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夜读|选大学,进入城市的第一步
1997年,我高考填报的是青岛海洋大学。在那之前,我没去过青岛,也没到过任何一个大城市。
我买了一本书,里面有全国一千多所大学的介绍,用来辅助填志愿。根据简介,我填报的大学有悠久的历史,梁实秋、老舍都在这当过教授。我一位老师告诉我,青岛是个好地方,离海不远,夏天可以在沙滩上看电影。
这些说法都没错,但也有误导。书和老师说的,都是学校的老校区,而我要读的中文系,在都市边缘的新校区。另外,有历史传统的是在青岛的“山东大学”,1949年后迁往济南了,留下了海洋学专业,学校慢慢成了一个理工科院校。
很多年后,在成都参加校友会,退休的校领导向我们道歉:“你们那几年读的那个新校区,已经卖了,现在在崂山又建了一个新校区,很大。”这更让我生气,因为读过的大学,虽然简陋也是值得怀念的,现在没了,让我有点流浪的感觉。
现在的考生足够幸运,可以从网上看到各个大学的详细信息,也可以到社交媒体上去咨询师兄师姐。他们的烦恼来自相反的层面——多。大学太多,专业太多,人会有选择困难症;信息太多,就要小心骗子,比如以指导填志愿为名的敛财者。
今天,部分地区的高考就结束了。在网上,填志愿优先选大学、专业还是城市,又引发了热议。
分数够北清复交这样的名校,当然没什么好犹豫的,难题在大学和城市不可兼顾时,该怎么选?比如,深圳大学和兰州大学,选谁?论城市,深圳有优势;论学校,兰大是老牌985,实力摆在那。
还有校区之类的“坑”。很多大学有多个校区,有的离本部很远。成都的西南交大,本部在中心城区九里堤,但有个校区在眉山。考生得做细致的功课,才能避开雷。
我去过广州、杭州和成都的大学城,坦白说,我不喜欢大学城这样的设计。广州大学城里有好几所不错的大学,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的很多专业都在那。这些校园建筑很新,景色漂亮,住宿条件比老校区好,但仍少了些求学的气息。大学城附近,几乎没有像样的书店和咖啡馆,缺少一些“文化氛围”。所有的大学城都强调治安,这可以让家长们放心,但却让校园生活更单调,甚至成了高中的延伸,过于透明,而缺少丰富性。
总的来说,类似专业和大学、大学和城市这种“二分法”带来的困惑,核心的问题都指向一个:个人如何思考自己的未来,如何把自己和城市关联起来?
专家的建议往往都是看上去正确,操作起来茫然,比如“最重要的是你的兴趣”,这当然对,但问题在于,在漫长的应试教育中,很多考生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也没有机会形成兴趣。有人会跟风社会上流行的东西,什么热就报什么专业,90年代的国际贸易,新世纪的计算机,现在的大数据之类——一些大学深谙这一心理,把过去的冷门专业“图书馆学”换成“信息与自动化”,很有迷惑性。
这样看来,给出具体建议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些很早就能形成自己判断的考生和家长,当然让人羡慕,但如果你像我当初那样一脸懵,也没必要过度紧张。不管如何,你都还有机会。现在很多大学允许学生通过考试换专业,不行还可以读第二专业,考研可以换学校。那时你会更成熟。
就我个人的经验教训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合适的城市。小地方到大地方,内地到沿海,去北上广深,这种“往上走”总是没错的。实际上,除了那些不愿意离开家乡的一线城市的孩子,大部分人都要经历这样的人生抉择:你要选一个地方,作为第二故乡。在那里读书、恋爱、工作、落户、结婚、买房。此后的人生,这个城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选择北京还是成都,直接通往两种不同的生活。
对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人生的第一个重要选择,试着自己去拿主意,而不是仅听命于父母,可能是第一步。真正的独立开始了,你终将在一系列选择中,成为你自己。
设计 王璐瑶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