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张文宏:打疫苗去,否则真要吃亏

2021-06-09 16: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文 观察者网 王慧

在广州成为中国疫情焦点之际,观察者网日前独家专访了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

全城核酸检测、部分区域封闭管理、非必要不离穗,已经持续半个月的广州疫情迎来决战时刻。6月6日,疫情大考遇上高考,超5.4万名广州考生顺利走进考场。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广州此次的疫情?怎样应对此轮疫情中首次出现在印度的变异毒株?人类和新冠病毒未来到底会是什么关系?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应该怎样举办?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打开国门,甚至到世界各地走走?打了疫苗能管多久,我什么时候需要再次接种?......

面对疫情,我们仍有无数的疑问。带着这些问题,观察者网特意走进华山医院,找到了张文宏教授。在一个多小时紧凑、高效的访谈中,张文宏教授从科学的角度一一给出了答案。

“不要觉得广州的疫情是出乎意料的突发事件,”张文宏告诉观察者网,今天在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疫情,明天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自己生活的城市。我们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以一种平常心来看待广州的疫情。

“接种疫苗才是我们的正确打法。太多争论无益,尽快去打疫苗,否则真的会吃亏,因为不是你今天打了疫苗,明天就能起效,”张文宏说,新冠病毒的特征告诉我们,这是个常驻病毒,未来我们得和它打场“持久战”。

至于什么时候打开国门,“这取决于我们国家的免疫屏障建立到什么程度。将来国门打开一定是个逐渐的过程,那时候大家得做好心理准备,接受自己周围有病例,只要这些病例的数量是在可控范围之内就没问题。”

张文宏预测,明年春天,我们或许就可以背起行囊,去疫情控制的好的国家或地区走走。“但前提是你自己接种过疫苗,然后去那些疫苗接种的非常好的国家走走。”

张文宏正在接受观察者网独家专访 图源:观察者网

“今天在广州发生的疫情,明天可能就发生在你的城市”

在6月7日上午召开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斌通报,5月21日至6月5日24时,本轮疫情全市累计报告98例境内感染者。

广州这次疫情发生的比较迅猛,但张文宏表示,“从性质上看,它和前面几次我国其他城市的散发疫情非常接近,都是通过人或物的输入让海外的疫情波及到了中国。”

他呼吁大家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大背景下,树立这样一个观念:今天在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疫情,明天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自己生活的城市。

各地的疫情通过分析,最终可能都会找到被病毒突破的原因。所以“大家不要觉得被某个城市被病毒突破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只要我们跟国外有广泛的交流,无论是货的交流还是人的交流,这种突破就有可能会发生。”

张文宏解释道,在国际大疫情背景下,我们的防控网编织的再密,也终归会有发生疏漏的风险。大家经常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只要是人在做事,就一定会在你注意不到的地方出现一些漏洞。

此前,一些新冠感染者在集中隔离14天之后确诊,或者检测出阳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有些地区采取了“14+7”的隔离政策,后来又有“14+7+7”的政策出现。

“现在,病毒的表现也一直在变,有些病毒低水平的携带时间有可能会延长。所以,只要输入的人数足够多,那么出隔离点的时候总归有些‘漏网之鱼’,有可能检测不到个别低水平病毒复制的病例。”

他坦言,“当我们的防控体量足够大时,由于采样、检测等各种各种的原因,出现一例或者两例漏检,出现一个假阴性或者复阳,出现一些在隔离点隔离不到位的情况,这些意外都有可能会发生,任何一个城市都可能存在这种风险。与境外交流量比较大的城市,像上海、广州等,这种风险会更高一些。”

当然,除了人之外,从国外输入的货物也可能携带病毒,然后传播给人。“疫情防控的关键就是不断修补被病毒突破的防线薄弱点。”

2021年2月21日,航拍青岛港繁忙的码头,集装箱排列成行,货轮装载满满 图源:视觉中国

不过,张文宏同时指出,“找到这些‘点’并不意味着之后我们就可以完全避免被突破,还是有可能发生。因为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我们做不到绝对的隔离。如果要做到绝对隔离,我们就不能跟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来往,不允许国家之间的交流,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这明显是做不到的。”

