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党史课堂】冯铿:左联五烈士中唯一的女性作家

2021-06-10 15: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百年历史,蕴含着宝贵的思想结晶和精神财富。麻城新女声微信公众号推出《党史课堂》栏目,让我们一起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从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冯铿,原名冯岭梅,是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有国际影响的现代革命作家,中国共产党英烈,是“左联五烈士”中唯一的女性作家。

冯铿 (1907年10月10日-1931年2月7日),女,又名占春、岭梅。原名冯梅岭,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原籍浙江杭州,清末随祖移居海阳县城南面的云步村(今潮州枫溪云步),及后迁至汕头市。

冯铿出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知识分子家庭。少女时,曾寄宿礐石女校,后就读于汕头友联中学高中部,冯铿是民国时期潮汕最著名的女作家,1931年1月17日在上海东方饭店被国民政府逮捕,2月7日被枪决。

作为“左联”五烈士中唯一的女烈士,冯铿很早便在潮汕地区参加革命。走上文学道路成为职业作家以后,更是利用手中的笔,撰写投向敌人的战斗檄文,成为当时文艺界知名的女战士。

代表著作

政论文《破坏和建设》《妇女运动的我见》,短篇小说《月下》《一个可怜的女子》;在《岭南民国日报》副刊《文艺》上发表过诗歌《深意》《你赠我白烛一支》,散文《开学日》《夏夜的玫瑰》等。

以文学为笔,投入大革命的洪流

冯铿就学于汕头市友联中学。在大革命洪流的影响下,她勤奋好学,追求真理,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当选为岭东学生联合会代表。在学联会领导下,她从清早忙到深夜,印传单、编刊物、排话剧、组织游行声援“五卅”运动、迎送东征军等。在潮汕地区新文艺运动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冯铿写了许多尖锐而又富有风趣的短文,批驳反动文人对革命文艺的污蔑攻击。

当时《平报》(后为革命政府所接管,改为《岭东民国日报》)的主编钱热储,就是一个顽固地维护封建思想,反对革命的反动文人。为此,冯铿写了一篇题为《钱热储》的文章,辛辣地指出:“你这个热心储钱的人,爱钱不爱脸,将来总有一天,有钱也买不了你的命”。有人评论说,这篇文章“似乎太露骨了”。冯铿则说:“对这班坏蛋,不能客气,只有骂,像孔明骂死王朗一样,何等痛快!”

成为党在文艺战线的斗士

为了追求光明,献身于革命事业,她和爱人于1929年春前往上海找党组织。1929年5月由杜国庠、柯柏年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1930年3月,她又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她经常出席“左联”领导的各大学里的读书会,与青年学生一起研究文艺理论和文艺作品,谈论时事政治。一些青年学生在她的启发帮助之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5月,她代表“左联”出席在上海秘密举行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会上,来自革命根据地的红军、赤卫队的革命战士和工农群众代表讲话,强烈地激荡了她的革命感情。会后,她就根据大会获得的丰富材料和个别采访获得的材料,从事文学创作。

在沪期间,她一方面主要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出色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另一方面,又利用业余时间积极进行创作和自学英语及日语。她是职业的革命者、业余作家,但她却不领取当时地下工作人员的津贴,而是靠自己的稿费维持生活。

冯铿到了上海参加了党和“左联”之后,政治上、思想上和文学创作上都进入成熟的时期。作品的题材也从一般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情调,转向写社会底层的工农大众的悲惨境遇,和在党的教育下思想的觉醒,以及苏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的喜悦。她先后创作了《马英日记》《红的日记》《小阿强》等优秀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期望。

不幸被捕,英勇献身

1931年1月,冯铿在参加会议时不幸被捕,关押在龙华警备司令部。关押期间,她受尽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刑拷打,面部浮肿,身上血肉模糊,但她始终坚贞不屈,保持共产党员的高贵气节。当敌人在秘密法庭上判处冯铿等人死刑时,她在法庭上高呼“不服判决”,要求公开审判。

2月7日晚,看守长亲自带人点名,林育南、李求实、柔石、胡也频、殷夫、冯铿等被叫了出来。敌人把他们五花大绑捆起来。他们却显得十分坦然,气宇轩昂地走向刑场,哗哗的铁镣声打破沉寂的黑夜。行刑士兵躲在屋子里,枪从窗口伸出来。突然,一阵枪响,第一排同志没有准备,来不及喊口号就倒下了。第二排的同志勇敢地走上前,高喊:“中国革命成功万岁!”“世界革命成功万岁!”又一阵密集的枪声,冯铿等同志中弹倒下了。

当晚同时蒙难的还有23位同志,这就是著名的龙华24烈士。为了揭露国民党的法西斯暴行,鲁迅、冯雪峰等出版了秘密纪念刊物,发表了“左联”宣言和悼念文章。“左联”在《为纪念被中国当权的政党——国民党屠杀的大批中国作家而发出的呼吁书和宣言》中说:“冯铿是中国新诞生的最出色和最有希望的女作家之一。所有这些青年人,都是中国创造性文艺力量的精华”。

后世纪念

为纪念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90周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推出原创话剧《作家在地狱》,该剧在上话D6空间首演。作品以"左联五烈士"中唯一的一位女性作家——冯铿为灵魂人物展开剧情,舞台上,全金属元素的布景,敲打得呲呲作响的铁网,压抑冰冷的监狱氛围,带观众穿越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左联五烈士”里唯一一位女性作家冯铿,在生命的最后15天里,面对的是一个成天混日子的小看守员曹汉民。女作家与看守员,都是24岁的花样年纪,命运却截然不同。冯铿一腔热血,即使身处最黑暗的地狱也坚持用纸笔持续战斗;曹汉民自我麻痹,以为在战乱年代对暴力誓忠,有朝一日就能摆脱暴力。观众和台上的演员一起见证了冯铿与曹汉民之间关于信仰的碰撞,在历史的回响中感受信仰与热爱的力量。

鲁迅说冯铿有些“罗曼蒂克”。她追求恋爱平等,婚姻自由。人们曾误解她不爱孩子,所以自己拒绝生育,也有《贩卖婴儿的妇女》这样的作品。但在《作家在地狱》的导演马远眼中,冯铿恰恰是太爱人世,敬畏生命,以至于不敢在战乱年代,草率地将一个新生命带到这个世界。

党史人物:冯铿

原标题:《【党史课堂】冯铿:左联五烈士中唯一的女性作家》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