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见证革命历史的罗汉松——探秘奉贤古树名木|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1-06-08 17: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关心奉贤大小事,关注“上海奉贤”一手掌握!

百年古树 百年百韵

古树名木是有生命的文物,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极其宝贵的财富,更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

在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奉贤区绿化市容局从今天起,将推出“百年古树”系列专题,揭秘奉贤现存的69株古树名木,“一古树一故事”,聆听它们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奉贤 ▪ 百年古树——第一站

见证革命历史的罗汉松

中共奉贤县委旧址罗汉松,位于奉城镇,为清光绪末年(1908)所植,树龄150年,树高5.1米,胸围0.95米,冠径4.5米,在上海古树名木名录中编号1702号。该地原为“真武庙”,清乾隆四十三年(1779 年)建,咸丰十一年 (1862 年)太平军与清军交战中被毁,后在“真武庙”旧址建造“潘公祠”。

植物科普

罗汉松

学名:Podocarpus macrophyllus

别名:罗汉杉、土杉

科属:罗汉松科罗汉松属

常绿乔木;枝干开展;叶螺旋状着生,条状披针形。中性树种,幼苗耐荫;喜生于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的砂质壤土,沿海平原也能适应,耐寒性较强,对有害气体抗性强。花期5月,种子10月成熟。

在这里屹立了100余年的罗汉松,

见证了奉贤红色革命的孕育,

见证了这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

一古树,一故事

民国十六年,1927 年 8 月,中国共产党员李主一、刘晓等受中国共产党指示,先在南桥举办暑期教师训练班。旋于奉城潘公祠内,捐资创办私立奉城“潘公祠”内创办曙光初级中学(即曙光中学)。就是这所学校,保护了一批大革命失败后的幸存革命者如董冰如、刘德超等,保留了革命的火种。

中国共产党员李主一

中国共产党员刘晓

曙光中学的师生,除了教书和学习以外,还常常深入农民、渔民、盐民中间,开办识字班,并宣传革命道理。1927年秋天,在中共曙光中学特别支部基础上,成立中共奉贤县委,刘晓任书记,李主一任组织部长。1928年春,又在这里建立中共浦东县委员会,掩护革命力量,培育革命青年,组织农民协会, 发动盐民暴动,使曙光中学成为奉贤和浦东地区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

1928年3月,曙光中学被封之前,李主一在上海某地下联络站送信时,因该站已被敌人破环而不幸被捕,先后羁押于榆林路巡捕房戈登路巡捕房和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敌人用老虎凳、棍棒、火烙等毒刑,李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保护了上海总工会沪西特派员董锄平。在龙华狱中,其妻前往探监,他坦然地嘱咐道:“我为革命而死是光荣的,要抚养好孩子,并替我在曙光中学操场后面买两亩田,就把我葬在那里,坟墓旁立块石碑,碑上题‘死得其所’4个字,这样我虽死犹生……”。1928年6月21日黄昏,李主一同志被敌人杀害,牺牲时年仅37岁。

1957年,奉贤县人民委员会为纪念李主一烈士,决定将奉贤奉城中学改名为曙光中学,并在校园内按李主一生前遗愿树立了纪念碑。1980年1月重建。纪念碑基座宽12.5米,长7米,碑文由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吴仲超题写。

百年古树 ▪ 百年百韵

关于这株“见证革命历史的罗汉松”

你还有知道什么故事呢?

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撰稿:张超群(奉贤绿化市容)

原标题:《见证革命历史的罗汉松——探秘奉贤古树名木|庆祝建党100周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