所以,他呼吁大家,不要觉得广州疫情是个出乎意料的突发事件。相反,我们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以一种更加谨慎的平常心来看待这次疫情。

“中国以前的几次疫情怎么防控,这次自然怎么去防控,以前怎么取得成功,这次照样也会取得成功。广州整体上的医疗资源非常充沛,我们对疫情防控成功是有非常大的信心的。”

此前,中国的六安、鲅鱼圈、石家庄、上海、北京等城市都曾发生过散发疫情,而每次我们都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清零的最终结果。

对此,张文宏说:“中国一直采取坚决清零的策略,在实现和全世界互动之前,一般来说会一直维持这个策略。”

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疫情蔓延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小,我们国家应对输入性疫情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现在,各个省份、各个城市都在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不出意外,广州这次的疫情会给全国带来很多宝贵的教训、经验,以及新的想法。我们要善于从中看到积极的一面,不断学会怎么跟病毒作斗争。”

“不是你今天打了疫苗,明天就能起效”

作为专家,张文宏长期从事感染病相关的临床研究。

他说:“新冠病毒作为RNA病毒,在传播过程中是一定会发生变异的。比如说,如果疫情不能有效得到控制,病毒的传播速度势必会逐渐加快,直至自然感染中逐渐建立的群体免疫与病毒感染达成平衡,但是人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病毒在传播中不断出现变异是常态,但并不代表我们不具备防控变异病毒的能力,”张文宏以这次广东疫情为例解释道,最近广东省的确诊数基本上每天都是10例以下。从这一点来看,我觉得防控已经起效果了,我们已经非常有效的把病毒传播的R0值控制到很低。经过几个潜伏期之后,病毒自然就被防控住了。

R0值为基本传染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意味着在没有外力介入,同时所有人都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一个感染者会把疾病传染给其他多少个人的平均值。R0值越大代表着传染病越难控制。

“如果广东的确诊人数第一天是10例,第二天20例,第三天30例,甚至60例、100例,这样的数据就代表着防控没有起到有效的阻断效果。”张文宏说。

针对大家所担心的变异毒株,他指出了这些变异病毒株的几个特点:首先是传播速度比较快,再是病情比较重,还有就是可能引起疫苗的逃逸。

他说:“关于这些,全球科学家在世卫组织的学术平台上进行了讨论,并把这些毒株分成两类:值得关注的新冠突变病毒株(VOC)和待观察突变株(VOI)。”

观察者网查询发现,截至5月31日,世卫组织公布了10种值得关注的新冠突变病毒株(VOC)和待观察突变株(VOI)。世卫组织将使用希腊字母alpha、beta、gamma等来标识这些重要的新冠突变病毒株。

值得关注的新冠突变病毒株(VOC)图源:世卫组织官网

待观察突变株(VOI)图源:世卫组织官网

张文宏说:“VOC是需要引起我们极大重视的变异毒株,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印度暴发大流行的变异株就是这类毒株。而VOI是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病毒株,不过这些病毒株短期内不见得会产生非常厉害的传播结果。”

“但是今天我们有一个好消息,目前疫苗对于这些变异株仍然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虽然在体外的实验当中,你会看到抗体跟病毒的结合力有所下降,但是这些下降不足以逃避抗体的保护作用。”

他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疫苗越普及,当地出现疫情蔓延的风险就越低。而这个结论在那些疫苗接种比较普遍的国家中已经得到了印证。

印度首次被发现的突变株蔓延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并不是仅仅这次在中国广州。印度疫情发生之后,有很多病毒携带者从印度去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导致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曾检测到这个变异株。

“但是,一些疫苗打得比较好的国家,像以色列,并没有因为印度株的反流而出疫情蔓延。”

