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基于报纸的媒介组织仍然是美国新闻报道的主力”
2009年10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迈克尔·舒德森、《华盛顿邮报》前执行主编伦纳德·唐尼曾在《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上发表了一份引起全球新闻界高度关注的报告《重构美国新闻业》。这份报告呼吁美国政府、公益性组织、高等学府及社会各界应重视美国传统新闻业面临的种种危机,对报业给予财力和人力支持。2009年以来,美国纸媒和全世界纸媒一片哀鸿,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
3月5日,舒德森教授来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讲述数字化媒体时代下美国新闻业面临的危机,并讨论当前美国如何生产新闻。舒德森依然强调,政府应对美国新闻业发挥其作用,他乐观地相信,在数字化媒体时代,基于报纸的媒介组织,仍然是美国新闻报道的主要力量。
美国“纸媒将死”?
2005年7月,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新闻学教授菲利普·梅尔曾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预言:“到2044年10月,最后一位读者,将在读完最后一份报纸后,将其丢入垃圾桶。”时至今日,在互联网及移动新媒体的发展洪流中,“报业危机”、“纸媒将死”等论点不再新奇。
舒德森坦言,尽管新媒体冲击是全球传统媒体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但美国报业的危机比世界其他任何国家的情况都更严重,因为美国报业比其他国家更依赖广告,而新媒体便捷、免费的信息及低成本的广告,带走了美国传统报业赖以生存的读者和广告商。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自2009年4月起,停止报纸的印刷,仅在网上发行。事实也确实不容乐观:2008年12月,创立161年的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报业集团”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网络普及以来首家申请破产的美国报业巨头;拥有100多年历史、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出版商,自2009年4月起停止报纸的印刷,仅在网络上发行;2012年12月,有近80年历史的美国知名新闻类周刊《新闻周刊》停止发行印刷版杂志,全面转向名为“全球新闻周刊”的数字版刊物;2014年,“报社记者”在美国就业指导网站CareerCast发布的2014年“美国最差十大职业”中排第二,美国劳工统计局称,该职业在2012年和2022年期间的就业前景下滑了13%。
拥有全球最长印刷记录的媒体——Lloyd's List(英国劳氏日报)从2013年12月20日正式停止纸质日报的印刷,进而全面进入数字化年代。“其实,纯粹基于报纸的媒介组织早在10到20年前就消亡了。在世界上,报纸的墓碑上写着它的生卒年是1605年到2005年;而在美国,这个日期是1690年到1999年。”舒德森解释说,世界第一份报纸诞生于1605年,北美殖民地的第一份报纸诞生于1690年,而世界和美国报业的分类广告被网络分类广告夺走的年份分别约是2005年和1999年。换言之,舒德森认为从1999年以来,美国依赖纸质报纸的媒介组织已经死亡,取而代之的是新旧媒体皆有的复合型媒介组织。
基于报纸的媒介依旧强悍?
但即便如此,舒德森依然相信基于报纸的媒介组织是美国新闻报道的主要力量。舒德森分析,传统报纸所擅长的深度、严肃的长新闻(long-form)报道仍然很有市场。例如近年来很多美国驻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记者都以“书”的形式出版了相关的新闻著作。“这说明,美国传统新闻业培养出来的专家型记者也许在报纸上发稿少了,但他们却通过出版业贡献长篇、严肃的新闻作品。这意味着,新闻编辑室的压缩并不一定就是严肃新闻的压缩。这两者即使都有压缩,前者的压缩幅度也大于后者。”
其次,舒德森指出,虽然在美国以及欧洲和世界大部分地区,人们都以电视为第一新闻来源,但其实电视新闻大部分来源于报纸。“在美国50个州的州政府所在地,美国报纸和通讯社派驻了410个全职记者,而由电视台派驻的却只有88个;86%的美国地方电视台在华盛顿没有派驻任何记者(无论全职还是兼职)。”
而从结果上说,舒德森认为如果有其他财源(如公益基金等)来支持报纸所代表的公正的监督的力量(watchdog),那么即使报纸消失了,新闻业的价值也还能持续下去。“事实上也有很多这样的财源开始支持报业。我们从美国报纸的发展历史看,报纸的监督性价值变得越来越强,而不是越来越弱。”
当前美国如何生产新闻?
那么,现在美国的新闻生产方式究竟是什么样的?舒德森用了“过渡性”这样的字眼去形容现在的新闻生产方式,并列出其十大特征。这十大特征其实可以被归纳为三个层面:
首先,就新闻生产主体而言,报道者不再局限于专业记者,业余记者也参与其中。且各种媒介组织,无论大小、类型、背景,都开始相互合作;这些新闻报道者既报道他人,也被他人报道;而回到编辑工作室,由于专业记者要兼顾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工作量大幅上升,新闻质量被迫下降。同时,新闻编辑室大量裁减人员,使得专业记者也有了迷失感。
其次,从新闻生产方式去说,新闻素材不再局限于采访所得,而通过搜索引擎优化(SEO),信息传播者可以增加传播力,但也导致他们过度依赖搜索引擎,容易被其操纵;同时,各种公共网站自创立后,向公众和记者免费提供关于选举、捐赠等公共事务的数据,使得优秀的新闻生产变得更加容易;各种各样富有专题性、兴趣性的新闻信息网站、博客、账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使得数字新闻环境更加多样和优化。
最后,就新闻生产客体来说,一方面新闻体裁的多样性大量增加,既包括传统的基于事实的“金字塔型”新闻体裁,也出现了很多个性化的第一人称的解释性新闻;另一方面,点击量已成为媒介组织内部关注和调整新闻报道内容比例方式的测量工具,简而言之,点击量成为当下衡量新闻“好坏”的一大标准。
舒德森认为,以上特征对美国新闻业的发展有弊也有利。新媒体技术确实存在不足——使人注意力短浅,无法深入思考。但不可否认,这些特征也为新闻生产,特别是调查性新闻生产带来新的机遇。“传统媒体在进行自我变革。现在的新闻报道既由专业新闻记者生产,也由公民记者生产。这两者相互协助,而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
那么,舒德森对于美国新闻业的分析,是否对我国新闻业也有借鉴意义?对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邓建国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舒德森的长项在于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角度分析新闻史和新闻生产,并不擅长为帮助新闻业走出困境提出良方。因此,舒德森的相关研究,包括《重构美国新闻业》,描述性大于规范性。
“但值得我国新闻业注意的是,美国的优质新闻内容虽然已经越来越少由大型的专业新闻机构生产,但优质新闻内容的总量并没有大量减少。如舒德森所说,这是因为,很多离岗的专业新闻记者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继续着优质新闻生产。这使得PGC(公民记者生产的新闻)和UGC(专业记者生产的新闻)的内容和形式在新媒体的推动下同时发展。” 邓建国说,“这说明专业新闻记者,无论是在大型新闻媒体,还离岗后通过自己的个人博客或社交媒体账号发布内容,他们都没有放弃新闻理想,他们都仍然坚信新闻对社会,对民主的重要作用。这也许是值得我们国内记者——无论是在岗的还是离岗的——记者学习的。”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