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观察︱死亡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一环

澎湃特约评论员 郑山海
2021-06-13 12:36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死亡是人人都要面临的问题,却又是非常难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中国社会报》近日刊发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生死两相安》的文章。文章一方面承认了人都怕死这样一个自然现象,另一方面则善意批评了目前医疗环节中存在的为应对“怕死”而出现的过度医疗的现象。希望大家“从观念上、思想上对死亡有更加深入的哲学思考,想开了、想透了,就获得了彻底的自由”。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之所以最宝贵,与它之于每个人的唯一性是分不开的,再丰富多彩的生命,只要死亡来了,就再无重复和感知的机会。所以,对于生,人的本能是眷恋,对于死,人的本能是拒绝,是恐惧。

其实,这也符合生物学规律。因为趋利避害是每种生物能够不断发展的基本前提,不能够本能的躲避危害的生物,估计早就在残酷的自然法则中被淘汰了。从这个角度上说,怕死也是人类能够不断壮大的一个有益的天性。

但是生命大于一切,怕死无可非议。这不等于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就可以完全丧失理智。正常面对死亡,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韩院士提到的过度医疗,就是人类在面临对死亡时经常发生的一个错误。

比如,一个人患了不治之症,这确实是一件不幸的事,对其提供医疗帮助也是必须的。但进行医疗帮助,不应该局限在延长生命这么一个点上。因为医学本身就是“偶尔能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安慰和帮助对医学而言比治愈和延长生命更靠近本质。所以,在不幸面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一个最想实现的愿望,或者感受一次和以往完全不同的生活,这些让生活多一些靓丽色彩的方法,应该比把患者关在医院里,尝试一堆痛苦而煎熬的治疗,更能展现生命之美,更能宽慰“怕死”而来的焦虑。

而对无法避免的死亡,能采用更加理智与合理的方法,这需要对生命和死亡有着更加积极的认识,否则,就很可能深陷死亡的恐惧之中,无法顺畅度过人生的最后关头。

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美国和欧洲的很多国家,包括我们的近邻日本,从上个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全社会的死亡教育,甚至在幼儿园阶段就有关于人生和死亡的的知识普及。现在相关的教育已经相对成熟,在这些国家,癌症患者的无休止的治疗现象,就比我国显得少很多,尊严的死亡是更多临终患者的选择。

国外的死亡教育大致包含这样几个内容:

一是消除恐惧。通过诠释生老病死的规律,强调生命的美好在于享受今天的生命,弱化死亡后的恐惧感。

二是揭示生命的意义。将生命的延续想象扩展到器官移植等方向上,以及投身到更加有意义的工作中,跳出生理意义上的生死观。

三是临终关怀。通过一些当事人讲述自己在亲人去世前后,本身的经历和心情变化,让人们体验每一人都应该而且有可能有尊严地走到生命的终点。

很多养过牛的人都可能经历过这样的事,一头与家人朝夕相伴的老牛如果要死了,它就可能选择到一个相对偏僻的地方,默默死去。据说这种现象在大象中也会出现——一头将死的大象会离群而且,默默死亡。也许平静地告别世界,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在人类身上有些退化了。

当然,做死亡教育不是让人不尊重生命。更不是让人生病不治自然死去。而是应该根据疾病的具体特点,不能把不计代价甚至不计后果的代价当作尊重生命唯一的办法,尊重生命的自然规律也是尊重生命最好的表达之一。

(作者郑山海系ICU医生)

    责任编辑:沈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