颂药王孙思邈的医德医风医术,教育人们向善崇医,树立良好道德。二是将孙思邈倡导的生活方式、卫生习俗,如择居、养性、按摩、导引、药膳食疗、药浴、禁忌等,融入生活和保健实践中,进行自我养生保健、防治疾病;三是通过师承传授药王医药术;四是按照孙思邈对中草药的认识与要求种植、采收、加工、炮制、储藏中草药。
端午节
(道州龙船习俗)
道州龙船赛起源于宋代,流传于明清,鼎盛于当代,是一项集民俗、健身、娱乐和竞技于一体的群众体育活动。2006年,道州龙船赛被列入湖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道州龙船习俗不但民俗活动丰富多彩,龙船活动规模大,更有精美的制作工艺。龙头雕刻精美,其造型都由“龙生庙、庙生龙”演绎而来,根据各村族姓氏祭祀庙宇供奉的神龙(神灵),演变成各类龙、虎、凤、麒麟四大类型的船头,不同颜色、造型不同的龙头代表不同的社区、村落。
瑶族盘王节
(还盘王愿)
资兴“盘王节(还盘王愿)”,瑶语称“奏铛”“缴律”,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开始举行,历时七天七夜。“盘王节(还盘王愿)”主要仪式在资兴瑶族盘王庙(盘王殿)举行。传统的还盘王愿主要是以家户为单位“还家愿”,以村落为单位“还村愿”较为少见。
2010年,茶坪瑶村整体搬迁到资兴市郊,聚落形态和居住环境发生改变,改为年年小祭,三年一大祭。仪式内容增加了从山上老庙“请圣”至新殿的仪式,以示不忘根源。“盘王节(还盘王愿)”集瑶族文化之大成,反映了瑶族祖先信仰和瑶传道教文化,包含了盘王大歌、长鼓舞、瑶绣等文学、音乐、舞蹈、手工技艺等艺术形式,是资兴瑶族民众历史记忆、文化认同和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
庙会
(南岳庙会)
南岳庙会,源于祖先崇拜、山神崇拜、阴阳五行和星象学,最迟在南宋成形,在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山脉寺庙宫观和集镇举办,以春节庙会、“赶八月”庙会和天符庙会为载体,是楚人作为火神、衡山山神祝融的后代而自发组织、自然传承的,以酬神谢恩、驱邪消灾、祈福求寿、社火狂欢为主的民俗活动,再现了湘楚地区多元文化融合的历史脉络,是当地政治经济、宗教信仰、风俗习性的活化石,也是传统孝道与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南方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春节庙会于腊月初八至次年元宵举行,是民众感念先祖祝融庇佑的新年祈福活动,含腊八施粥、除夕抢头香、传灯供灯、火灯游街、舞龙舞狮、高跷杂耍、佛道仪式等。“赶八月”庙会于农历七至九月进行。南方有火神崇拜的各民族香客步踩八卦、唱诵香歌、持香叩拜,祈愿父母长寿、人足年丰。天符庙会于农历五月初十至十七举行,旨在驱瘟辟邪保健、追念先贤。有道教醮会、抬故事、文武判官游街、悬艾草、配香囊等。
猜你喜欢
原标题:《湖南新添19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排全国第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