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政协委员胡卫:建议公办高中退出国际班竞争
“除了专门招收境外学生的国际学校外,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留学服务公司等都在举办高中阶段的国际课程班。” 在沪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教科院副院长胡卫坦言,高中阶段国际教育市场秩序紊乱,存在严重的“洋高考”应试倾向,被中介牵着鼻子走的现象司空见惯。
3月7日,胡卫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透露,他已经递交提案,建议政府确立高中阶段设置国际课程的准入标准,并要求公办高中逐步退出国际课程班竞争,对于公、民办学校委托中介机构举办的国际课程班,要通过“关、停、并、转”的办法加以清理。
存在严重 “洋高考”应试倾向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每年正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胡卫表示,2013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41.39万,截至2013年底,中国开设国际课程的学校从12年前的22家猛增至338家,并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进军。
但是,现在的国际班教育却存在着不少问题。“高中国际课程班大多以申请国外大学为主导方向,处于迎合市场需求的低层次办学阶段,每年招生时的最大‘卖点’就是成功留学的案例和数据。”胡卫认为,这让不少学校开设的国际课程大多局限于与升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其他学科或取消开设或压缩时间,存在严重的“洋高考”应试倾向。而且,当前高中引入的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缺乏融合,没有达到推动课程改革、拓展高中生国际视野的目的,一些高中在探索国际教育中,存在照搬移植、全盘接纳的现象,忽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同时,胡卫非常关注的是政府对高中国际教育的管理缺位,国际课程大多由学校根据家长和社会的需求以及学校利益自行引进,政府对引进课程的学校办学条件、课程内容、师资聘用、教学质量等无明确规定和具体指导。除了专门招收境外学生的国际学校外,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留学服务公司等都在举办高中阶段的国际课程班,一些校长不了解国际课程;只是满足于通过国际课程班增加学校收入,招揽生源,满足家长择校需求。
建议公办高中回归教育公共服务
胡卫建议,政府需要确立高中阶段设置国际课程的准入标准,并建立健全国际课程教材审查机制,规范高中国际课程的管理,同时推进高中阶段国际教育“管、办、评”的分离,引入第三方来评估国际化教育内容、教师队伍资质、办学水平。
在提案中,胡卫提出,按照“公办保公平、择校找民办”的原则,政府应要求公办高中逐步退出国际课程班竞争,回归教育公共服务提供;对有条件的民办高中应允许其引进国际成熟、通行、认可的课程,如IB、A-Level、AP等,探索中外文化融合的国际化教育;对于公、民办学校委托中介机构举办的国际课程班,要通过“关、停、并、转”的办法加以清理。同时,高中进行国际化教育探索,需扭转“出国为导向”的功利性办学取向,要更重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课程门类的低选择转向课程门类的多选择;从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传授转向通过参观、考察、调研、实习、见习、访贫问苦、志愿服务、海外游学等实践活动进行参与式学习,从而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突破应试桎梏。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