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为女儿画超萌成长漫画的木朵爸爸:被孩子挂念的时候最感动
“爸爸,你一会儿就回来了吧?真想你啊!”木朵爸爸去三亚出差,父女俩通电话,木朵关心地问了爸爸好多问题后这么说道。
“我就老泪纵横了,恨不得马上就回去……”木朵爸爸返程时在机场把这个场景画了下来,收录在了今年1月新出版的绘本《木朵彩虹糖》里。
木朵爸爸网名速写本子,本名董余庆,是一名工作和生活在北京的空间、室内设计师,喜欢画画记录生活中的片段,包括画自己的女儿木朵。几年来他发在微博上的“木朵故事”吸引了众多粉丝,这些画陆续结集,成为《爸爸的木朵》《亲亲木朵》《木朵百睡图》和《木朵彩虹糖》四本绘本。
当被问到“老泪纵横”是怎样的状态时,木朵爸爸对澎湃新闻说:“不太会用语言表达,就是很感动。其实每天都能被孩子感动,因为每天在一起不明显,但分开的时候就不一样,尤其是被孩子挂念的时候。”
木朵爸爸自己开有一间工作室,有助手帮忙,时间相对自由;木朵妈妈做旅行杂志编辑,也不用坐班,只需每周固定时间去公司,其他时间可以在家工作。所以他们坚持自己带孩子,好多些时间陪伴木朵,共同成长。
出差中,晚饭后给木朵打电话,关心的问了我好多问题,因为总是在她身边,所以很少打电话,最后木朵问:"爸爸,你是一会儿就回来吗?真想你啊!"我就老泪纵横了,恨不得马上就回去…两人都有出差的时候,但一定错开时间。木朵妈妈都是到国外采访,两三个月一次,有时候单次时间长一些,一周到10天;木朵爸爸出差频率高一些,一两个月一次,但时间短,每次一到两天。
出差期间,“不一定每天(都跟女儿)视频,但一定微信或者通电话。”木朵爸爸告诉澎湃新闻。
有次送木朵去幼儿园,木朵爸爸嘱咐说:“妈妈今天回来,爸爸明天又出差,要听妈妈的话。”木朵沉默了一下,突然说:“爸爸,你是跟妈妈换班儿吧!”
有些无言以对,其实我们都想一直陪着你——木朵爸爸写道。这种心情也被木朵爸爸画了下来。
2011年7月22日|失眠 出差的日子真烦人。想你想得失眠,于是开始数木朵。数啊数,一二三……
2012年6月20日|梦 只要出差就忍不住梦到木朵,各种溜达,这一次竟然溜的是金鱼。
2012年11月12日|背影 最近一直选择周末出差,只是想陪你一起度过周一到周五早晨分离的不舍及下午再会的喜悦。
2013年3月11日|休息 出差中。工地,蹲墙根休息会儿。不能在家跟木朵玩儿,我就画木朵玩儿……
有四五次木朵爸爸出差甚至带上了木朵,因为“出差时间能自由安排,所以有时候会特意安排在木朵假期,这样就可以一起了。(这样)去过三亚、成都、沈阳、太原等。”
出差中,工地,蹲墙根休息会儿,不能跟木朵玩儿,我就画木朵玩儿…不过,木朵更多的出行是与爸爸妈妈去世界各地旅行,看展览、品尝美食,包括春节一家三口也经常是在旅行中度过的。
木朵才5岁多,已经跟爸爸妈妈去过了十几个国家。尽管热爱旅行,但木朵爸爸也曾这样写道:回家了,外面的世界再美也替代不了家的温暖,家永远是脚下路的方向。
2015年,爸爸妈妈带着木朵在日本旅行过新年,这是木朵画的与爸爸同一主题的画。【对话木朵爸爸】
澎湃新闻:关于画木朵,你有个解释说是源于和朋友的赌约,打赌看能坚持多久?
