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市政厅|城市案例:德国的“通勤村”,一种城乡互动的可能

孔洞一/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欧洲城市化研究所在读研究生
2015-03-02 19:56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村庄”这个词,在传统的经济方式下,意味着单一、封闭、自给自足的社会生活。但是,随着社会变革、技术进步,德国村镇产生了一种新的生产与居住方式。这就是基于社会传统,由交通便利与远程工作催生的“通勤村”(Pendlerdorf)。

        朗根巴赫(Langenbach)是一个自治社区村镇(Gemeinde und Verwaltungsgemeinschaft),位于德国南部经济发达的拜仁州州府慕尼黑北部。这里虽只有三千多个居民,但八成以上居民都在都市工作,人均收入比德国平均水平高30%,村镇里87%的土地依然是农林绿地。这里的人享受田园风光,也过着都市生活。是什么让他们拥有这样的生活方式?我们从这个村镇的产生发展过程谈起,介绍“通勤村”这种新型城镇发展模式。

火车穿越的朗根巴赫

历史溯源

        朗根巴赫,自然条件优越,水土丰茂。公元818年,这里由自耕农开疆,13世纪初期,隶属于德国南部拜仁王国的侯爵封地。因庄园主积累了比较多的财富,自此发展出一定规模的手工业、商业、传统服务业等。这吸引了一些自耕农,在农场庄园附近建立自己的村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以贵族阶层为核心、周边居住自耕农的镇子。这个镇子也成为那个时期比较大的定居点和农村经济文化中心。

        这样的村镇社会结构也是宜居村镇的渊源与传统。朗根巴赫今天的镇徽就说明了这一点。

朗根巴赫镇子的徽章

        大红色王冠,是当年朗根巴赫的封地侯( Freisinger Hochstiftswappen)的王冠。下面三个金币,代表了农业、手工业、商业这三个财富积累的方式。中间的一条水纹,代表“朗根巴赫”的德文意思“长长的溪流”,即良好的自然环境。这个徽章的三个象征含义,也道出了朗根巴赫这样的村镇其后发展为现代化的“农业公民城镇”以及新的“通勤村”的几个基础条件:有序的管理、多元的经济,以及优美的环境。今天,这个徽章依然是当代朗根巴赫村镇的象征和标志。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是朗根巴赫演变为如今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

向现代社会迈进的“农业公民城镇”

        1818年德国进行了土地革命和政治革命。封地侯被消灭,朗根巴赫也随之成为政治上独立的镇子。之前的庄园文化经济,使这里有了较好的村镇文明基础。如,街道、广场、水池、花园等基础设施,以及图书馆、剧院、教堂等文化设施。自18世纪末,在德国各广大农村,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土地使用权发生了根本改变,重新规划分配用于农业生产的用地,以及用于村镇的居住用地和其他手工业、商业功能的用地。伴随着这次重组与取消农场主的封地,贵族阶级被消灭。取而代之的,是农业公民“社会共同体”(soziale Gemeinde)。在这样的农业公民城市中,虽然农民在政治上享受了自主权利,但主要经济基础依然是农业合作的团体形式。与此同时,集中的城市管理并没有形成,而是由很多市民组织自发进行社会自治管理。

1905年的Langenbach全景

今天的朗根巴赫全景

        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农村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社会结构又一次发生变化。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已不仅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人口,其中很多是与工业相关的人群,并产生诸多手工业、制造业、商业等职业门类的社会群体。到了19世纪末期与20世纪初期,一个新的城市发展概念——“农业公民城镇”(Akerbürgerstädte)产生了。在这样的城市里,虽然大部分人口与农业经济有关,却有现代城市的特征。如,这里有村镇管理处、商业街道、火车站、学校等,也有如“农业经济管理会”、“基督教互助会”、“民间消防队”等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自发团体(soziale Gemeinde)。这些基础设施和社会自治团体,是二十世纪这里发展为宜居村镇的基础。

当代形成的“通勤村”

