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民大学成立礼学中心:反思“礼教吃人”,重建礼仪之邦
以“弘扬礼乐文明,复活礼仪之邦”为口号,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新成立了礼学中心。
《礼记•乐记》曰:“礼者别宜,乐者敦和。” 人大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介绍,中华传统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体现,是中华文化核心的、首要的价值,也是实现人的道德和培养人格的、使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一种实践的活动。
圣人“象天地而制礼乐,所以通神明,立人伦,正情性,节万事者也”。而礼乐文明的社会功能可以分为:经国序民,伦辈定位;教化的功能;和合心性,培养人格;礼乐善心,感天通神。
如何建设一套适合现代生活需要的礼仪体系?来自人大、北大、清华、社科院等高校院所的学者,以及来自北京四海孔子书院、上海孟母堂、苇杭书院等相关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
“不学礼,无以立。”现实中如何过一种有礼仪的生活成了问题。传统服饰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在重要场合,不必奉西方文化为圭臬,可以选择有本民族文化涵义的服装。”人大孔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彭永捷教授说。
学生展示传统礼学礼学中心将定位于“返本开新”,侧重“继往开来”,旨在让礼学走出书斋,将礼仪及其精神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形成一套可推广于社会公众并可供公众选择的礼仪方案,重建礼乐生活方式。
中心主任刘增光博士表示,礼学中心将在礼制史、礼学与儒家核心义理的关系、礼学典籍的整理与研究以及如何在当代制礼作乐等方面多做努力,包括祭孔、射礼、冠礼、乡饮酒礼的实施。
3月16日,彭永捷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访问,详细讲述了礼学中心建立的初衷,阐述了对当下礼学环境的思考,回答了面临的争议。他说,礼包含了一种敬人、敬事的处世态度,也能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生活得健康、向上、和谐。因此,需要探讨出一种方式把它固化下来。
对话:
现今社会,礼乐几乎荡然无存
澎湃新闻:这次的礼学中心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彭永捷:其实早在前几年学校成立国学院时,就有过建立礼学中心的构想。这次还是受到了几件事情的触动。
一是前几年国际儒学联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纪念孔子诞辰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有海外学者穿唐装被武警战士拦在门外,理由是必须穿正装。海外的学者代表非常气愤,问什么是正装?(对方)回答说,西装是正装。那个学者说,我穿着本民族的服装回到祖国,却被认为是奇装异服。
还有一次,张立文先生、我和另一名教授去日本北陆大学,遇到当时还是驻日大使的王毅先生(注:现任外交部部长)。王毅先生说,我是一个中国的外交官,但出席所有的场合都要穿西装,没有一款带有中国文化特征的礼服,希望帮忙设计。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但是现今社会生活中,礼乐几乎荡然无存,反差很大。礼仪的精神内涵是仁爱,体现的是一种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礼仪不存,心中的仁爱无法落实。而且,缺乏仁爱,社会上很多小事就酝酿成了大矛盾。这是我们需要去恢复的。有感于此,大家认为仍然有必要关注礼学。
澎湃新闻:能具体举两个关于礼学的例子吗?
彭永捷:比如,刚过完春节,到底应该怎么拜年?现在大家都发短信、微信了。缺少了礼仪,就没了礼数。有时候我们听到长辈对小辈说,我给你拜年。从这话当中就可以看出概念的模糊。拜年应当是晚辈给长辈说的。过去晚辈要给长辈磕头,现在很别扭了。那不用磕头的是不是可以鞠个躬。具体弯腰到什么程度,做什么样的手势,说什么样的吉语?都需要研讨。
还有葬礼。我们现在参加葬礼,除了哀乐之外,只放两首歌,一是《好人一生平安》,一是《友谊地久天长》。我们是有悠久传统的民族,却缺乏适用于葬礼的乐曲。让人感触很深。
澎湃新闻:中心由哪些人员组成?
彭永捷:礼学中心设在学校孔子研究院下。成员不局限在人大。成立之初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有六七十位参与,包括了不少学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以及诸多中青年学者和部分海外同道。我们的本意是通过这样的平台,不断组织研讨活动,群策群力,逐步推进研究工作。
礼学中心实行双主任制,分别着重传统礼学和礼仪实践。过去,对传统文化研究受哲学学科的影响比较大。比较注重观念式,现在正逐渐转向从传统文化自身来研究,更加重视经学。实践方面,努力不断使人们的观念与礼仪的制度更加契合。
澎湃新闻:从内容方面看,礼学跟中国传统的哲学、宗教、政治、道德等学术互相交叉渗透又相对独立。礼学中心的研究会涉及到政治理念层面吗?
彭永捷:礼学研究涉及范围比较广。在过去,礼学一定程度上包括了国家制度的一个方面。国家制度的问题,比如仁政、匡正权力等思想,还是放在政治哲学的范畴去讨论。那不是礼学中心的侧重点,我们还是致力于礼学制度方面的探讨,融合中西文化,搭建新的文明体系。
老说汉服是不是大汉族主义?