张文宏拿美国举了个例子:“现在美国允许10个人一起吃饭,打过疫苗之后可以到球场线下看球。NBA球赛现场有2万观众,而且可以不戴口罩。这样看来,美国对自己的免疫屏障还是非常信任的,并且也确实没因为变异株的流行而造成病毒逃逸突破。”

所以,这次广州的疫情也给大家一个很好的提醒:“我们所面临的风险是切切实实的,我们得赶紧接种疫苗,不接种疫苗将来可能真的会吃亏。”

他坦言:“当然,我们希望通过各种防控措施让病毒不要输入进来,但毕竟是人,百密一疏。今天广州碰到了,未来我们其他地方可能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真的很难讲,哪一天这样的疫情会在你生活的城市出现。”

广州疫情发生之后,市民接种疫苗预约量急剧上升,不少人着急地跑到现场去排队接种。有网友曾感叹:“以前我对疫苗爱搭不理,现在我高攀不起。”

对于这种疫情发生之后的疫苗接种,张文宏科普道,“这在临床上叫做疫苗的紧急接种。但是我们要知道,不是你今天打了疫苗,明天就能起效,接种过疫苗以后,体内产生抗体是需要时间的。一般来说,一个疫苗的保护作用是在第二针接种以后的两周达到最高水平。”

“虽然疫苗接种不代表马上起效,但是紧急接种还是很有价值的,因为病毒传播也不是一天两天就会完成,它也有个过程。所以在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后,我们通过接种疫苗来获得免疫的整体时间,会跟病毒的传播时间进行赛跑。如果我们接种疫苗的速度比病毒传播的更快,我们构筑的免疫屏障更广,那么病毒的传播速度就跟不上,我们就能跑赢。”

然而,在疫情出现大蔓延时,有时为了同时实施公共卫生措施,有关部门会希望大家不要聚集,会延后接种疫苗。

所以,张文宏指出:“在筛查全部结束后,疫情初步得到了控制,再继续疫苗的接种,我觉得意义会比较大,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接种疫苗时人群聚集的风险。”

之前,因为要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广州暂停了对于个人新冠疫苗的预约和社会接种。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7日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称,从6月6日下午开始,广州已经开放了针对新冠疫苗第二针的专属预约通道,对于非封闭封控管理区域内的市民,符合条件的,就可以开展预约接入。

我们和新冠病毒之间,是一场“持久战”

所以,人类和新冠病毒会是一种什么关系,它们是会被消灭还是和我们长期共存?

“如果我们做到100%隔离,是可以彻底消灭的,”张文宏说,今天,中国可以说是彻底消灭了这个病毒,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在中国发生的疫情都是从境外传入的。但是,中国可以做到清零,不代表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能做到。只要其他地方清不了零,那么这个病毒就会在世界上一直传播,流转。在没有普遍接种疫苗的时代,随着感染的人群越来越多,会逐渐建立免疫屏障,疫情自然也会下来,但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长到数十年。

他补充道:“新冠病毒是急性病毒,急性病毒在人体里活不了很久。今天我们了解到,很多人两个月、三个月都还有病毒携带,但很少发现有携带半年以上的。”

既然急性病毒自己不能活很久,那为什么现在世界上充满了新冠病毒?

“因为它会想办法繁衍,在死之前传播给下一个人,这样它就越来越多了,”张文宏解释道,我们要让这样一个急性病毒死,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让它繁衍,得切断它全部的传播途径,把病毒给“闷死”。

2020年2月6日,张文宏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大家,再闷2周,把病毒“闷死”

所谓“闷死”就是说,让病毒在传播期限里失去传给下一个病人的机会,这样它的传播链就被我们断掉了。

“而这么做就意味着某个地方要隔离,不能流动,要连着几个星期全部阴性以后才能重启。所以,这也是中国可以剿灭这个病毒而其他地方不行的关键,因为现在我们国家的城市管理能力可以让某个地方停摆一个月,大家在有限的空间内活动,同时保证充足的医疗、充足的商业、充足的供给。我们可以线上办公、线上读书,可以让社区像日常一样很好地运行。”

张文宏说,从原则上讲,目前为止,只有中国可以做到消灭新冠病毒。其他地方的社区管理、城市管理可能达不到这个水平,那么就不能做到清零,因此这个病毒就会一直在地球上存在。

至今,全世界真正达到清零的只有一个病毒——天花病毒。当时是怎么做到的呢?