        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农村又进行了一次产业升级的社会变革。慕尼黑地区是德国的工业基地,很多工厂和企业,都在这个区域聚集。这个时期的社会经济变革,让农业经济相关的人口大量减少,工业、服务业等人口大量增加。大量外来移民涌入慕尼黑地区。居住在城市的成本和压力大了起来。与此同时,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发展,发展出朗根巴赫这样一种对都市圈工作的人极具吸引力的“通勤村”。

朗根巴赫市民图书馆

        朗根巴赫,距离大都市慕尼黑仅38公里,距离慕尼黑经济圈的城镇,在一小时的通勤时间范围内。除了核心城市慕尼黑,朗根巴赫周边的小镇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于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到这里居住与工作。在这样的现代化交通与通信方式下,朗根巴赫依然延续着镇徽所诠释的传统内涵。即:有序的管理、多元的经济,以及优美的环境。

        这些来朗根巴赫定居的人,大多在大都市或企业工作,收入相对高。他们看重朗根巴赫优越的交通区位,更加看重这里的社会人文背景和优美的居住环境。他们每天往返于村镇和城市之间,给这两者之间带来更多文化经济交流。他们不仅参与村镇的各项建设,将大城市的生活理念引入乡村,用自己相对高的收入,建设了更漂亮的住房,也参与和建设各种社会团体,甚至把自己的企业和办公室开到朗根巴赫。这些使朗根巴赫的文化经济高度发展,社会文明程度远远高于一般村镇。2013年,朗根巴赫人口3870人,人均年收入42000欧元(德国平均水平31000欧元左右),6个企业年产值240万欧元,住房1785套(人均住房面积在60平米以上),中学与小学各一座,社会大学一座,84%的土地是农林用地——这里依然是一个在自然环抱中的现代文明绿色村镇。

朗根巴赫的传统村舍

        在社会管理方面,朗根巴赫延续自发团体治理的模式,目前更增加了“青少年协会”、“老年协会”、“女子协会”、“幼儿园协会”、“工作互助协会”等32个社团,服务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村里的居民大多在大城市或周边小城镇工作,从事各种职业。他们从城市和其他村镇带来了不同的经济和文化,丰富着这里的生活。这些人居住在村镇,却有与城市一样的经济收入、社会保障,文化生活。这类人群被称为“通勤者”(Pendler),而朗根巴赫村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通勤村”(Pendlerdorf)。

朗根巴赫二十世纪初期的交响乐团

朗根巴赫今天的老年合唱团

通勤村的意义

        从城市发展角度看,这样的村镇有助解决大城市的人口和住房等社会压力。让“人才资源”得到更多的利用和合理配置。将城市的社会经济功能往更广阔的城市通勤圈范围扩展,而非城市单极化发展。

        发展的核心资源是“人才”。村镇通过良好的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社会氛围等条件,让大城市集聚的人才可以来此,从而激活了在大城市周边的村镇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结合“外部条件”(交通,技术,就业环境等),使城市的人才、信息、资源,向乡村流动,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的目的。

        在德国南部和西部经济发达的城市附近,朗根巴赫这样的“通勤村”非常多。目前,在德国南部地区,“通勤村”已占50%以上,其比例还在逐年增加。作为一种新型城镇化模式,“通勤村”未来或会成为极具前途的潮流。

火车穿越宁静的朗根巴赫村旁的溪流

总结

        “通勤村”,不仅是在交通层面上“通勤”,还是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城乡交流”,带动乡村多元化发展。

        通勤村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蜕变。其传承已久的自治化管理、多元化经济,以及良好的自然基础,是其发展的重要内在原因。加上现代化交通工具和通信技术等外在条件,便能实现远程办公,人们可以在城市工作地与村镇居住地之间“通勤”。

        放眼当前中国的城镇化现状,农村是焦点问题。农村的经济、技术、人才等条件相对落后,与城市的矛盾异常尖锐。一方面,大城市“人满为患”,房价高涨,另一方面,农村人口流失,社会萧条。城乡二元格局根源由来已久,“人才匮乏”是乡村社会萧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若能借鉴“通勤村”的思路,认清发展阶段和方向,在一定经济规模和基础设施基础的地区(如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地区),恢复当地的传统社会自治,并利用现代化交通与通信工具,合理有序规划设计,也许在一些地方,可以为当代中国城镇化问题,找到城市与乡村共赢的答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