澎湃新闻:与之前成立的清华礼学研究中心相比,人大的礼学中心的特色在哪里?
彭永捷:经过反复斟酌,我们礼学中心的名称去掉了“研究”二字。因为,除了礼学史、古礼的研究,我们更注重实践。
礼学中心的任务是在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制礼,既反映传统礼学精神,又符合现代生活礼仪。通过调研,推出一套或几套可供公众选择的礼仪方案,包括婚丧嫁娶、成人礼等仪式。如今的中式的婚礼,很多情况下缺乏一份庄重感。婚礼不应该仅仅是吃吃喝喝的喜庆闹剧,而应包含对于婚姻爱情内涵的深层思考和承诺。
服饰方面也是一样。这次我们开会,一些学生身着传统服饰,样式丰富,色彩明快,衬得与会学者穿得单调丑陋。大街上,男男女女都穿黑的、灰的,颜色压抑、款式雷同,看着心里不是非常舒畅。传统服饰经过改良,可能不再是宽袍大袖,能够符合现代生活需要,又饱含文化涵义,给人们提供了多一种的选择。
澎湃新闻:传统服饰的概念应该如何界定?除了展示的汉服,是否还包括唐装、旗袍等?
彭永捷:应该都算。总体来说,分为重大节日时穿着的礼服和日常便服。日、韩等周边国家都有自己的礼服。严格来说,我们现在认为的唐装其实是根据清代服饰的马褂改良而来,真正的唐装可以参考现在僧服的样式,而汉服可以参考现在道士的服装样式。
有学者认为汉服是一个敏感问题,老说汉服是不是有大汉族主义的倾向。我觉得这是一个多余的担忧。就现状来看,其他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传统服装,但作为人口主体的汉族,失去了自己的传统服饰文化。并不是强迫所有民族都穿汉服,也不是认定汉服为国服。各民族都可以有自己的服饰,这不是大汉族主义。
澎湃新闻:可目前来看,热爱传统礼乐并亲身实践的人仍是社会中比较小众的一个群体。面对这种尴尬,礼学中心可以做些什么?
彭永捷:我们也有些想法。关于传统服饰,我们可以征集一些设计方案,供大家评选,向国民推荐。其实,这对于中国的服装产业来说,也是一大机遇,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
确实,文化需要商业形式去推动。就像圣诞节,其实应该被称为“耶诞日”。现在年轻人不知道节日背后的含义,热衷于过洋节,背后是巨大商业利益的推动。
作为研究机构,我们只能尽力引导,比如营造起大家喜欢穿中装的风气。除此之外,还需要社会各方多做努力,包括商业、企业的响应和推广。希望高等院校和相关研究机构出现更多的礼学研究中心。比起做出具体的行动方案,更重要的是唤起人们对礼乐的重视和普遍认同。
一句礼教吃人,就把礼仪文明妖魔化了
澎湃新闻:谈及礼学,有些人会联想到封建等级制度,或是“吃人的礼教”,如何看待这些争议的声音?
彭永捷:这涉及到观念的冲突,尤其是对待传统文化态度的分裂。有很多人并不了解传统文化。部分人甚至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忽悠的文化,是国家衰落的原因,态度非常激烈。我觉得这其中包括了对我们初衷的误解和对传统文化认知的误解。牟钟鉴教授讲,九十年代,高丽大学的金钟烈教授就公开表示,东方法系的特点就是中国的礼,体现为礼。礼义廉耻,礼排在第一位。过去,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等大事。
澎湃新闻:那么,继承和发扬传统礼学文化时,如何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彭永捷:有人觉得,弘扬传统文化就是弘扬糟粕。孔子也说相因与损益。礼要顺应人情,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比如说到磕头。有人认为磕头反映了人与人关系的不平等。这就需要讨论了。其实古人也不是随便就磕头的。往往是在重大场合或是与之有深厚关系的对象,才会磕头。磕头是一种重要的情感关系的表达。例如在父母的葬礼上,不磕头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不要小看礼仪,经过长期的演变,它集中反映了我们的观念变迁的冲突。当然不能否认,传统礼仪中有与现代观念有脱节、不适用之处。比如朱子家礼(注:由朱熹所著,主讲纲常伦理,礼节礼仪的书)主要把婚姻的意义看成传宗接代。但礼本身也是与时俱进的。所以说,我们思考的角度,不是像搭积木一样的拼接,而是设法将传统礼仪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一个恰当的方式体现出来,这就是难点所在。
澎湃新闻:礼仪方案将如何制定出炉?大约什么时候能与公众见面?
彭永捷:虽然急迫,但也不能草率。方案的制定,需要经过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形成共识。另一方面,需要做田野调查,到民间搜集流行的礼仪,除此之外,还要广泛征求意见,汇集思考。将来也可能制作一些礼仪手册,供大家参考、挑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