木朵爸爸:画画是我一直以来的兴趣和习惯,用画画记录生活里的一些片段也是一样,只是没有坚持每日一画罢了。赌约有些严重了,只是好朋友开个笑话,指的是发微博这件事儿和每天坚持画,当时的微博很简单,就是身边的朋友能看到。画木朵也是一样,在那之前就画了很多,甚至她出生之前,但没有形成一日一画的规律。
带孩子旅行,的确辛苦但更多的却是美好,其真正的意义不是让她去记住,而是让她去感受。澎湃新闻:可否描述下工作日跟女儿的普通一天?
木朵爸爸:我早上起床做早饭,妈妈负责木朵起床洗漱;一起送木朵上学,然后工作或者外出,争取一起去接木朵放学;回家后妈妈陪木朵学习,我做饭,晚饭后一起画会儿画,木朵睡觉;她睡着了我们俩还要工作一会儿。当然,不能保证完全一个节奏,忙不过来也会有一人接送,但我们都是尽力而为。
澎湃新闻:画木朵的时间最主要是在晚饭后吗?是每天划定了晚饭后某个时间段,一定是陪孩子玩游戏、画画的时间?
木朵爸爸:因为平时很忙,一般晚饭后的时间能比较集中利用上,所以那个时间画得比较多。但也看具体情况,我们的生活没那么多条条框框,不忙的时候都会画,特别忙的时候就不画。画画这个事儿本来就不是负担和任务,而是放松和享受。
澎湃新闻:画女儿这些画对她意味着什么?对你和你们家庭意味着什么?
木朵爸爸:我画木朵真的不是像很多人说的要给她做什么出嫁礼物,只是我的一种情感表达,用了我喜欢和习惯的方式。以后等我们老了,拿出来看看也是种回味。至于木朵,我想她也会理解我的做法,因为我常常告诉她,画画是一种表达内心的方法。
澎湃新闻:你看过《消失的爱人Gone Girl》那部电影吗?电影中的女主角从小被父母画到大,成年之后似乎是对父母的这种做法有些排斥。
木朵爸爸:我没看过这部电影,很想看看。我现在努力在做的就是尽量告诉木朵,画画只是表达自己的方法,等她长大了离开我们的视线,我还是会继续画我们自己的生活。现在我们在一起,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我告诉她她自己画画也该如此,而不是拿她当模特。其实现在我们一起画的很多画就是如此。
澎湃新闻:《爸爸的木朵》中一次写道“家乡的老房子要拆了,带你回去看了看爸爸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带孩子外出旅游很多,但回老家,表现在书里,好像这是唯一一次。为什么没有更多(或者是画出来)带女儿穿越到我们回不去的童年呢?
木朵爸爸:带木朵回老家次数也很多,因为很近。不过城市变化太快,我们童年时的记忆已经拆得差不多了。我也很想画穿越童年,只是太忙,很多想画的还没来得及画。
一家三口出门逛,不需要穿成一样,但却能一眼就看出是一家人。澎湃新闻:为什么作品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角色是缺失的?
木朵爸爸:其实老人都住的不远,所以我们都常见面。他们也都理解我们,假期不多又喜欢旅行,所以只是感觉我们经常不在。其实都在北京的时候,几乎每个周末都要与老人见面。
澎湃新闻:有了女儿之后,你们好像几乎每年都是旅行过年。如果父母没有来京,依然住在老家的话,未来也会带女儿回老家过过年味儿更浓的春节吗?
木朵爸爸:2011年春节木朵不到一岁半,我们跟老人一起回老家过完年才去的厦门;2012年是跟老人一起在海南过的年;2013年、2014年老人都在海南过年,我们开始在外面旅行过年,因为老人家在海南有了很多新朋友,他们也喜欢上了新的过年方式。如果什么时候他们又想回老家过年了,我们一定会去陪伴的,我们和老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我们也会相互尊重、相互影响。
澎湃新闻:儿女成年后独立生活,甚至春节都不一定能跟父母团聚,你如何看待这种必然的分离?
木朵爸爸: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也在成长,慢慢懂得如何理解孩子,也一定越来越理解自己的父母。同样的,我们的父母看着我们理解孩子,也会越来越理解我们,因为我们就是她们的孩子。所以,尊重和理解才最重要,我们必须学会先尊重自己,自然就会尊重别人。父母和子女之间惦记和牵挂的程度也源于共同成长的经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