张文宏解释道:“首先全世界每个人都去打疫苗。第二,天花疫苗打过一针之后可以永久保护。”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新冠病毒,实现人人打疫苗现在还做不到。另外,它给大家提示的特点就是,打了疫苗可能也无法实现永久保护。生过天花的人不会再生天花,但是今天我们发现,生过新冠的人会再生新冠,这就意味着你提供的免疫不是永久的。”

他补充说:“所以,如果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全人类都打一遍新冠疫苗,把R0值控到很低的水平,那么新冠病毒就不能被剿灭。这些特征告诉我们,这是个常驻病毒,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全球性的疫情一直会存在。”

未来,“我们会进入和新冠病毒之间的‘持久战’,持久战必须有持久战的策略。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写过《论持久战》,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觉得大家应该回过头来,再去看一看这段历史。”

他指出,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时时刻刻考虑应该怎样与这样一个常驻病毒作斗争,每次出现疫情之后我们的反应策略应该是怎样的。

“我相信国家一直在考虑,也希望广大老百姓能够和国家疾控专家、医疗专家,在这个问题上不断达成共识,一起把这个事情给做好。控制新冠,一定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医疗专家与科技的力量,以及广大民众的配合。”

“打开国门后,我们得做好自己周围有病例的心理准备”

随着国际上疫苗的广泛接种,一些疫苗接种比较好的国家,像美国、英国、以色列等,会在今年下半年有条件地打开国门,恢复往来。

在这种情况下,张文宏认为:“我们也不得不为逐步达到开放做准备,这个条件就是通过接种疫苗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

据科学家们之前估计,国家要达到群体免疫的状态(即病毒不易通过人传人传播),民众疫苗接种率需达70%-85%。而截至目前,有近60%以色列公民已接种新冠疫苗,大约80%的以色列成年人完成了疫苗接种。

“中国一定达得到的,”张文宏说,“我们的党和国家在疫情防控当中有这么强的领导力,我们老百姓配合的这么好,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说中国达不到80%的接种率,这个没有问题。”

但是,之前我国的疫苗接种没有覆盖到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只要儿童的疫苗最终没有接种,我们还不好讲可以建立非常有效的免疫屏障。”他补充道。

不过,在我们的采访结束之后,科兴疫苗公布了一个好消息。

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卫东说:“科兴中维有一个叫未成年人群的临床研究,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启动,目前已经完成了一期临床和二期临床,有数百人临床研究表明,儿童组(3岁-17岁)接种疫苗之后,它的安全性是良好的,和18岁的成人组是一样的安全。同时,抗体水平也和成年人是一样的。”

6月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已经批准新冠疫苗紧急使用的年龄范围扩大到3岁以上。

中国科兴疫苗 图源:澎湃影像

打疫苗是通过每一个人伸出胳膊,来建立免疫屏障,但是建立免疫屏障和免疫屏障完全建成,是两个概念。

张文宏表示:“很难说,我们能建立100%的免疫屏障,但是我们可以建70%、80%,因为这样我们就足以把这次大流行或是将来疫情实施有效的管控,将疫情降到非常低的级别,接近流感,甚至比流感还低的水平。”

“我们不能杜绝疾病在自己国家的发生,但是可以避免掉大流行,并且留出足够的时间在出现疫情后应对。”

作为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他说:“前段时间上海出现疫情的时候,我们为了追赶病毒都不能睡觉。将来,我们的城市如果绝大多数人都接种过疫苗了,这个时候就算病毒来了,它的传播速度也会变慢。比如说,我要通过你把病毒传给你的同事,但是你已经打过疫苗了,我要传给他们就很难。这么一来,病毒的传播时间就延长了。这时候,我们疾控专家们就可以精准、淡定、从容地把疫情控制掉。”

