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未来讲堂|申纪兰——唯一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
他们从历史中走来,
我们在故事里相遇,
理想信念高于天,
红色精神光耀未来。
讲述者:李进
·点击收听·
说起今天的主人公申纪兰,她是一个非常有故事的老党员。首先,她是全国唯一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是全国劳动模范,是“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还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可以说,申纪兰用她勤劳的一生,在太行山上竖立起一座永远的丰碑。
那么,申纪兰究竟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怎样的杰出贡献,获得“共和国勋章”这个国家最高荣誉?她一生获奖无数,为什么始终坚持自己只是个农民?又是什么力量支撑申纪兰把一生献给党、献给人民、献给她生活的那片土地?
时间回到1951年。这一年,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只有21岁的申纪兰当选为副社长。此时,农村劳力紧缺,生产上不去,申纪兰便想方设法动员那些在家里的妇女们下田劳作,但是好多妇女都在家呆半辈子了,不愿意出来。
面对这样的境况,申纪兰决定各个击破。首先,她瞄准了当时村里胆子最小的李二妞。申纪兰隔三差五就往二妞家跑,她劝二妞:“咱农业社妇女都下地了,你也得去。”“你在家窝着,穿的破,吃的差,还常受气,到合作社劳动,给家里多分粮,增加了收入,家里人保险对你好。”终于有一天,二妞扛起农具下田了。慢慢的,村里其他的妇女也跟着申纪兰走上了田间地头。
妇女下田是第一步,如何让她们得到应有的尊重才是真正的难题。当时有妇女抱怨“男女干一样的活儿,却同工不同酬,还不如在家纳鞋底呢”。这可不是信口胡说。一天,“撒粪”劳作过后,记分员给干同样活儿的男劳力都记了10分,却只给女劳力记了4分。记分员的说辞是:“男的就是比女的强,地里的哪项技术活儿不是男人干的?”
可倔强的申纪兰就不信这个理,到了下次耙地的时候,她非踩耙不可,一天的劳作下来,大家伙儿都称赞她耙的地又匀又平,她再去“理论”时,记分员不情愿的给她记了10分——这可是西沟村的女劳力第一次得了10分!
申纪兰趁热打铁,与村里的几个妇女积极分子一起向社里提出“男女应该同工同酬”的要求;面对这个要求,男人们也不干了,于是双方干脆来了场实地干活比赛:妇女能和男人一样放羊、耙地、站耙,丝毫不弱;妇女还能和男人一样下地间苗,动作灵巧、甚至超过了同村的男人。这下,男人们终于服气了,经过社务委员会认真的讨论,终于重新确定了男女同工同酬的分配办法。
很快,申纪兰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的事迹在百姓间传开。1953年1月,《人民日报》以《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为题报道了西沟村妇女争取权益的事迹,在全国引起了轰动。申纪兰所在的西沟村以“中国最早实现同工同酬”被记入史册。“男女同工同酬”也逐渐在全国普及。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中有妇女代表147人。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申纪兰是她们其中的一员。在大会上,申纪兰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倡议被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成为了中国妇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每一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有申纪兰的身影。就是这样当了一辈子人大代表的她,却坚持“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领工资、不要住房、不调工作关系、不脱离劳动”。申纪兰把自己的一生都扎根在农村,几十年如一日地带领西沟人种树。她说:“我是农民代表,我要为农民代言,我要了解他们的要求愿望,反映他们的困难和心声。”
几十年来,她初心不变,奋斗不止,为当地脱贫和建设作出巨大贡献。2020年6月28日凌晨1时31分,申纪兰走了。“奋斗一生初心不改满目青山化丰碑,国家功勋纪兰精神一世英名贯长虹。”6月30日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吊唁大厅两侧的挽联道尽了申纪兰的一生。
思考题
申纪兰当了一辈子人大代表,获奖无数,却坚持“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领工资、不要住房、不调工作关系、不脱离劳动”;她把自己的一生都扎根在农村,几十年如一日地带领西沟人种树。申纪兰说:“我是农民代表,我要为农民代言,我要了解他们的要求愿望,反映他们的困难和心声。”同学们,你怎么看待申纪兰的人生选择?
欢迎同学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发送到邮箱future@sclf.org,等待你们的心声。
讲述者:李进
曾任福建电视台、武汉电视台制片人、导演、策划。新闻编辑,海峡卫视对外联络部主任,策划部、综合节目部主任等职。所创作的音乐电视片、电视诗歌散文、纪录片、综艺节目、新闻专题等,多次获中广联合会奖项、福建新闻奖等。
活动主创
总策划:杭元祥 范卫平
策划:王丽颖 王秋
统筹:胡银芳 裴华
撰稿:集体
监制:郝卫群 钱宇 毛蓉蓉
音频后期制作:天时 洪博 闫乔锋
融媒体:白钢 洪博 雷杨
马鹏 宋扬 高磊 朱伟雄
平面设计:郝毅
微信制作:雨墨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广联合会
中国有声阅读联合推出
原标题:《未来讲堂|申纪兰——唯一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