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向海要经济:7城“十四五”发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我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发展格局正逐渐清晰。
6月9日,深圳市发改委网站发布《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规划中提到,“十四五”期间,深圳将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能级,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高品质滨海亲水空间。
澎湃新闻记者统计,目前,全国共有上海、深圳、天津、青岛、宁波、大连、舟山7座城市提出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
可查资料显示,2012年,“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概念首次出现于一项国际机构的排名中。
2012年,挪威海事展、奥斯陆海运等国际机构首次联合发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报告》,其英文名“The Leading Maritime Capitals of the World”直译应为“世界领先的海事之都”。北京大学高级研究员张春宇研究团队同原国家海洋局规划司研讨后,为适合中文的表意和习惯,将英文名意译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这项排名建立了“航运、港口与物流、海事金融与法律、海事技术、吸引力与竞争力”等五大指标,从全球有影响力的海洋城市中评选“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2017年5月,“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我国国家发改委和海洋局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被提及。该规划提出,“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到,提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能级,深入建设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坚持区域协同和内涵提升,加快建设门户枢纽地位稳固、集疏运体系协调高效、航运服务品牌效应凸显、航运治理体系融入全球的国际航运中心,到2025年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4700万标准箱。
深圳提出,“十四五”时期,将在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能级。创新发展海洋金融,筹建国际海洋开发银行。
除上海、深圳两地在国家层面获得支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随着多个沿海城市结合自身优势制定当地海洋中心城市发展计划,我国海洋中心城市的架构也愈发清晰。
“十四五”期间,舟山、宁波两地都将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其中,区域协同是重点。
宁波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力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统筹湾区保护和开发,推进环杭州湾先进制造产业带、环象山港生态经济区和环三门湾海洋新兴产业带建设,实施生态海岸带建设工程,打造一批海洋特色功能区块,加快建设宁波海洋经济示范区。
舟山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则提到,与宁波共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浙沪海上合作示范区和甬舟一体化。
2020年3月,浙江省发布《2020年海洋强省建设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提到,浙江将向“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目标发力,由宁波、舟山分别启动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规划建设。
青岛则依托当地科研院所,提出将在“十四五”时期创建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青岛将依托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国家深海基地等国字号海洋创新平台,推进海洋领域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增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海洋科技创新竞争能力。2020年,山东省政府明确: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曾提到,建设“大气磅礴兼具时尚浪漫气质的海洋中心城市”。“十四五”时期,大连将继续保持“浪漫”气质: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开放创新之都、浪漫海湾名城”。
2020年,《大连市加快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出台,提出到2025年,建成中国北方重要的海洋中心城市;到2035年,建成东北亚海洋中心城市。
天津市将在“十四五”期间推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做强海洋工程装备、海水淡化等海洋经济优势产业链。
2019年12月,天津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实施方案》提出,落实海洋强国战略,优化配置与海洋相关的产品、服务和资源,推动海洋经济跨越发展,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凸显海洋城市文化特色,提升海洋综合管理能力,积极参与海洋治理,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最新一期的2019年《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报告》显示,新加坡蝉联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第一名,德国汉堡、荷兰鹿特丹、中国香港、英国伦敦、中国上海、挪威奥斯陆、日本东京、阿联酋迪拜、韩国釜山分列第2至第10名。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