所以,打疫苗不是说中国要灭绝新冠病毒,现在是灭绝不了的,特别随着世界的开放,会越来越困难。但是今天因为疫苗的普遍接种,使得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疫情。

张文宏指出:“疫苗只是疫情控制当中的一个环节,另一个环节是,我们要建立非常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一旦有病人进来,我们的医院体系、社区体系、疾控体系等各个体系要迅速响应。这样才能在疫苗防控的基础上,迅速地把新冠病毒关在笼子里。而且,这些工作要变为常态化,直到我们整体的免疫屏障建立。”

但他也直言,即使我们快速地把全国疫苗接种率提高到70%以上,要打开国门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张文宏接受观察者网专访 图源:观察者网

“我们现在跟国外之间最大的差别是,我们的国民还不习惯自己周边有病例。所以,将来我们打开国门的时候,大家得逐渐接受周围会有病例,这些病例只要是完全可控,不产生进一步的传播就没问题。”

“无论是以色列还是美国、英国,这些国家到现在每天还是有病例,他们已经习惯了,所以开放之后多几例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他们的医疗资源能够承受就可以。比如说,日本今天进来了1万人,都是打过疫苗的,可能有1个或者2个甚至于10个是携带病毒的。但是你看看日本这两天的单日新增确诊,都是几千例。这种情况下,他们对未来每天出现几例甚至几十例,都会没有感觉。”

“所以将来一些国家的疫苗打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们就会开放,就会允许别的国家打过疫苗的人进入。但是,反之,充分接种疫苗的国家不一定能够获得别国的对等开放,这取决于对方国家的免疫屏障建立的怎么样,”张文宏说,“将来我们是否允许其他国家的人进来,不取决于别人,而是取决于我们自己国家的免疫屏障有没有建立,建立到什么程度,这才是关键。”

“到时候我们打开国门,一定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先是有条件的开放,然后逐步实现全面开放。我觉得,我们也不用很着急,大家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免疫屏障逐渐建立的越来越好,开放程度也会越来越高。”

明年春天,我们或许可以背起行囊,出去走走

目前,在我们自己的免疫屏障没有初步建立的情况下,其他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对我们的影响“就没变过,一直是这样。去年怎么样,今年还是怎么样,风险一直很高。”

张文宏认为,从这些国家的疫情防控当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就是,在疫情早期如果采取非常强大的公共卫生措施,我们就有可能把疫情控制得非常好。但是如果早期不采取非常强大的公共卫生措施,一旦疫情蔓延,控制就会非常的艰难,整个国家可能会持续性地处于紧张状态之中。

“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前阵子刚刚疫情大爆发的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他们在疫情早期都没有采取彻底的隔离措施,所以他们一直有病例,他们的工作生活可能会继续维持,但是就是达不到像中国现在这样的自由度。”

“所以这就是一个平衡,”他说,“你是前面牺牲一定的自由度来获得现在的完全自由,还是像他们那样,持续维持一个不完全停摆的生活状态,但是生活不怎么正常。”

中国通过隔离,在很短的时间里控制住了疫情,但是其他国家蔓延了。

张文宏说:“蔓延之后,他们事实上很难做到像中国这样迅速清零。清零对于国家的治理能力是很大的挑战,所以很多人一开始就没有这么想过,他们都是采取部分控制措施,让生活能够继续运转。”

“现在大多数国家都在等疫苗,希望能够熬到今年的下半年。那时候,国际疫苗的供应就会比较充裕。等到世界主要的疫苗生产国,中国、美国、英国这些国家都接种的差不多了,疫苗就会开始全方位的供应全世界。”

5月3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接种中国国药新冠疫苗 图源:菲律宾新闻部

他补充道:“所以,明年才是全世界新冠疫苗接种最热火朝天的一年。今年他们都在忍耐,在寒冬里一边瑟瑟发抖一边拼命维持着基本生存,就为了等疫苗。”

张文宏认为,依靠疫苗来获得自由是全世界的常态。未来我们会和这些国家走到一起,最终携手完成全世界所有人的疫苗免疫。

所以,他曾经讲过,“到了明年2022年的春天,我们或许可以背起行囊,出去走一走。但是走一走的前提是,你自己接种过疫苗,然后去那些疫苗接种的非常好并且疫情控制很好的国家走走。到后年,全世界可能会逐渐的开放,但这个一定离不开疫苗发挥作用。”

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该咋开?

