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土地出让金成了最难产审计:无公布时间表,情况复杂腐败高发
2014年8月开始的全国首次大规模土地出让金收支审计,俨然变成了审计署至今面临的最复杂一次任务。
截至目前,这项涉及15万亿土地出让金的审计结果已经逾期超过两个月依然未公布。知情人士表示,土地出让金是腐败高发区域,这使得要搞清楚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据新华社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审计署副审计长石爱中表示,土地审计部门不少情况还在核查,何时对外公布结果目前还没有“时间表”,不过肯定不会等太长时间。
今年2月中旬的国务院常务会已明确,根据此次土地审计,要求针对审计督察发现问题,采取铁腕措施,严肃问责。一些业内人士透露,这标志着审计结果虽未对外公布,但整改问责已经启动。
据中国政府网公布的信息,2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去年,有关部门对土地出让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并在全国对闲置土地开展专项督察。必须针对审计督察发现问题,采取铁腕措施,严肃问责,既要查处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违规等乱作为,又要纠正土地闲置中反映出的各种不作为。
审计署特约审计员、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目前审计结果还没有对外公布,但土地出让金一直存在着违规和腐败问题,是腐败高发区域。如果不进行全面细致的审计,决策部门很难掌握详细的情况,也难以纠正这个领域存在的问题。
“等相关问题捋清后,自然会公布审计报告”,王雍君说。王雍君表示,“土地是最重要的公共资源,土地出让金在很多地方占财政收入的40%至60%,如果审计促进了这方面质量,那么公共资金管理的质量也将提高。”
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扩张,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总量也在逐年增加。根据国土资源部数据,全国土地出让价款从2001年的1296亿元,到2013年首次超过4万亿元,13年间增长了超30倍,总额累计达19.4万多亿元。而这庞大的数额带给人们的疑惑,除了来自哪里,更在于花在哪里。
通常来说,土地出让金的使用范围包括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支农、城市建设等方面。此后陆续出台的规定中,各地土地出让金中,10%将用于农田水利、10%用于教育、10%用于保障房建设等。
但长期以来,各地土地出让金因收支明细处于公众监管视野之外、去向不明,而饱受诟病。
“地方政府通过卖地来获得发展资金,‘土地依赖症’延续多年。同时土地出让金也成为一本糊涂账。更有甚者,成了地方政府任意支配的‘自留地’甚至是‘小金库’”,这是不少业内人士的共识。
在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看来,“通常哪一个部门它的资产最重要,溢价最高,这个地方它的贪腐就比较多,因为寻租空间比较大,而土地是政府手中最大的一部分资产。”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曾经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土地出让金放在预算外管理,没有进这个预算体系,管理就比较粗放,甚至也会伴随着一些严重的不规范。糊涂账的特征可能比较明显一些。在2012年之后,财政部已经取消了预算外这个概念,土地出让金应该按照制度规定是纳入基金预算。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称,业界关心的多是土地出让金收取以后的用途。“土地出让金的深层次意义在于改革问题,如果不改革,所谓的‘土地财政’解决不了。”
翻阅此前审计结果,审计署分别于2007年、2009年、2011年对部分地区的土地资金做了审计。对比三次审计结果,地方政府违规、挪用资金,出借和对外投资,以及建设、购置办公楼等问题也屡屡出现。
从去年8月开始,国家审计署对2008年至2013年期间的土地出让收支、土地征收、储备、供应、整治、耕地保护及土地执法等情况进行大规模全国性审计。地方政府约15万亿元的土地出让金成为此次审计的重点之一。
按照时间进度表来看,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2014年11月报道称,此番审计早在2014年10月底已结束现场审计,最晚会于次年1月向社会公布结果。该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年底应该能出结果,当年度的项目,没有特殊情况是不跨年的。”
从审计署网站也可以发现,2013年12月30日,审计署公布了全国政府性债务的专项审计结果。而另一项全国社保金审计则是在当年8月公布了结果。
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去年审计署开展的土地财政现场审计工作基本结束,汇总工作也大部分完成。一些重大事项还在深入核查,而相关土地问题的整改行动已经在进行。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