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解放军报:雷锋若生在当下,也会抵御“网络炫富、有钱任性”
这些年在网络上,几代人的精神楷模雷锋,不时受到质疑、歪曲和解构,以至于围绕“真实的雷锋”发生过一次又一次的网上争论。
争论的背后,固然有为出名而疯狂炒作的网络推手,有用心险恶煽风点火的某些势力,但也有一些是生长在网络时代、和网络一起成长的“网络e族”——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普通青年,他们“怀疑”雷锋,只是因为无法完全理解那个时代的先进人物。
雷锋是真实的吗?这并不单单是对雷锋本身的质疑,更是对青年所成长的网络时代的拷问。当网上掀起老人跌倒扶不扶的争论,当微博上充斥着捐款会被挪用还捐它干啥的论调,当宣称“好人得不到好报”的网帖大肆传播之时,一些年轻人难免会陷入困惑。
雷锋精神过时了吗?我们不妨大胆地想象,如果雷锋生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他会是怎样的一个年轻人?他还会成为我们崇敬的雷锋叔叔吗?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人的成长会受环境影响,雷锋的成长亦然。雷锋在县委当公务员时,县委书记张兴玉连一颗旧螺丝钉都舍不得扔,却自掏腰包帮助穷苦老人。雷锋在部队的一天晚上生病了,营长把自己的棉大衣盖在了他的身上。雷锋向灾区捐款,团政委韩万金得知后,热情宣传他的善举,而韩政委自己把工资捐给灾区,却只字不提……那些年,雷锋不仅无需甄别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周围还有许许多多充满正能量的榜样。反观当下,“宁愿在宝马车上哭”“有钱就是任性”“网络炫富”等不良价值观披着娱乐的外衣,以无厘头和戏谑的方式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寻找代言,像温水煮青蛙般侵蚀着青年人的心灵。雷锋如果生在今天,无疑也要抵御这样的侵蚀。
不过,这绝不是说雷锋生在当下就成不了雷锋。在雷锋离开的日子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我们并不陌生。从校园到社会,一个个青年志愿团体在网上网下坚定地践行着雷锋精神。不久前评选出的感动中国2014年度十大人物中,陇海大院几代人接力帮助残疾邻居,38年从没间断,普通市民张纪清留名“炎黄”,默默捐款27年……这足以让人相信,雷锋即使生在网络时代,他仍然能成为助人为乐的雷锋叔叔。
关键在于,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成为像雷锋那样的人?如何让可能成为雷锋的青年不误入歧途?在网络对青年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社会认知产生巨大影响的今天,网络舆论生态的净化就显得十分重要。
没有过时的雷锋精神,只有不当的舆论引导。当青年习惯于从QQ、微博、微信等各种渠道随处获取信息,对雷锋精神的继承、解读和传递,就不能再局限于组织看望一次孤寡老人或是看一场电影、写一篇观后感,而应更多地走进青年的内心,关注他们活跃的网络空间,拉近他们与雷锋的距离。
在弘扬雷锋精神的同时,我们更要铲除有毒的土壤。当人们陷入道德困惑的时候,网络舆论应该帮助他们走出困惑,而不是用一次又一次的解构、歪曲和对假丑恶的放大和渲染来加深困惑。人们心头的阴霾越是浓厚,网络舆论就越应当帮助人们重塑对道德的信心,而不是长吁短叹、自怨自艾,更不能不负责任地添油加醋、推波助澜。
在自媒体时代,这已不单单是媒体的责任。网友的每一次转发、留言,又何尝不是一次舆论的裂变?每名网友都应该是正能量的传播者和捍卫者。雷锋精神曾温暖并引领了一代又一代人。在经济迅猛发展、道德却面临滑坡的当下,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变得更加强烈,对真善美的传播也应当更加积极踊跃,对流言和炒作尤其要更加理性地甄别。这样,每名网友才能成为正能量的受益者。
一个普通士兵的名字至今仍熠熠生辉,这不是偶然。历久弥新的雷锋精神启示我们青年应该在什么样的舆论环境中成长。网络环境或许不是青年生活环境的全部,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青年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期和成形期,需要呼吸清新的网络空气。只有那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在今天成为新的“雷锋”!
网友原生态留言
网友“排头兵”:进入网络时代,否定我们传统价值观念的声音在网络空间大肆蔓延,雷锋精神也不幸“中招”。这些射向雷锋精神的毒箭我们必须警惕。不难想象,雷锋精神如果倒了,人人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怎样。
网友“有话直说”:“一个不崇尚英雄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那些试图否定雷锋的网友,应该扪心自问:哪一个时代不需要无私奉献的精神?哪一个民族不需要昂扬向上的青年一代?其实,我们根本不必在意外国人眼中到底有没有雷锋,而应该问问我们自己的心中有没有雷锋精神。
网友“一江秋水”:我们团9年里7次出国维和,我自己参加过3次维和。在异国他乡,中国蓝盔总是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和信赖,为什么?因为我们扫雷排爆时不顾个人安危,敢拼命,平时生活中对当地人民友善热情,总是在他们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这不就是雷锋精神在国外没有“水土不服”的最好证明吗?
网友“风木子”:现在微博、微信中有一些虚假求助信息,打着爱心的幌子欺骗网友。这样的行为利用的是人的爱心,伤害的是善良的人。网络虽是虚拟空间,但这些欺骗行为对人与人之间的信赖破坏不小。对这类招摇撞骗的求助信息,应当作为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加以依法打击。网友们发现这样的信息,也应及时揭露。(原文标题为《如果雷锋生在网络时代》)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