2022年的春天还远,如今不少人可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7月底的东京奥运会还开吗?怎么开?

尽管许多日本民众始终表示反对,但是东京奥组委仍然坚持要如期举行这场被疫情推迟了一年的体育盛会。

“这要看当时日本的疫情情况和他们准备采取什么样的防控级别,”张文宏说,“最高的防控级别就是全闭环,没有观众,全部靠视频。如果采取全闭环,那么对整个日本的疫情防控就会影响很小,对世界的疫情防控也不会有大的影响,就不需要有太多的担心了。”

“在这种情况下,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奥运会内部的管控,因为可能会有人携带病毒进入奥运村,在内部出现蔓延,从而造成运动员的感染,然后使某些比赛不能正常进行。这会对他们内部的管控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但是,张文宏同时提到了另一种可能,“如果他们是准备部分闭环的做法,那风险就会增大。”

“比如说,运动员进入日本14天之后,如果核酸检测阴性,他们可能会被允许跟外面的人交流。里面的人只要出来,这些交流就会增加感染的风险,造成很大问题。”

东京奥运会首支海外运动员队伍澳大利亚女垒队已抵达日本 图源:视觉中国

东京奥运会之后,2022年2月北京也将迎来冬奥会。届时,中国又该采取什么策略,张文宏也给出了他的看法。

“我想,整体上应该要把疫情防控放在第一位,同时保证赛事的正常进行。另外,我们要充分运用好闭环的管理优势,中国在管理方面是非常注重细节的。这些都做好了以后,我们冬奥会的胜利召开是必然的。”

但是,是否会达到直接向社会开放,让所有的运动员都跑到外面去,“这个问题我现在还很难回答你。大概率,中国对疫情防控还是会更加积极,因为我们是一个没有病例的国家,我们会比较谨慎,冬奥会应该会很好地应用闭环的防疫管理策略。”

新冠疫苗接种之后管多久?啥时候再接种?

随着全国各地疫苗接种的不断推进,关于疫苗大家有了越来越多的疑问。之前很多人在讨论不同疫苗的混合接种,这样做的效果怎么样,我们是否需要混合接种?

对此,张文宏表示:“一切都在研究当中。我们目前在预判,是同样的疫苗打三针更好,还是比如说,灭活疫苗打两针,后面再打一针核酸疫苗,或者打一个重组蛋白疫苗或是腺病毒载体疫苗更好,这些都还在探索当中。”

“中国现在对混合接种不是非常迫切,在未来半年左右的时间里,研究结果会被不断发表,给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指引,所以大家不用着急。”

还有不少人困惑:我打了疫苗可以管多久,半年或者一年之后是否需要再接种?对已经接种且到了有效期临界点的接种者,需不需要做抗体的定期检查?

张文宏从科学的角度解释道:“原则上,现在我们不需要去医院进行抗体检测,因为要判断一个疫苗是不是还具有保护率,抗体检测是不完备的,我们要测综合抗体。但是,现在所有的医院都不能测综合抗体。同时,疫苗的保护率还和免疫记忆有关系,而现在所有的医院都还不能常规测疫苗的免疫记忆。”

“对于疫苗的保护时间,我们按自然感染来讲,现在一年以内,它的保护率自然感染可以达到80%。我认为是不错的。”

至于疫苗的保护在一年以后是不是能够同样有效?“我们中国不需要太着急,因为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疫苗接种比我们早,疫情比我们猛。当发生比较多的疫苗接种后感染时,就会提示该疫苗保护的持久性。”

“这个时间点就是我们加强接种疫苗的一个非常好的时间节点,所以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来等待科学家们对保护率的研究结果。”

“这个研究结果出来以后,我们就可以从容地制定免疫策略。将来,我们可能在接种一年或者两年之后进行加强接种,到底是接种同一种疫苗还是不同的疫苗,现在都在研究,”张文宏强调,中国也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来应对未来免疫平台建立的挑战。

5月30日,众多市民在珠海市体育中心排队接种新冠疫苗 图源:澎湃影像

对于打进体内的疫苗,大家最担心的非副作用莫属。之前,英国的阿斯利康疫苗在接种之后出现导致血栓的风险,欧洲很多国家因此暂停或部分暂停了该疫苗的使用。

对此,张文宏解释称:“阿斯利康疫苗在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当中确实发生过几例血栓的形成,但是这种血栓的形成是不是跟疫苗有绝对的关系,英国的科学家也在分析,他们最终会给出答案。中国在短期内也不会进口这种疫苗,所以大家不必担心。”

他同时指出:“现在几种疫苗的安全性都在标准范围之内,根据目前的数据来看,接种疫苗的获益远远大于不良反应。”

“现在中国的灭活疫苗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打了6亿剂,西方国家的mRNA疫苗在国际上也打了几亿剂了,光是这两种加起来可能就有接近10亿剂的接种。我们对不良反应其实很清楚,无论是灭活疫苗还是mRNA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非常低,很多时候还会出现耦合。”

耦合的意思是,一个人本来正好要生病了,这时候他打了疫苗,就以为是疫苗打出来的,这种情况就会导致一些人对疫苗的不信任。

“这个问题也是由来已久,张文宏说,“比如说,我们打了10亿剂疫苗,里面有些人就是不打疫苗,第二天也可能会生病,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有效地把这些耦合的情况和疫苗的不良反应区分开。”

中国的mRNA疫苗为何走在灭活和腺病毒载体疫苗之后?

中国目前已有3款灭活疫苗、1款腺病毒载体疫苗获附条件上市,1款重组蛋白疫苗获得紧急使用批准。但是,至今为止,国产mRNA疫苗尚未被推出。

这时候,有些网友开始发问,为什么西方的疫苗大公司大都选择并推出了mRNA疫苗,我们的mRNA疫苗怎么样了,为什么这么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一定会有mRNA疫苗,”张文宏斩钉截铁地说,中国国产的几个mRNA疫苗都已经进入一期、二期临床试验,现在在海外已经在做或者准备做三期临床研究。“我想,明年这些疫苗都会纷纷上市的。”

至于国产mRNA疫苗为何走在了灭活和腺病毒载体等疫苗之后,他解释道:“我们研发疫苗,首先要保证把事情做成。灭活疫苗的技术在中国非常成熟,疗效也非常可靠,短期内可以很快扩大产能,而且不良反应可控,所以中国自然会率先推出这种疫苗。国外选什么技术路线有国外的考虑,比如说,他们觉得自己国家的mRNA平台比较成熟,造起来比较方便,用核酸诱导的抗体水平也很高,他们就会认为这个更适合他们。”

“但是,我们的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等先出来,不代表我们不具备研发mRNA疫苗的能力。就像吃饭一样,第一步我们会先保证大家先吃上饭,而且吃得满意。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再来考虑是不是大家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张文宏强调:“现在中国的mRNA疫苗已经全线展开,在这一点上大家不需要有过多的解读。在一个时间点上,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疫苗对我们的国家更有利、更安全、更可靠、更能保证供应、成本更低等等,这些都是会被全面考虑到的。”

所以,正如张教授所说,大家所担心的国家和科学家们都会考虑到。我们如今要做的就是,不要吃亏,赶紧预约打疫苗!中国免疫屏障的建立、国门的打开,离不开每个人伸出胳膊的努力。

2021年4月5日,上海市某新冠疫苗接种处 图源:澎湃影像

来源|观察者网

原标题:《专访张文宏:打疫苗去,否则真要吃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